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_基金论文

论我国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_基金论文

略论我国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基金论文,发展方向论文,现状及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自从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及领地信托”(FOREINGAND COLONINL GOVERMENT)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与银行业、证券业鼎足而立的重要金融门类。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起步,始于1987年,由中国银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先后与香港几家颇有名气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基金,开创了国内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的先河。然而,直到1990年11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下属的香港东方汇理投资公司才在我国建立第一只共同基金——“上海基金”。

在70年代中期的美国,银行占金融总资产的55%,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占45%。到80年代末,在美国10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占的比重下降为40%,而非银行机构占的比重则上升为60%。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共同基金正在改变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结构,到1993年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占全额资产的20%以上,而我国目前投资基金的资产不足100亿元,占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不足0.5%。在全国各交易中心和交易所上市的基金只有51只,这些封闭式基金大多是契约型的,只有淄博基金、天骥基金等6家是公司型。沈阳银行基金尽管是开放式,但基金是按照封闭式运作的。在我国的股票交易中基金尚未成为一种主导作用的力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金组织形式单一。投资在证券市场上的共同基金,按投资目标市场不同,可发行两种买卖方式不同的基金:开放型基金与封闭型基金。我国目前的投资基金则基本上都属于封闭型基金。封闭型基金有利于稳定地筹集资金。但缺乏开放型基金则不利于提高基金公司管理水平,不利于国内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第二,基金投资市场狭窄。我国现有的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限在国内,这与洲际基金及环球基金相比,有明显的投资市场狭窄性。国际上大多数基金都进行跨国投资或离岸投资以分享别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收益。

第三,基金投资种类稀少。基金市场也象产品市场一样,基金管理公司为了适应投资者需要而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基金产品。据有关专家估计,世界各大金融市场的基金已超过1.7万只。主要种类有:环球基金、区域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专门基金、创业基金、认股权证基金、期货基金、对冲基金、衍生基金等,而我国国内投资基金发展水平低,基金品种稀少,没有高科技、风险投资等基金品种。

第四,基金投资规模偏小。目前我国基金资产总值不足百亿元,而美国从1980年至1993年间,投资基金的资产增长11倍以上,达到2万亿美元。于此可见我国国内投资基金规模之小。这种非规模性充分体现了我国投资基金发展水平低,资本市场化不充分,从而反映了我国缺乏对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低合作率。

第五,基金投资缺乏立法。美国于1940年就颁布了《投资公司法》,而我国除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外,其它地方尚无此类地方性法规出台,全国更没有一个统一的立法。这造成我国各基金管理公司规范程度不一,管理水平各异的局面。基金市场竞争中无共同规则可循,较规矩的基金管理公司反而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二、投资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基金既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选择,又是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刚刚发展起步的情况下,投资基金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发展投资基金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一)稳定资本市场

国家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目的,是要建立长期投资的场所。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注重培育机构投资者。这是因为,一个资本市场的投资成份的大小,除了决定于供求关系外,还决定于这个市场上投资者的结构。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的多寡与市场的投机性成反比。形成一个高效率、稳定的市场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让大量投资者,尤其是大量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地参与并相互影响的机制,而足够数量的投资基金的存在是形成这种机构的基本前提之一。

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通过操作基金对资本市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①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②投资基金注重规模效益,规避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取向,这可以引导和促使市场形成理性的投资观念而不是单纯的投机观念,从而缓解个人投资者大量骤然进出市场所造成的市场波动,形成市场投资的中坚力量和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如:美国投入股市的资金中有80%—90%来源于基金投资。而在我国投资基金的数量只有50多只,其总值与证券市场总值相比不到3%。国外经验表明,基金投入到股市的资金达到入市资金的20%以上时,才能使股市较为稳定。

(二)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基金进入证券市场,会使得企业筹集资本更加容易。在市场上,基金的投向决定了企业股票的价格。市盈率越高,筹资成本越低。如:近几年日本市场的市盈率是美国的三倍,高股价使得资本成本降到2%以下,成了日本企业对付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参与一级市场发行的,大多是投资基金,这才使上市公司的数量及市场规模得以扩大。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为几千亿元,而投资基金总值只有近百亿元。因此股市扩大规模始终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问题。可以考虑发展创业基金或专门投资于股市的股票基金,以解决我国市场的资金问题。

(三)海外投资的桥梁

世界上大多数的基金都进行跨国投资或离岸投资,在某个市场集资仅投在当地市场的基金是不多的。近年所盛行的国家或区域性基金,更使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的要求得到实现。去年中国证券市场高层所提出的一个措施,就是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引入外国基金进入中国A股市场。海外基金是我国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的好形式。目前已有一些企业采取到国外上市的方式筹集资本,也有许多海外中国基金进入国内,直接投资于各种企业。因此,充分利用海外基金,加强海外基金的引进工作,将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四)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社会资源的良性配置。具体地说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储蓄——投资——公司利润增长良性循环,使之转而促进储蓄再增长。

投资基金正可开辟从该循环的第一环节(储蓄)到第二环节(投资)过渡的一个畅通无阻的渠道。通过基金形式大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到盈利性较强的企业中去,可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投资基金在中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是一个弱小的市场,尚须健康发展。而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投资基金的发展。

今后投资基金的发展取向应以开放型投资公司和中外合资(合作)基金为主。我国资本市场基本上要按照规范化与国际化的要求来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从起步到成熟一般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第二阶段多为间接开放阶段。第一阶段目前已走向深入,进入规范化时期,规范化重点在于:①建立健全向国际标准靠拢的法规体系。②大力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国内投资基金。

我国目前的50多只投资基金,除淄博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基金外,绝大多数是封闭型信托基金。封闭型信托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有积极作用的,但随着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封闭型信托基金由于面临解散清盘,流动性限制等缺陷,必然逐步为开放型投资公司所取代。可以说,开放型投资公司代表着我国国内投资基金发展的方向,其原因一方面是遵循国际惯例,(美国等共同基金类的开放型投资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占主流)另一方面是由于开放型投资基金公司本身具有流动性强,独立财产法人、持续稳定经营、风险性小、相对安全等优点。

投资基金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中外合资(合作)基金或国家基金(即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而投资于国内市场)。目前应以前者为主。这是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正处于基础阶段向间接开放的过渡期,而在开放初期,一般都以引入合资(合作)基金为主要渠道,在保持政府对开放程度和把握资金调控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引进海外资金。

标签:;  ;  ;  ;  

论我国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_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