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徐慎纲论文_徐慎纲

基于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徐慎纲论文_徐慎纲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与速度都出现惊人的增长。民用建筑施工建设与施工技术的运用有直接联系,只有将施工技术运用好,才能顺利推进施工的进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运用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还要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好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人门对住房的要求逐步提高,同时也对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建筑工程行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质量管理工作指的是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部事项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无论是项目工程的材料质量、施工设备能否正常的运行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还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等,都要考虑全面,任何问题都不可以出现,否则会对整个工程产生不好的影响。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切不可存在虚假行为。同时对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仔细研究,选择合适恰当的技术,可以减少施工的步骤,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

1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地域广阔,因而地质条件也很复杂,建筑物的级别和类型种类也多种多样,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了。比如,在民用建筑中,常常会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土地基,抗压能力差,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也不行,它们的承载力大都小于2t/m2。针对这样的地质,地基基础时,就有必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工作,否则很容易因为地基沉降而导致建筑倾斜或倒塌,不仅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的苏州虎丘塔和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就是因为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倾斜的。

2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2.1地基工程

在整个民用建筑中,地基是其基础部分,直接影响到民用建筑的安全性、质量、抗震性等。目前,随着我国民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开始深入研究各类桩基础工艺,其中,最常见的一类就是现浇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灌注桩施工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仔细勘察施工场地,包括场地环境、现场的土质、水文地质条件等;二是事先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通过试验最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三是施工前要将桩基础技术的现场定位放线工作做好,并对各个水准点确定准确,确保施工中能对桩基础的设计高度准确控制。为此,要做到以下要求:首先,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配置必须要充足,孔内不得灌入不足量的混凝土;其次,灌注桩施工中护筒底部和孔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0rnrn,在灌注之前一般是会用球胆来止水,确保初灌混凝土的质量;再次,混凝土灌注的起始时间应考虑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灌注过程中不能将护筒脱离砼面。

2.2混凝土工程技术

工程量大是混凝土工程的一大特点,工期要求时间紧,质量要求也较高。所以,施工人员必须精心组织以保证有个牢固的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是根据现场的工作实际情况施工,将每一层都分两个阶段进行流水施工作业,要求一个施工阶段两次浇筑。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梁板交界处有必要进行二次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按照相关要求严格进行,这样才能使振的过多和少振现象不会出现。此外,还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尽可能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在制定劳动力计划时,还应该根据每次浇筑的工作计划和浇筑时间来确定。浇筑令下达前,各岗位人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位置,并且全部接受过相应的各种书面交底。

2.3钢筋工程的技术

要严格检验钢筋原材料质量,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钢筋下料时要留够弯曲的长度及搭接的长度。在加工台上,弯曲加工时应标注好所需要的钢筋弯点及位置。另外,还要注意钢筋绑扎环节,按顺序来绑扎,有正确的预留孔洞位置。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必须正确,尽量在支座处下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底板钢筋的底层放主受力钢筋,上层放置副受力钢筋,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确保钢筋稳定。

3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管理人员培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基础条件来说,人力资源是核心的建设环节,人力资源与专业水品在建筑施工单位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施工单位人才的技能培养以及提升单位整体的专业水平是促进施工单位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阶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从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工作抓起,引导质量管理人员与时俱进不断转变个人管理模式与手段,树立正确的、不断学习的思想理念,在提升个人管理能力的同时,明确个人的责任意识,结合实践与丰富的经验,积极主要寻求创新管理,才能够改善当前施工过程在质量上的管理缺陷,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同时也要注意工程在施工过程以及后续的安全管理,可通过定期组织质量管理队伍进行安全培训,邀请极具资质的工程安全专家对管理人员安排教育培訓,将当前最新的安全管理措施与理念贯彻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保障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3.2完善和优化现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该系在制定和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特别是要与施工目标、人们的基本需求等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在构建和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且还可以促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要对现有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为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管理体系看作是质量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各个施工过程的有效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提出的要求,突然还要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特别是要提前进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调查了解。这样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同时还可以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措施。另外,在质量管理体系具体落实过程中,要保证该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发挥,这样才可以真正为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自身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要保证采购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可以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这样不仅可以在采购过程中,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在采购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具有良好资质或者是具有良好信誉度的商家,这样不仅可以为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而且一旦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可以立即找“售后”。另外,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材料自身的质量之外,还要尽可能的遵循“货比三家”的基本原则,尽量多选择几家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施工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这样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工程质量宏观控制管理体制。明确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人员条件、设备设施、检测业务程序以及监督管理和相应处罚,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春峰.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6):108+128.

[2]刘辉.简析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技术要点[J].中国标准化,2019(02):180-181.

[3]焦富强.房建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15-116.

论文作者:徐慎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基于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徐慎纲论文_徐慎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