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否窥探休闲农业_中国樱桃论文

“互联网+”能否窥探休闲农业_中国樱桃论文

“互联网+”能否撬动休闲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眼下,与“土”打交道的农业,也开始站在了时髦的“互联网+”的风口之上。那么,对于各地方兴未艾的休闲农业项目来说,“互联网+”能否成为它们的新撬杠呢?

      1.一位蝴蝶养殖户的迷茫

      7月19日中午时分,在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娄河村蝴蝶岛景区的蝴蝶标本展厅,30岁的牛彪正忙着接待几位前来欣赏蝴蝶标本的朋友。旁边的蝴蝶养殖馆里,只有两三位游客在灌木丛里寻找蝴蝶;远处的景区小道旁,一些设备已经破损,却无人维护;更远的另一个蝴蝶棚区,也只有五六位游客……这和前几年人流如织的场景截然相反。

      蝴蝶岛景区是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典型的休闲农业样本,位于郑州市尖岗水库西北岸,距市中心15公里。

      景区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三面环绕的尖岗水系和周围的万亩果林形成了蝴蝶岛独特的自然景观。其中的蝴蝶岛以蝴蝶文化为核心,建有蝴蝶主题公园和蝴蝶主题广场,不仅拥有近千个蝴蝶品种,还开发有蝶翅画、蝴蝶养殖科普教育培训等特色项目。

      按常理,作为一个集养生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区,蝴蝶岛是市民休闲娱乐及旅游的理想之地,应当人潮涌动,为什么现在却如此冷清呢?

      “像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牛彪说,由于景区正在重新规划、改造、升级,附近村庄拆迁,加上景区近期缺乏有效管理,且游玩项目不多,所以游客不多。“有时半天都见不到人。”他说。

      牛彪是原阳县祝楼乡新阳村村民,从事蝴蝶养殖已经5年了。因为喜欢蝴蝶,自己摸索蝴蝶养殖技术,并跟着养殖专家学习了两年,如今他已是蝴蝶养殖能手。作为蝴蝶岛景区蝴蝶养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牛彪在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他期待蝴蝶岛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也希望自己能在这里有个好的前途。

      让牛彪想不到的是,当天他接待的6位游客,不仅购买了200多元的蝴蝶标本,还向他预订了10多个标本。“这几位全是微信圈里认识的朋友,趁着周末前来看看。虽说景区游玩项目不多,让大家多少有点失望,但精致的蝴蝶标本却让他们感觉‘来得值’。”

      玩微信“玩”来了顾客,帮景区带来了收入,这让他有些意外。牛彪说:“这是以前我没有想到的。”但他也担忧,这些朋友们来了一次后,很可能会将“差评”在微信圈里传播,最终影响其他游客前来。

      牛彪隐约感觉到,“互联网+”很可能会成为蝴蝶岛景区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因为,虽然他也玩微信圈,不断在圈子里推广他的项目,也曾在网上发布信息推介蝴蝶岛游玩项目,也一直计划建个网站来进行营销宣传。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景区至今没有通上网线,无法上网。即使用手机上网,信号也不是很好,时断时连,影响和朋友们交流。

      牛彪说,如今每天都有陌生人成为他的微信好友。对于他在微信圈介绍的蝴蝶养殖项目,大家也都感觉很稀奇,都喜欢与他交流。

      他正计划按照互联网思维,策划一个“休闲体验”众筹项目,通过众筹,来引进各地的珍稀蝴蝶品种,在蝴蝶岛打造出一个真正的“蝴蝶王国”,让参与众筹的每个人都能来“蝴蝶王国”获得梦幻般的体验。目前,他已经在微信圈里发出了信息,征求好友们的意见和建议。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更不知道‘互联网+’能否给景区带来发展机会,但总想试试。”牛彪对蝴蝶岛景区这个休闲农业项目的前途一片迷茫,唯独对“互联网+”充满了信心。

      2.小底村果农的困惑

      和牛彪一样迷茫的,还曾有博爱县寨豁乡小底村的吴明建。在今年3月前,他一直在为自己家两亩多樱桃的销售迷茫。

      小底村是博爱县的一个小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十年九不收。但是这里海拔550米,温差适宜,是国内少有的樱桃种植“天堂”。早在30多年前,小底村便有村民零星种植樱桃。10年前,当地政府引领村民有规模地科学种植樱桃,组建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樱桃岭生态园,并在传统樱桃种植的基础上,引进栽培了大红灯、先锋、拉宾斯等10余个优质樱桃品种。

      谁知道,樱桃好种果难卖。樱桃种植规模大了,销售成了难题。最早一家一户自产自销,最多卖到周边县市,好果卖不上好价格。后来,该县为了发展樱桃产业,解决销路问题,推出休闲农业项目,每年樱桃成熟时候举办樱桃节,至今已连续举行了8届。随着樱桃节的举办,这里的樱桃开始有了知名度,价格也从每公斤几元钱涨到每公斤十几元钱。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美国车厘子、沿海地区樱桃相比,这里樱桃的知名度仍局限于焦作市本地,销量有限。另一方面,樱桃的采摘期非常短,虽然紧邻青天河景区,但大部分前来采摘的游客都是周六周日来,其他时间鲜有人来。而樱桃一旦不能及时采摘,熟透的果实就要烂在树上。

      小底村樱桃的转机源于一封求助信。今年4月,33岁的小底村大学生“村官”李鑫写了一封求助信,将果农的困惑发到了网上。很快,这封求助信在微博上流传开来。

      “互联网+樱桃”大戏就此拉开帷幕。这封信很快引起了新浪河南电商团队的注意。这个团队曾经运用社会化传播的方式,帮助开封、南阳等地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在新媒体传播和生鲜品电商领域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经验。

      新浪河南电商团队负责人张廷嘉表示:“新浪河南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一直将爱心助农当做己任。同时,电商团队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社会化电商模式非常适合农特产品的传播推广和销售。”很快,新浪河南电商团队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一场“微博助农”活动就此启动。

      3.“初恋樱桃”的奇迹

      那么,“互联网+樱桃”大戏该如何开场?不知名的博爱县樱桃如何既能传播知名度又能增加销售呢?新浪河南电商团队拿出的解决问题方案是“私人订制”。

      樱桃如何“私人订制”?这是按照互联网思维设计的一个方案。张廷嘉解释,他们在小底村挑选100棵优质的樱桃树,对这些樱桃树从开花到结果全程精心管护并拍照录像,网友只需99元就可认领一棵属于自己的樱桃树,届时网友可以通过照片、视频了解樱桃树的生长情况,也可前往现场亲自管护。等到樱桃成熟的时候,网友就可按市场价格享受到价值99元的樱桃。

      “私人订制”的方案一经在微博上发布,就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很快,每天都有网友向博爱县樱桃的官方微博咨询认领事宜。短短一周,这100棵樱桃树便在网上预订一空。果农吴明建也感觉有了方向,经常通过手机上网,向外界推介自己的樱桃。

      “五一”刚过,这些电商网站便纷纷推出了博爱县“初恋樱桃”预售的页面。有了之前的“私人订制”和新媒体的宣传,预售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两周时间,提前预计的3000份“初恋樱桃”便宣告售罄。张廷嘉说:“从4月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以来,博爱县樱桃的知名度开始大幅度提升,‘初恋樱桃’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网上的预售非常理想。特别是樱桃节后,这里的樱桃都卖疯了,每天可接上百单,最多三四百单,全部现场采摘、冷冻包装,直销北京、上海、广东广州等地,最远销售到广西和新疆。”毫无悬念的是,果农吴明建的两亩多樱桃也通过互联网轻松卖到了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运作团队还为博爱县“初恋樱桃”设计了互联网风格的T恤、包装箱以及樱桃身份证。在组织达人采摘时候,所有人统一的装束成为晒朋友圈的焦点。互联网风格的包装箱,也为网友收到樱桃后晒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中心,这些网友的晒单也为博爱县樱桃提供了传播销售的一环。

      更多的订单还来自网络上的预售。每天早上七时半,顺丰樱桃专线的冷运快车开到小底村,将果农送下来的樱桃进行冷藏打包,按网上订单,从博爱县寨豁乡小底村运往全国各地。小底村第二村民小组长吴冬平说:“今年,小组的46户、200亩樱桃,搭上‘互联网+’就不愁销了,还卖了一个10年来的最好价钱。”

      电商的火爆,使得今年博爱县樱桃的销售期比往年缩短了7天时间,销售价格每公斤比去年平均上涨六七元。以往,游客大多在周六周日前来采摘,但今年的樱桃采摘期,前往小底村的公路上,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小底村果农看着纷至沓来的顾客,一个个乐开了花。

      尝到了“互联网+”甜头的博爱县开始有了新打算。该县县长张建介绍:“明年我们要提早着手,通过樱桃把生态休闲农业继续做深入,努力做成河南的一张名片。与此同时,樱桃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要把‘互联网+’嫁接到其他行业,促进博爱县的产业升级。”

      4.“初恋樱桃”能否复制

      “其实我省有很多地方都有类似博爱‘初恋樱桃’这样的特产,但是由于缺乏传播意识,不为外人所知,没有形成经济效益。博爱‘初恋樱桃’的案例说明,社会化电商发展农特品牌,带动生态休闲农业的模式是可行的,也完全可以复制。‘互联网+农特产’是一条完全走得通,也必须走的道路。”张廷嘉分析。

      “乡村旅游是拉动农业经济的一个兴奋点。”中国休闲农业产业第一自媒体《参见庄主》创始人木尧说。作为休闲农业专家,他参与了小底村樱桃推广全程策划。他介绍,博爱县距离中心城市郑州、洛阳以及山西晋城的车程都在90分钟以内,在休闲农业发展的黄金区域,樱桃种植区又近青天河景区,采摘游加景区游为这个项目锦上添花,所以当地发展休闲农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探索。

      木尧介绍,近年来,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各地都在积极发展休闲农业。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中的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经营主体超过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就业。

      他认为,蝴蝶岛景区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逆袭”。“休闲农业必须要走市场化路线,靠一味蛮干也是不行的,最终决定休闲农业长续发展的一定是品牌魅力。”木尧认为,蝴蝶岛作为一个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市场很大,但经营者一定要重新考量市场,学会引领市场、学会创造需求,然后实现破局升级。在木尧看来,“互联网+”将有助于休闲农业突破瓶颈。在互联网平台下,休闲农业不但要实现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而且要实现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通过消费者诉求,重构休闲农业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作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休闲农业应顺应产业发展形势,从市场角度着手,通过平台提升予以推动,实现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张廷嘉分析,休闲农业需搭建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打造有影响力的宣传推介平台。通过互动,建立信用评价,提升产品透明度。

      木尧则认为,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者需要转换立场,要按照互联网思维考虑问题,要站在游客的角度看问题;需要学习,要了解到游客的生活习惯和乡村有着巨大的差别,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  ;  ;  ;  

“互联网+”能否窥探休闲农业_中国樱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