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初探论文_ 刘曼曼

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初探论文_ 刘曼曼

曾听到老师们对我这样的评价:有时候看着一个弱小的背影,竟有如此大的感染力,不可思议。她可以读一篇《孝心无价》和孩子们一起泣不成声;她也可以使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她的课堂,真的是孩子的天堂,情感的挥洒。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我深感欣慰,得到如此褒奖。

闲谈时,同事问我学生考试成绩怎么提高如此之快?一个新来的老师有什么独特经验吗?顿时心感惭愧,哪有什么经验,只不过时间靠上了而已。说起课堂,我采用小组试讲比赛的形式,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精心组织备课,在每个小组成员中,又会有不同的分工:朗读的,理解字词的,精讲句子的、情感分析的等等。最后小组讲完进行打分,获胜的为优秀小组,张贴公示栏表彰。小组成员如果提出质疑,由其他小组补充,我的作用就是点拨同学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准备的都很充分,又能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利用时间,“晨诵---午写---暮读”。早上半小时齐诵国学经典、诗词、优美散文,背诵课文重点语句、段落;中午15分钟,钢笔书法练习,学生交换比一比谁写的规范。晚上饭后把主题丛书或阅读刊物上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20分钟。

习作方面,实践着提出的“两线三环节”的写作模式。“两线”指的是生活和文本,“三环节”指的是读、写、悟。去引导学生读生活,写生活,悟生活;读文本,写文本,悟文本。当写完文字时,根据喜好配上图画,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天第一节课10分钟小组交流,共同进步。此方法重在提倡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研读文本、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另外,每周朗诵比赛(个人或小组)、成语接龙、诗配画比赛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在学生眼里更是可怕。班主任总被学生看作是严厉的代名词。确实,你不严厉,学生根本不怕你,反而爬到你头上来。所以班主任也被逼无奈,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对付”学生。殊不知,这种严厉,扼杀了很多脆弱的心灵,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我在严厉的同时,不忘微笑,给学生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我们班一个口吃的学生,平时不说话,可是每每我上课,他就把手举得老高,主动朗读课文。说来也怪,读课文从不口吃。我问他原因,他笑着说:“老师,你总是给我微笑,看到你不害怕,心情很放松,所以读得好。”以后的时间里,在我的课上他一直表现特别好。

原来,微笑,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投入学习。

每个孩子都不是故意和你作对,只是这个年龄,他们的好动,好玩心理,让你觉得违反了我们所谓的规定罢了。你怎么对待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说也怎么对你。在我们班里,学生和我都打成一片:餐厅里,我们一块吃饭,一块打扫卫生;教室里,我们一起讨论昨晚看的电视;课间,我们一起丢沙包,跳绳;课上,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教室里下棋,我看到他还骗我,说在看书,我当时火冒三丈,拍了他一下,我说:“我每天给你辅导作业,怕你落下,你不记得我的好就罢了,回家你妈妈干了一天活还要给你做饭,你看着不心疼吗?”他一下子哭了,抱着我就说:“老师,我错了。”我也哭了,原来孩子有些事还是懂的。我说:“以后不管做什么,一定要诚实,错了就是错了,承认了还是好孩子。”

原来,真诚,可以感化学生更容易的打成一片。

是啊!一位现代专业型的教师,光有爱、真诚是不完美的,还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我努力实践着“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的准则。 用积极肯干、责任心树立着威信。

论文作者: 刘曼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初探论文_ 刘曼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