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理教具回顾及其对我国地理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德国地理教具回顾及其对我国地理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当今德国地理教具评介及对我国地理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具论文,德国论文,启示论文,当今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地理教具的内涵与重要性

地理教具是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图、模型、标本、教学软件、电教器材和教学实践场所等。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使用的专有教具也可分为:平面教具、立体教具和可操作仪器。可见,一切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知识和学习情境的器材都是地理教具的组成部分。

1.从地理教具的功能看地理教具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教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宏观性和复杂性,要求地理教学实现图像化、立体化、信息化和系列化等目标,地理教具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工具与途径,其作用体现在:支持教师的地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加强教学的说服力和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地理教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既是地理教材的一种组成与表现形式,又是不可缺少的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地图能够全面反映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地理学科的特色。

2.从课标要求看地理教具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材编写建议中,多处提到开发设计、使用地图等地理教学用具。“教学建议”中第三条“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并指出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和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评价建议”中也列举了一些对地理图像资料、简略地图、图表和模式图的考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要求要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包括挂图、模型等教学用具。“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包括教参、教学地图册和教学挂图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内容,“教学建议”中指出条件具备的地区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仍可使用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地图册为主要媒介,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以及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评价建议”中对地理技能的形成运用强调了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信息和电子地图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科书编写建议”中也同样强调了包括地图册在内的教科书系列化建设。“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也有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建议,其中指出: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等教具都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

综上可见,以地图为代表的地理教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从课标要求中看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视。

3.从我国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的需要看地理教具的重要性

地理课程改革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配套资源开发设计不够完善与合理;信息化时代过于强调地理教学的技术化,而丢失了一些良好的传统技术。进入课改的实验区越来越多,新课标理念留给教师、学生自主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必要的配套参考资料、教具却没有跟上,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使课改的理念不能落实到课堂上,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地理教具的发展状况,从而加大对地理教具的相关研究与创新。

二、德国地理教具的特点

本文选取了一些著名的、在德国以及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德国出版社的宣传推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翻译其内容并且整理分析翻译结果,统计分析,尝试总结其特点,以为我们所借鉴。

1.地理教具的多样性、创新性、实用性与灵活性

(1)地理教具种类的多样性。德国地理教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种类丰富的地图、直观实物教具等。根据研究所收集的信息显示,德国地理教具包括:地图集、地图挂图、CD/VCD、幻灯片、地图软件、地理游戏扑克牌、地理实验教具和电动多功能地球仪等。

(2)多媒体内容的创新性。幻灯片、CD/VCD和教学软件体现出来的特点大多是关于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自然地图和政区地图以本国和邻近地区最多。数字地图集是一种新的教育软件,它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地图,包括地质历史学和地理学,在同类产品中被证明是新型的跨学科的数字地图集,具有创新性、信息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3)演示器材的多功能性。演示器材主要有地球仪。地球仪的显著特点就是附有插座,插上电源可以直观地显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和地理意义,以及演示极光、日食、月食、月相、日夜交替、潮汐、地球静止卫星、四季、白昼和地方时等地理现象。从中可见,演示地球仪的实用性很强。

(4)教具定价方式的灵活性。出版社对于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价格。定价方式灵活,有3种方式。地图集一般价格在50欧元以下;教学挂图100欧元~370欧元不等,一般图幅越大价格越高,以100欧元~200欧元多见;CD等多媒体教具价格一般在200欧元以上;实验器具等实物教具一般在300欧元以上。

2.重视地图的开发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

陈述彭认为:地图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源远流长又方兴未艾。地图随时随地都出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之中。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地图教学的特点、方法和功能,以便充分发挥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国外地理教学中地图等教具的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重视地图类型及内涵的开发设计。从形式上看,在开发现代多媒体地理演示设备、资料的同时,德国地理教育界对地理教学挂图、不同区域的地形模型、地图扑克(包含各个区域及其要素)都很关注。从地图内容反映的主题类型上看,我们注意到一些新的内容材料,比如一个大学经过广泛调查制作的“欧洲价值观地图”就很有新意,这突破了地图要素的传统意义,在现代地理教学上也很有创意。

(2)重视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挂图。此类产品的展示面积也很大,反映出德国地理教育界的一种传统和基本态度,那就是虚拟的多媒体演示代替不了地理的实物教具。这也回应了地理课程改革中盲目追求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误区。

(3)地图要素统计分析显示出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地图所揭示出的特点:①从地图形式上看,地图有地图集、普通地图、教学挂图、海报宣传地图和小巧方便的学生手持地图。学生手持地图就很有特色,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便于携带,适合学生复习地理知识和用于野外实习。②从地图比例尺看,从世界到大洲到国家再到国家内部地区。这也是地图的一个特性,能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显示地理要素。对于相同的区域,往往对应有多个不同比例尺和图幅的地图。③从地图的图幅看,图幅差别很大。常规地图和挂图的图幅长宽在0.7米~2.7米之间,长度最大达到2.7米,最小宽度只有0.7米。学生手持地图都比较小,体现了便捷的特点,长宽多在0.5米以内,大多为A3或A4纸张大小的尺寸。④从地图所显示的地理内容看,丰富多样,涉及广泛。较多是关于区域自然地理和政区方面,另外,还涉及地质历史的演化、地质史、动植物灭绝、景观、气候、植被、历史、文化、语言、个别国家或地区显著的阶段性历史事件、区域发展史、战争、区域历史文化、宗教的分布与发展状况、工业和农业的分布与发展等。显而易见,比我国地图主题要丰富许多。

(4)地图主题数量统计所体现出来的特点。①关于世界的地图共有60幅,数量少于大洲的图。关于大洲地图共有118幅,数量最多。其中欧洲有57幅,其他各洲共61幅,有关欧洲的地图约占大洲地图总数的1/2。②各个国家的地图共有91幅,其中关于德国的有41幅,关于其他欧洲国家有35幅,关于其他大洲国家的有15幅,即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占总数的4/5。③关于国家内部的地图共有41幅,有40幅都是关于德国内部的各个州和地区,只有1幅是关于英国伦敦的城市图。④关于自然地理的有40幅,关于政区等人文地理要素的专题地图有19幅,自然地理占总数量的2/3。⑤袖珍地图,价格比较低廉,内容包括:世界、国旗、生态学、火山和地震、天气和欧盟等,其最大特点是小巧方便,便于携带和学习。

这些数字表明德国在研究地图和制作地图时更关注本国所在大洲和临近国家,对本国内部的州和地区也研究得较为透彻,这充分证明了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在教具内容的选择上都考虑到教科书的内容特点,符合地理课程论的理论。教材与教具的关系如何?教具如何发挥最大的功能?如何开发设计教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地理教具?

三、相关建议与启示

第一,丰富我国地理图像系统的种类,同时使图幅多样化。我国地理教学中地图内容主题的涉及面较窄,特别是有关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专题地图较少。第二,加大实物教具的开发研究,使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直观化、简单化。可以引进国外低成本、高水平的多媒体和实验器具。第三,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地图应是地理课主要的教具。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学内容要多种教具配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巧妙利用普通教具、自制教具,积极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标签:;  ;  ;  

德国地理教具回顾及其对我国地理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