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电缆线敷设中缆线沟和传统敷设方式比较论文_康猛

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襄阳 441003

摘要: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电缆敷设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大量电缆敷设方法产生。本文主要针对强弱电缆线的不同敷设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敷设方式的适用条件和施工要求,希望能够为强弱电缆线敷设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强弱电缆线;敷设;缆线沟

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强弱电缆线的敷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年以来不同的敷设技术、敷设方法被提出,包括直埋法、排管敷设法等,在此基础上缆线沟也被提出应用。在进行强弱电缆敷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佳的敷设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强弱电缆线敷设质量,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缆线沟法强弱电缆敷设方法和传统缆敷设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施工要点。

1.强弱电缆线敷设方法适应范围分析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中对直埋法和排管法进行了规定,规范中要求同一电缆通路中有小于6根35kV电力电缆的时候往往采用直埋法进行电缆敷设;当同一通道电缆数量大于6条或者更多的时候,应该考虑采用排管法进行电缆敷设,而且必须要保证远距离敷设中避开经常性开挖地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指出室外电缆敷设根数小于8根并且不受施工场地影响的时候,建议采用直埋法进行缆线敷设;在地下管线较少并且和电缆交叉较少的地区,建议采用分期敷设的缆线沟敷设方法进行缆线敷设。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中指出直埋法敷设缆线应该保证室外缆线小于6根,当室外缆线数目超过6根但小于12根的时候往往采用排管法进行敷设,而且直埋法的敷设中要求在不经常开挖地段进行。

2.强弱电缆线敷设方法施工要点解析

2.1直埋敷设

在直埋法敷设中对于土质具有要求,往往在松软土层进行开挖,对于石块或者硬质杂物的施工环境必须要铺设大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如果电缆周围的泥土中含有腐蚀电缆的成分,还必须对泥土进行清除或更换处理。直埋法敷设中埋深不能低于0.7m,对于穿越农田的路段埋设深度不能低于1.0m,与建筑物的交叉处可以浅埋,但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埋设的缆线受到损伤。通过直埋法完成电缆敷设之后,在电缆上面敷设100mm厚的细沙,并在砂层增加保护混凝土板或砖。如果直埋法中有中间接头,需要在中间接头盒外增加铸铁或混凝土保护盒进行缆线保护。在中间盒接头下面垫上混凝土基础板,保证板的长度要大于接头保护盒,超过600mm,当电缆引进建筑物的时候必须将电缆穿在管中进行敷设,保证管线的防水性。对于电缆相互交叉的路段,尤其是在缆线穿越建筑物以及公路的时候,也应该增加保护管来进行敷设,保护管的长度、外经等均具有明确要求。

在进行直埋敷设的时候,电缆一般采用铠装电缆进行敷设,并且具有明确要求,不仅金属外皮两端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也不能超过10Ω,电缆敷设后的转弯处以及接头处等位置需要设置标识桩来起到提示作用。

2.2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也是传统电缆敷设方法之一,一般使用塑料护套的电缆采用排管敷设法进行敷设。根据电缆敷设需求来安排敷设排管数量,必须保证其满足实际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要预留备用管孔,备用管孔的预留数目至少为实际需求管孔数目的10%。对于管孔内径以及厚度均有明确要求,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排。在排管敷设的管路土壤覆盖层厚度具有明确要求,不能低于0.5m。排管敷设中往往设置排水坡度,倾向孔井侧不小于0.5%。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缆排管材质包括混凝土管(块)、PP管、聚氯乙烯管以及聚丙烯波纹套管TFB管等大量不同材质的排管。不同的材质排管选择中,需要根据施工条件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而且不同材质的排管性能也往往不同:

传统的排管主要是混凝土管(块),这种排管由于管节较短因此主要适用于施工时序繁多的施工中,在当前排管敷设中这种类型排管使用越来越少,主要是由于刚度、强度较低。随着钢化玻璃的出现,钢化玻璃排管也开始出现,虽然有所应用,但是由于长期耐温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这种排管的使用。

随着有机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和发展,改性聚丙烯等的出现为排管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比较常用的排管有HDPE双壁波纹管、改性聚丙烯MPP管等。其中改性聚丙烯MPP管主要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工程中应用较多,尤其是跨路施工中应用改性聚丙烯MPP管较多。改性聚丙烯波纹套管HFB管在明开挖地埋式工程中应用较多,能够连接两段沟道,在沿道路建设缆线敷设中常用。

N-HAP热浸塑钢管、HD-PE双壁波纹管和HFB管一样主要应用于明开挖地埋式工程当中,在道路两侧进行沟道连接时常用。

2.3桥架电缆敷设要求

(1)对桥架要进行防腐处理,一般应在桥架表面镀锌、镀塑、涂氧化树脂、刷漆。在腐蚀性强的环境中,可采用铝合金、塑料、低标准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作桥架。

(2)电缆在托盘上可进行单层敷设,小型电缆用塑料带固定在托盘上,大型电缆可用金属卡子固定。

(3)桥架在水平段每隔1.5〜3m设置一个支、吊架;垂直段每隔1〜1.5m设置一个支架;距三通、四通、弯头处,两端1m处应设置支、吊架。

(4)桥架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时,应断开100〜150mm间距,间距两端应进行接地跨接。

(5)桥架安装应有利于穿放电缆,桥架安装后应进行调直,桥架应用压片固定在支架上。

(6)支持桥架的支、吊架长度应与桥架宽度一致,不应有长短。

3.电缆沟敷设

近些年随着综合管廊的推广应用,部分城市道路人行道空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强弱电缆线共沟敷设这种节约道路空间资源的缆线敷设方式逐步得到应用,提高了共享率。同时随着弱电线路的光纤化普及也解除了强弱电共沟相互干扰的难题。缆线沟放置于人行道上,采用和人行道相同样式的铺装盖板,也能有效的解决缆线沟不美观的问题。(见图1~3)

图1:缆线沟平面图

图2:缆线沟断面图A-A

图3:缆线沟断面图B-B

电缆沟进行敷设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多层支架进行的,并且一般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完成电力电缆的敷设。对于低于1kV的缆线往往采用井列敷设方式进行敷设,并且在井列两边设置支架。而1kV以上的缆线敷设位置和低于1kV的缆线不同,一般在不同侧支架上。在缆线沟敷设中还必须要考虑防水、防腐的因素,采用新材料以及新措施来保证这一点。而且应该在底部设置一定坡度的集水井(坑)来完成防水,另外在电缆沟完成敷设之后还必须设置防火墙来进行防火。

4.排管、电缆沟敷设时人(手)孔井的设置要求

在排管敷设以及电缆沟敷设中,均需要设置电缆井来保证敷设质量。在电缆井的设计中需要按照敷设电缆的截面大小、电缆数量以及转弯半径等因素来进行设置。希望通过电缆井来在井内进行电缆数量盘留,为后期维修等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主要目的是能够为电缆敷设提供方便,同时也能够为电缆检查维修提供帮助。

结论

在电气工程建设当中,虽然电缆敷设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工程,但是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质量。选择科学、合理的电缆敷设方式,不仅仅能够提高电缆敷设质量,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以最低成本完成电缆敷设。在实际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当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因素以及成本经济因素,确定最优电缆敷设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雅妮,张洪亮,吴建东,尹毅.不同敷设方式下高压直流电缆温度场与电场仿真计算研究[J].绝缘材料,2017,50(07):71-78.

[2]严有祥,方晓临,张伟刚,赵健康,陈铮铮,陈朝晖.厦门±320kV柔性直流电缆输电工程电缆选型和敷设[J].高电压技术,2015,41(04):1147-1153.

论文作者:康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强弱电缆线敷设中缆线沟和传统敷设方式比较论文_康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