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晚熟柑橘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论文_曹艳梅

浅析晚熟柑橘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论文_曹艳梅

曹艳梅 (广安市武胜县新学乡农技站 四川 广安 6384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52-02

近年来我国晚熟柑橘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稳步上升,柑橘的种植和管理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各项差距都很大。要想提高柑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就要改变以往柑橘园管理粗放的做法,采取精准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才能在产业中收到实效。

晚熟柑橘栽培技术,即根据晚熟柑橘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精细、准确栽培管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生态、肥料、水分、果实和植保"等方面的科学培育。优质的科学化管理和栽培技术是支撑晚熟柑橘产业走向市场的根本,下面就以广安武胜地理气候和县级晚熟柑橘发展模式和现状来谈谈晚熟柑橘的科学栽培和管理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地域优良品种的选择

我国可供种植的柑橘种类和品种很多,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良品种。如武胜县在大力推行晚熟柑橘种植的前期就不断在四川周边的洪雅、眉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寻找适合武胜的品种和学习别人成功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和今后的发展潜力分析,选择了以下种类和品种:如橘类的沙糖橘、少核本地早;柑类的温州蜜柑早熟品种宫川、兴津,等;杂柑的不知火、清见、春见和爱媛等。

二、适宜品种本身的地域生态条件

地域生态条件包括气候条件适宜、土壤条件适宜等。柑橘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生长要求的热量条件较高,即便是最抗寒的栽培品种温州蜜柑也要求年平均温度高于15℃,冬季极端低温高于-7℃。凡是翌年成熟的晚熟品种,要求极端低温不低于-3℃,甚至不低于0℃。精准栽培时应根据品种因地制宜,在最适至少是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土壤是又一重要生态条件,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种植。达不到要求的土壤要在种植前或种植后3年之内进行改良培肥。还需要指出的是,缓坡山地光照条件和排水性好,种植柑橘较平地、水田更加丰产、优质。

三、科学合理的采取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是指对柑橘果树可利用的各种土壤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合柑橘树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按比例配合各种所需肥料,并依据肥料在土壤中可被吸收利用的百分比,来确定施肥量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达到节肥增产提质、配肥高效、培肥改土和生态保护的目的。果农可请当地的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帮忙制订配方施肥方案。精准栽培技术要求: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至少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0.8;未结果的幼树以施氮肥为主,结果前一年适量增加磷、钾肥。由于农村劳力日趋紧张,所以精准栽培还要求减少施肥次数和改进施肥方法。如结果前的幼树,采取一梢两肥加冬季一次基肥能促其快速成冠、结果,但这样用工增多,因此,可以改为一梢一肥加基肥和结合病虫防治叶面施肥2~3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果树一年通常土壤施4~5次肥,即春梢肥、稳果肥、壮果肥、促梢肥、越冬肥等。从省工角度出发,也可一年施3次,甚至2次。施3次肥:即春梢肥、壮果促梢肥和越冬肥,施肥量分别占全年的15%、55%、30%。施2次肥:即壮果促梢肥、越冬肥,施肥量分别占全年的65%和35%。并注意早熟品种施肥时间适当提前,翌年成熟的晚熟品种适当延后。

四、科学掌控晚熟柑橘用水

柑橘是既需水又怕水的果树,种植地要有水源和排灌设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尤其要做好树体对水分敏感时期的灌、排水。春梢萌发期、果实膨大期要注意及时灌水,以促使春梢萌发整齐、健壮和果实正常生长。果实开始转色时,应进行控水,以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采取停止灌水外,还可采取树盘覆膜或开沟排水等技术措施。

五、 科学管理果实

精准栽培要求柑橘树及时结果投产,丰产稳产,果实管理常采用促花保果、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等措施。幼树及时投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树体正常生长,尽快形成树冠结果;一旦出现长势过旺,要及时采取拉枝、撑枝、吊枝的措施,甚至可以在9~10月进行环割,以促进花芽分化。对结果的成年树,采用控制肥水和合理修剪等措施,尽量使树体长势保持中庸,以利连年结果。对一些用枳作砧木树势偏弱的品种,如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等,为保持其树势中庸,可采取整株或大枝轮换结果的方法。只要种植了适栽的优良品种,树体一般都能正常挂果,无需采取保果措施。为使其优质和连年稳产,常需要疏花疏果。对一些中期易发生日灼、裂果、脐黄(脐橙)落果的品种,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对挂树越冬的晚熟柑橘要做好采前落果的防止;对柠檬和大果型的脐橙、柚还可进行果实套袋。

六、 病虫害绿色防控

柑橘精准栽培的病虫害防治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农业防治:一是种植防护林。二是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应根据柑橘的生态指标,在最适宜栽植区和适宜栽植区,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良品种种植,尤其应选择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发展。我国柑橘产区采用的砧木主要是枳,也有采用红橘、酸橘、枳橙、红柠檬作砧木的。盐碱土宜选用枸头橙、本地早作砧木;石灰性紫色土宜用红橘或资阳香橙作砧木;对已感染裂皮病、碎叶病的品种,不能用枳和枳橙作砧木,要选红橘作砧木。三是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柑橘无共生性病虫害、浅根、矮秆的,以豆科作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且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覆盖于树盘上或用作饲料。四是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疏松土壤,改善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源,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物理机械防治:一是应用灯光防治害虫,如用灯光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二是应用趋化性防治害虫,如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这一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三是应用色彩防治害虫,如用黄板诱杀蚜虫。四是人工捕捉害虫、集中种植害虫中间寄主诱杀,如人工捕捉天牛、蚱蝉、金龟子等害虫;在吸果夜蛾发生严重的柑橘产区人工种植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药剂杀灭幼虫。

生物防治: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要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一是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如用尼氏钝绥螨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二是应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如使用苏云金杆菌、苦·烟水剂等生物农药和王铜、氢氧化铜、矿物油乳剂等矿物源农药。三是利用性诱剂,如在田间放置性诱剂和少量农药,通过诱杀实蝇雄虫,减少其与雌虫的交配机会,而达到降低害虫虫口的目的。

此外,还要合理、科学、规范的使用化学农药,还要进行有效生态控制。如采取科学规划园地,种植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果园间作或生草栽培等抑制病虫为害。

晚熟柑橘的栽培和管理技术是一个离不开科学产业,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管理是让这一产业走向成功走向市场的前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做好日常防护管理加上政府的科学有效引导和支持,这才是这一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希望。

论文作者:曹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浅析晚熟柑橘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论文_曹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