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刘婷婷

遂宁市中心医院皮肤科629000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医学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中所诊断的82例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群体,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探究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瑞巴林的常规对症治疗,探究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外加局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探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90.24%,参照组为70.73%,数据信息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VAS评分方面,探究组比参照组更接近于优良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植入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方案,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特征,快速恢复身体正常,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普瑞巴林;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属于一种强烈性的抵抗药物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则会严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现阶段,在临床中还并未找到理想的治疗对策,若采取一些抗惊厥等相关药物会伤害到患者肝肾功能,因此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据相关医学资料表明[1],普瑞巴林是经欧美认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想药物之一,而将其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有着较好的医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曾受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纳入到此次探究中,并对该患者运用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的临床医学效果展开了一番详细分析与探讨,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我院曾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2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目标,将其依据入院后诊治的挂号尾数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为41例,两组患者经入院进行多种检测后均符合临床治疗特征[2]。在所有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40~71岁,平均(58±12.4)岁;病程2个月~4年。此外,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取得其或家属同意,并在相关文件上进行了签字说明。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等相关方面无明显性差异(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普瑞巴林治疗,初次剂量为75mg,使用方式为口服,2次/d,接着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而慢慢对用药剂量进行增加,最高达600mg/d;实验组则在上述用药前提上干预神经阻滞治疗,内容是:0.9%Nacl针10ml,2%利多卡因针5ml,甲强龙针40mg,1.5mg甲钴胺针,接着根据1:2:2:2的体积将其混成阻滞剂,而阻滞剂依照受损神经支数多少以及疼痛范围大小而不一样,每一点5~10ml,在与之对应节段的神经干阻滞或者是神经根椎旁,阻滞部位的皮肤无感染亦或创伤免,按照患者具体疼痛改善状况两次阻滞分隔3~6d,共治疗4~6次,每次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后病患卧床休息15分钟。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治疗后,疼痛彻底不见,则为完全缓解;患者在经过一段治疗后,疼痛降低度为75%,则为显著缓解;患者治疗后,疼痛度降低50%,则为中度缓解;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度减轻25%,则为轻度化解;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无任何改善或加剧,则为未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显著缓解率+中度缓解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3.0,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在治疗之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探究组整体评分明显要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

3.讨论

带状疱疹在皮肤科中可经常见到,而PHN则是属于该疾病最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据医学资料表示[3],本次研究中所运用的普瑞巴林药物,是治疗PHN的首选药物,此药可以对患者的钙离子内流进行降低,进一步实现对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小,进而抑制各种神经损伤后的疼痛,因此,其在临床中已有了大范围的使用。

而神经阻滞,其作为对PHN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大面积运用在临床中,将该混合剂对病变神经附近、疼痛范围、痛点展开注射,可以明显对疼痛的传输进行阻挡,以及落实到恶性循环的阻断,且还可以对受损神经的进一步修复给予帮助,进而达到将疼痛缓解的目的。但因PHN疾病机制的繁杂性,若单独实行该方案治疗,则效果难以趋近理想,因此可实施综合性治疗,获取更好的医学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其在临床疗效、VAS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看出,将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普瑞巴林,原因是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提高其药物协同效果,进而达到整体提升治疗疗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应用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促使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卢蓉.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3:61—62.

[2]张丽.柳兵.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30:12—13.

[3]李慧.宋丽萍.王京慧.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3:363—364.

姓名:倪斌(1970.8—),男,安徽芜湖,本科 ,初级技师,研究方向:从事特检科方面的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刘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刘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