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姜震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姜震

山东路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500

摘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使公路工程成为当前的基础建设之一,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时,施工技术整体水平情况与工程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认真做好各环节的有效控制,防止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合格水平。由此可见,在公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加大对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效率。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路面结构,与常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不仅施工迅速,便于维护,平整性和耐磨性良好,而且行车舒适性高,噪声低,具备相当显著的优势。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管理,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使用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有利于提高铺筑速度。使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施工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在施工时间上会短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后期养护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整体上更有利于提高建筑速度,缩短公路工程施工给人们出行带来不良影响的时间。二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更具有环保以及节约的优势,一方面,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可以对工程进行分时期的改造,同时也可以在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进行相应的改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有效地节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另一方面,旧沥青混合料可以实现再生利用,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降低处理旧沥青混合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三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较强的黏性以及弹性,与单纯的沥青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耐高温、低温的特点,因此使用范围更广。

2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路面中的使用

2.1配置沥青混合料

在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中,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如果材料没有及时运输,从而使摊铺机停机、熨平板热态混合料表面出现压痕,导致公路路面出现台阶,因此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在进行施工之前就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对施工机械能力及功能性进行全面的计算,在倒车时要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指挥,保证能够和摊铺机相互协作,避免出现车辆碰撞问题,以此使路面平整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一,以施工需求为基础选择施工拌料的机械。只有选择合适的拌制机械,才能够有效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质量,从而使拌和机械生产能力能够有效满足公路施工需求。拌制机械要能够自动实现材料拌制需求,实现数据的分析,并且计算生产量,还能够对拌和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在选择沥青加热机械的过程中,要对机械性能及供需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和拌和机械作业协调性。在运输材料时要将时间控制在1h之内,并且还要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材料板的比例,保证冷热供料之间的平衡性。

2.2运输

沥青混合料拌和完成后,需要立即运往施工现场,在运输途中,应该利用苫布进行覆盖,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对沿途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确保摊铺温度不低于14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可以选择10~15t的自卸车,为了保证混合料摊铺的连续性,自卸车的数量应该在6~10辆。装车前,应该在车厢内部涂抹防黏液,避免沥青混合料粘在车厢内壁,必须保证运输过程的匀速运行,以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问题。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在专人的指挥下进行卸料并且做好沥青混合料温度检测工作,在充分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摊铺作业。

2.3摊铺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要关注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①从提升界面黏结效果的角度,在摊铺作业前,需要做好基层的清洗工作,保证基层清洁,然后喷洒一层乳化沥青,将喷洒量控制在0.3~0.5kg/㎡;②在进行摊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能力、运输能力以及摊铺碾压能力,对施工的速度进行控制,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必须确保摊铺施工的连续性,保证一次性摊铺成型,确保路面的均匀性和美观性。在该工程中,选择三台摊铺机进行同时作业,以保证作业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摊铺前启动设备,对熨平板进行预热15min左右,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在130℃以上,保持匀速摊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摊铺的速度,上面层的摊铺速度为2~3.5m/min,中层和下层的摊铺速度为2~4m/min。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环节,应该配合摊铺机使用螺旋送料器,向两侧匀速供料,始终保证送料器中的物料高于螺旋叶片;③从保证路面平整的角度,应该在上层采用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法,结合设计平整度需求,针对摊铺层的高度进行对比和控制,中层和下层可以采用高程控制法。考虑到需要进行分层铺筑,需要将相邻层的接缝错开,横缝错开的距离不小于1m,纵缝错开的距离不小于0.15m,对于表层接缝需要削平接齐后,涂刷沥青黏层,对表面进行烫平处理。

2.4碾压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时,振动与静压等碾压装置的应用比较常见,其碾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进行1次,在进行初压时,稳定与平整属于基本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需要综合运用镇压、双驱动双钢轮静压;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属于复压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轮胎与震动的应用,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时间、温度的有效控制,温度维持在80℃,并在完成初压后进行复压;在消除整个轮迹后,即可实现终压的目的,然后以设计角度进行,确保其平衡度得到显著提高,碾压进行2次,并运用双钢轮式压路机进行碾压;速度维持在4km/h,上层碾压温度100℃、下层碾压温度130℃,70℃属于碾压后的最佳温度。

2.5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工作

如果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接缝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仅会造成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后期出现裂缝情况,更会降低人们出行的舒适感,由此可见,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的工作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要想避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出现纵缝,施工人员可以在铺设混合料材料前涂刷乳化沥青,从而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得到更有效的摊铺,保证路面平整程度。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出现的横缝,相关人员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在横缝位置添加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并对该位置进行压实处理。

完成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路面整体平整度更高,表面不能够看出车轮碾压的痕迹,同时路面也不能够出现积水现象。

2.6实现黏层油和透层油洒布合理性

在进行各层铺筑时要保证顶面干净,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要保证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透油层通过乳化沥青实现。在进行喷洒的过程中,要保证稳定、匀速的车速及喷洒量,避免出现油膜及流淌的情况,不能够出现空白。对于原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要洒布合适的黏层油保证其具有合理的黏附性,在面层取芯后不会脱离。对于部分干线公路,可以将稀浆封层作为黏结层,在不需要封闭交通时将防水和层间相互结合。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显著提升,并在公路工程中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其施工流程予以规范化管理,保证工程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112.

[2]代坪,李家强.关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8):36.

[3]赵普利.论路面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9):50-51.

论文作者:姜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姜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