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廖秋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10405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以及干预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上述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比参照组约高17.00%。比较两组数据,差距显著(X²=17.2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为6.67%,参照组为18.33%。差异显著(X²=19.9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字】慢性肾衰竭致失眠;中医特色护理;临床效果

在目前临床护理过程中,慢性肾衰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慢性肾衰竭病是目前肾脏疾病晚期最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其中,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因为疾病的影响导致其出现相应的睡眠障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描述得到,慢性肾衰竭导致的失眠需要进行对症护理,同时还要对其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不仅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还可以促使患者睡眠障碍症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为了验证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120例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详细的报道内容如下所示。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总结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60例,干预组60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最小为 23岁,年龄最大为76岁,计算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2±12.54)岁。干预组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77岁,计算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62±12.33)岁。

1.2护理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详细的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需要护理人员确保病房处于一个安静的状态,正确的指导患者按照标准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时还要告知睡前不要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茶等,此外可以使用适当的温水泡脚。

1.2.2干预组

该组患者在上述的基础上述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详细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①如果患者为痰热上扰型失眠情况,护理人员就要正确的指导患者食用一部分凉性食物,限制进补,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小米粥,或者选择在小米内加入10g竹茹以及陈皮 10g,同时加入15g茯苓,小米跟以上的药物需要使用清水一起煮,每日食用 1 次上述药粥。同时,护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患者以下穴位进行穴位按压:足三里穴、胃俞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内关穴。②如果患者为心虚胆怯型失眠情况,护理人员就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多食用小米粥,或者选择在小米内加入15g生地黄以及15g酸枣仁,小米跟以上的药物需要使用清水一起煮,每日食用1次所得药粥。同时,护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患者以下穴位进行穴位按压:胆俞穴、四神聪穴、俞穴、神门穴。③如果患者为肝郁化火型的失眠情况,护理人员就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清淡的食物以及易消化的食物,油腻的、生冷的、辛辣的食物禁止食用。护理人员正确的指导患者多食用小米粥,或者选择在小米内加入10g川贝母、6g莲子心以及15g百合。小米跟以上的药物需要使用清水一起煮,每日食用1次所得药粥。同时,护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患者以下穴位进行穴位按压:四神聪穴、太冲穴及、内关穴、神门穴。④如果患者为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情况,护理人员就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多食用具有滋阴清火功效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莲子汤等,或者是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护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患者以下穴位进行穴位按压:肾俞穴、神门穴、心俞穴、四神聪穴。⑤如果患者为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情况,护理人员应需要正确的指导患者遇事要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不要过度的思虑。最好是食用莲子肉、大枣、龙眼肉等食物,护理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患者以下穴位进行穴位按压:心俞穴、神门穴、涌泉穴、四神聪穴、脾俞穴[1]。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以t检验,检验组间计量数据采用(n),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用X²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相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比参照组约高17.00%。比较两组数据,差距显著(X²=17.2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如下表所示: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明显少于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1例。根据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为6.67%,参照组为18.33%。差异显著(X²=19.9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患者的机体存在明显的代谢产物潴留现象,具有一定的毒性,直接刺激到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导致患者存在不良反应[2]。例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第二个方面是患者机体因为受到疾病的影响存在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直接影响到机体对营养元素的摄入,直接导致患者的机体营养出现失调的情况。第三个方面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因为疾病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情绪长时间处于一个抑郁的状态、紧张的以及焦虑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患者机体内分泌出现失调的情况,直接降低患者的刺激阈提升患者的应激性,这样一来患者的交感神经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最后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3]。

本次研究选取120例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得到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比参照组约高17.00%。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目前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夫青. 对慢性肾衰竭所致失眠的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3-134.

[2]刘兴烈. 慢性肾衰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120-122

[3]周丽丽. 中药灌肠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222-223

论文作者:廖秋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慢性肾衰竭致失眠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廖秋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