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的效果探讨论文_黄洁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20005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8例进行分组研究,抽签分为对照组(n=54)和实验组(n=54),分别采取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和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04%,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P<0.05),治疗96小时后实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8.10±25.66)μmol/L,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31.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多次短时蓝光照射;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指新生儿时期体内积聚胆红素导致的皮肤、黏膜、组织黄染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新生儿可自行恢复,而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其黄染症状[1-2]。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探究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选取108例。纳入标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肝功能异常、溶血、G-6PD缺乏,其他严重的免疫性疾病。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4)和实验组(n=54)。其中,对照组男患儿有30例、女患儿24例,早产儿、足月儿分别有15例、39例,发病时间:在出生24小时内、出生24-72小时、出生3-7天发病患儿分别有14例、25例、15例;

实验组男患儿有29例、女患儿25例,早产儿、足月儿分别有14例、40例,发病时间:在出生24小时内、出生24-72小时、出生3-7天发病患儿分别有15例、25例、14例;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方式治疗,遮盖患儿双眼、生殖部分,将其放在蓝光治疗箱中,每次连续12-16小时蓝光照射,定期翻身。并给予5mg/(kg·d)苯巴比妥和维生素B2治疗。

实验组患儿接受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每次8小时蓝光照射,间隔4小时再次照射,每天2次。并给予5mg/(kg·d)苯巴比妥和维生素B2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儿面部、周身皮肤黄染消失,血清胆红素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儿患儿面部、周身皮肤黄染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患儿面部、周身皮肤黄染无改善或有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显著。②治疗前、治疗48小时、治疗96小时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脱水、体温升高、奶量减少、皮疹。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包括各时间段血清胆红素浓度,以`x±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相对数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04%,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治疗96小时后实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8.10±25.66)μmol/L,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31.48%,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x±s,n(%)]

3讨论

新生儿期间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以前你周身皮肤、黏膜、组织等出现黄染,则成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需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患儿,防止疾病对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发胆红素疾病[3]。

目前,临床中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为蓝光照射,这是因为其蓝光波长为420-470nm,通过照射可以促进患儿体内脂溶性间接胆红素转为水溶性衍生物,随着患儿尿液、胆汁排除,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4]。相比较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治疗,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更佳,促进胆红素逐渐升到皮肤表面,分解,更平稳地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患儿发生皮疹、腹泻、脱水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痊愈[5]。本次研究,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04%,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P<0.05),治疗96小时后实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8.10±25.66)μmol/L,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31.48%,差异显著(P<0.05)。这与郭兆俭[6]研究相符,说明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新华.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5):121-122.

[2]王耀霜,杨曼,韩萍,戴启敏,崔春雨.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0):995-997.

[3]林明星,王欣.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5):94.

[4]杨卫芳.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3):285-286.

[5]王梅.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0):43-44.

[6]郭兆俭.新生儿黄疸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61-63.

论文作者:黄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的效果探讨论文_黄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