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型”的教学构想_气候类型论文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气候论文,类型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气候类型”是高中地理第二章的教学难点。如果照本宣科把世界各种气候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都逐一讲解一遍,不仅单调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板块,采用了集中比较、归类概括的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我的教学构想简介如下:

一、归类分析、概括特征

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因此,可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分析、比较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然后分别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对世界各种气候进行归类,概括出各类气候的共同特征。

1.从气温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五种类型,各类的气温指标及气温变化特点如下表:

说明: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可>0℃, 其气温变化特点是冬温夏凉。

2.从降水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四种类型,各类的年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如下表: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 热带草原气候(<1000)、热带季

少雨或干旱 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000)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

说明:温带大陆性气候又可分为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三种,后两种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上。

二、图表呈现,展示规律

世界气候的分布错综复杂,从宏观上看,由于各种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分布又不是非常规则的,局部分异十分明显。教学的重点应是要求学生掌握气候的宏观分布规律。教学中可采用先指导学生自学,再由教师概括总结的办法,具体分两步进行:

1.指导自学,初步了解世界气候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图文对照的方式,阅读课本中有关气候分布的文字叙述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世界各种气候分布的大致纬度范围及主要地区。这一步、学生只能获得世界气候分布的初步印象,因为课本中有关气候分布的叙述及插图内容虽然比较详细,但却不利于记忆,而学生自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3.图表呈现、展示世界气候的宏观分布规律:这种规律表现的是排除了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后,世界气候的分布情况。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用图解的形式将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概括如下:

三、综合分析,概括成因

关于气候的成因,课文中多是从气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应联系气候分布模式图,根据各种气候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位置)进行分析,然后按各要素在各种气候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将世界气候的成因分类概括如下:

最后,应向学生点明:虽然各种气候的主要成因不同,但每一种气候都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因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例如:造成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不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东岸受季风影响),但归根结底,这种环流形势的差异又是由其各自所处的海陆位置所决定的。

标签:;  

“世界气候型”的教学构想_气候类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