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罗艳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罗艳

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迤那小学 罗艳 553100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一、深入钻研教材,选取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有效教学法。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法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课本,要“在课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课本内容根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凭借,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之,“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有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表述。只有在对课本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撰写教案。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但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才是最有效。在钻研教材时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在举行的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中,都注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如下: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奏效方法。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这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很好的有效教学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乡村四月》一课时,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年龄特点,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寻找了有效的方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在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维发展年龄特点来组织开展活动,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论文作者:罗艳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_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