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论文_徐聪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论文_徐聪

上海康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1319

摘要:随着国家林业绿化与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的增大,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概念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嫁接育苗与扦插育苗两种常见的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并对其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生态自然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自然环境被大肆破坏,其中林业资源首当其冲。近年来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开始大力推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林业保护及改善措施。为了有效地实现林业绿化成果,开展良好的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实现健康可持续的林业发展,能改善幼苗基因、提升幼苗成活率的科学育苗是关键。

一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概述及优缺点

(一)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概念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也叫作无性繁殖,主要是通过对某一些树种上的树芽、根部、枝桠等再次生长的特性,将这些特性进过人为的处理,采用嫁接的方法来进行幼苗培育,经过人为分条、扦插的手段使幼苗得以重新存活并繁殖的方式就是营养繁殖育苗技术[1]。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是当前繁育林业种苗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能够大幅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与生长率,相对于普通的育苗技术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在林业建设及生态工程建设中能够发挥出极大的功用,因此值得大力推广与普及。

(二)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首先,营养繁殖育苗技术采用的是无性繁殖的方法,能将母株上的优良基因完好保留并继承至幼苗上,从而有效提升幼苗的质量,使得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有助于幼苗的成长。其次,营养繁殖育苗技术采用嫁接的方式,能够省略培育消毒、选取种子等一系列耗时较长的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林业育苗的工作效率;在此,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能够有效缩短育苗的时间,使得育苗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在加快林业的发展与建设速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

(三)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缺点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虽然有着众多的有点,但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首先并非所有的树种都能够采用营养繁殖技术,因此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由于是通过人为嫁接的方式来让幼苗生存,所以在幼苗存活及生长的期间很容易发生衰老退化的问题,从而造成幼苗的存活时间周期短,不利于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再次,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整个繁殖过程中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对整个繁殖过程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规范到位地处理等,繁殖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二 林业育苗中常用的营养繁殖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林业育苗中,经常使用的营养繁殖技术有两种,分别是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2]。营养繁殖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旦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或者某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营养繁殖的结果不佳,并造成人员及材料的浪费。下文将对嫁接育苗与扦插育苗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一)嫁接育苗的技术要点

(1)采用嫁接育苗的方式来进行苗木的营养繁殖,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接穗或者砧木,并在嫁接之前对二者的亲和性进行试验与测试。在嫁接时,应注意当地的土壤类型以及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来选择合适的嫁接方法。

(2)由于在嫁接之后,接穗母体与砧木母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营养需求,因此要合理、及时地为其添加有机肥,使二者能够在土壤中获取自身成活及生长必须的养分,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接穗母体与砧木母体之间的连接。

(3)接穗应做好相应的接穗截取、接穗运输、以及接穗保存工作。在切割接穗时,要尽量保证表面的平整,并在切割后立即对接穗的切割面进行包扎处理,以有效防止营养从切割的截面流失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做好接穗的保存工作,以免出现接穗截取部分严重失水的问题。

(4)通常而言,春季接穗尚未萌芽,砧木的树液开始流动,因此通常不适宜进行嫁接育苗的工作。而秋季往往是嫁接育苗最适合的季节。在嫁接完成之后,要做好对苗木的养护工作。除了做好立支柱、抹芽、剪砧等工作,还应当重视解绑的工作。若是采用枝接的育苗方法,则一般要在新枝长出20-30cm左右对其进行解绑;若是采用芽接的育苗方法,则通常要在新芽萌出2-3cm时进行解绑。

(二)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

(1)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可以根据插条生根的操作步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提升插条的成活率。首先,应根据不同的插条母本树种来具体分析,选择相应的扦插方式。如对于松树、银杏等具有休眠期的树种,则要选择嫩枝来作为扦插的目标;而对于柳树、杨树等根部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的树种而言,则要选取硬枝来作为扦插目标。其次,根据不同的扦插时间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的扦插方法。在此,在扦插工作完成之后,还应做好相应的后续观察与养护工作。

(2)在扦插育苗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来最大限度提高插条生根的成功率: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母树树龄。母树的树龄对于插条能够成功生根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一旦母树的树龄过大,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扦插育苗的成功率;其次,不同的扦插部位、不同的母本营养器官位置选择,也会对插条后续的生长发育情况造成不同的影响,若是插条自身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后续的生长发育情况也就越好;再次,土壤的土质以及培养基的环境对于扦插育苗的成功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扦插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一个良好的扎根环境,以便能满足插条成活及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条件。

三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一)有效满足了林木生产实践的需要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且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常常作为大面积造林的方法。采用营养繁殖技术来培育的林木,往往在成林后能够保持相对比较一致的品质,且排列整齐,与现代企业的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的理念十分吻合,有效地缓解了我国林木市场的供需矛盾。此外,采用营养繁殖技术培育起来的种子园,与普通的林木种子园相比,其结实时间更早、结实的种子数量更多,且质量也更优质[3]。

(二)提升了林木培育的质量与效率

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使得培育的苗木能够最大显得地继承与保留母株的优良基因,并继续遗传给下一代,使得林木的品质更加优良、稳定。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林木培育所需耗费的时间,并缩短了林木开花结果的周期,提升了林木培育的效率。

(三)有利于保留林木的优良性状

营养繁殖技术在森林遗传学中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由于其能够将母株的优良性状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将理想的种质资源与母株性状安全可靠地继承到目标植株上,从而为森林植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结语

随着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林业绿化与生态工程建设中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营养繁殖育苗的过程中,应对每个环节对于苗木成活率与生长率所起的作用有着清晰深刻的了解,标准、规范地处理好营养繁殖技术的每一个过程,最大限度提升苗木的成活生长率。从而充分发挥出营养繁殖技术在扩大森林绿化面积、改进林木性状、提高林木产量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能,庞文波.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8)

[2]马存虎. 探析林业发展中营养繁殖育苗的技术措施[J].种子科技.2016(09)

[3]张玲.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5(33)

论文作者:徐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论文_徐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