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_科技论文

大中型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_科技论文

大中型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全国各地一大批大中型乡镇企业和集团相继崛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现象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提起大中型企业,人们往往是把它与国有企业联系在一起的。这几年,国有企业正在深化改革,克服困难,打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型乡镇企业能得到很快发展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问号。然而事实已经作了回答。“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乡镇企业的增加值由1990年的2500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1459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 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由2010亿元,增加到8260亿元。出口商品交货值由486 亿元增加到440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9.4%上升到32%。 随着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一大批大中型乡镇企业已崭露头角。据统计,1995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和亿元以上的已达6000多家。这些企业只占全国乡镇集体企业总数的0.37%,但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利税却占14%以上。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已涌现出符合国家大中型企业标准的乡镇企业1200多家,与其毗邻的浙江省跨入大中型企业行列的企业有620多家。各省区发展还有较大差距,总的说东部地区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农业部1995年确认的乡镇企业集团已达327家, 各省区市确认的乡镇企业集团还有一大批。星罗棋布的新开发的工业小区正在发展和形成之中。这些大中型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已是一支很活跃的力量。许多起步早、发展快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先行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名牌产品的生力军;成为外引内联、出口创汇,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的强手;成为联结和带动众多小企业和广大农户的“龙头”;成为发展东中西合作工程的“领头雁”。这些企业以其较高的素质,显示出它的规模优势,获取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它们的作用令人振奋,引人探索。人们企盼着大中型乡镇企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乡镇企业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还应放宽眼界,正确看待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国有企业正在“抓大放小”(即抓好大企业,放活小企业)。许多国有企业正着力于解决体制老化、管理方式老化、技术设备和工艺老化、产品老化、职工队伍老化等问题。乡镇企业的问题与国有企业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又有许多差异。乡镇企业发展历史短,布局分散、技术设备条件差,职工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低,自身原有的经营机制弱化,粗放经营尤为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将与所有制不同的各类企业站在同一条线上竞争,形势是严峻的。正如有的乡镇企业家所指出的:“乡镇企业如果不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我们的优势将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所共有,我们的劣势即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程度将越来越明显。”这一分析发人深思,使人增加紧迫感。乡镇企业必须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积极培育大中型乡镇企业和集团,这是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抉择。农业部把它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扶持一批乡镇企业上规模,进一步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以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为龙头,以产业为纽带,以科技为依托,组建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内外贸于一体的大中型企业和集团。”按照这一部署,既要壮大已有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又要培育一批新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对此,各地主管部门正认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分别作出安排。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培育大中型乡镇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再造机制优势。这就要在发挥各地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经营机制,对乡镇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和改造,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拍卖等形式,使小微亏企业的存量资产转移向大中型企业,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品聚合,在适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条件下,逐步形成合理的集团群体结构,使分散的劣势变为集团的优势。应当看到,我国的乡镇企业1995年已发展到2400万个,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却非常小。小型分散不利于形成和发挥经济上的优势。发展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和集团是必然趋势。培育相当数量的大中型乡镇企业,既能形成一支抗衡市场风浪、支撑乡镇企业大局的骨干队伍,又能联结、带动小型企业加快发展,并且成为新型企业群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样便于做到比例协调、专业对口,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亟待强化管理。企业有了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产品才能上档次、上水平,经济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反之,经济规模则会萎缩。回顾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人们发现那些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企业,虽然付出不小的代价,发展却很慢。这是应当引以为训的。发展大中型乡镇企业和集团,必须更新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强化和规范管理。明晰产权,政企分开,赋予企业以经营自主权,完善不同层次的承包制和责任制。制订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划小核算单位,搞好独立核算。对于如何搞好集约经营,一些地区的领导和企业家,认识上已有了突破。他们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正确处理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像过去那样单靠增量投入不行了,必须把“八五”期间投入所积累的潜力挖掘好,把现有资源配备好,尽快的形成规模优势。越来越多的从粗放经营中走过来的企业家,领悟到不能再搞低水平的重复立项、重复建设,也不能靠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造、充实、提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企业管理,特别是要强化质量管理,真正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靠优质产品赢得市场,靠降低消耗增加效益。为了推进管理工作,农业部今年正在100个企业单位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这是强化管理的一个有力举措。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必须靠科技兴企战略的带动。实践表明,“八五”期间许多企业靠科技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创出了名牌,也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有些发展快的省的大中型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比例已达60%上下。那里初步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跨越,他们的科技进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份额已达到50%以上。由此人们得到启示,只有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应用高新技术的领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乡镇企业实行科技兴企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去年农业部两次确认的乡企系统216个名牌产品,表明乡企提高了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影响是深远的。今年又部署做好1000项高新技术的推广工作,1000项高新技术产品的鉴定和确认,1000个科技开发机构的建设,这将推动乡企科技上新台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必须面向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拓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内跨地区的联合。办好目前全国乡镇已有的3 万家三资企业以及12万家出口企业,这是实行集约经营、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有效途径。当前各地引资势头不减,乡镇企业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等优势,继续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工艺,壮大外向型经济。值得注意的是,既要积极招商引资,又不能“饥不择食”,盲目追求数量,忽视企业效益;既要敢当“主角”,又要甘当“配角”,善于协调好双方关系;既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熟悉和运用国际经济法规和经贸知识,维护企业权益。乡镇合资企业应推出更多名牌去闯市场,提高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乡镇企业要继续发展国内的横向联合,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扩大与城市、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校的联合,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并进而推动工业小区建设。那些大工业集中的地区,某些产业实行国有与乡镇企业配套发展,有利于优势互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益。许多地区“由二进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家正实行经济发展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这样的调整就是机遇,乡镇大中型企业在东中西合作工程中应创造条件,迈出更大的步伐。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培育大中型乡镇企业和集团,需要加强领导,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但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技术基础不同,劳动者的观念素质不同,做法也就会有差别。要认真处理好“抓大”与“放小”的关系,处理好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的关系,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只要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关键,理清思路,大胆探索,大中型乡镇企业一定会加快发展,阵容将逐步强大起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标签:;  ;  ;  

大中型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