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微

品管圈在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微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重庆 401120)

【摘要】方法:选取在本院骨科住院的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住院号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的心电监护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心电监护患者。结果:对照组准确率52.15%,观察组干预前的准确率为51.16%,设立的目标值为76.74%,改善后81.40%。两组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1),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χ2=8.29)。观察组的改善值高于设立的目标值,但无显著差异(P>0.05,χ2=0.28)。结论:品管圈可以显著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性。

【关键词】 品管圈;心电监护仪佩戴;护理;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78-02

心电监护是临床中对危重患者各种生命体征最重要、最必要设备之一。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心电监护的佩戴是对他们的一个防护系统。然而,心电监护要发挥出它最大的能力,其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在临床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心电监护的准确性,除了仪器本身的敏感性等以外[1-3],患者在佩戴心电监护等方面对其有着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性进行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骨科2016年7月10日—11月28日住院的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住院号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5.18±10.38)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6.04±10.0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差异、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心电监护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心电监护的患者。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为了更好地落实优质服务,科室召开品管圈第一次会议。成立品管圈小组,一起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投票选举辅导员一名、圈长一名及圈员三名,制定各级人员职责,并提议一周内选定圈名及圈徽。

1.2.2选定主题 通过对评选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三个方面,对提出的几个主题进行评分,最后选定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的准确率为主题。(1)主题说明:袖带位置准确,连接管固定,松紧度合适;血氧饱和度探头光面位置准确,松紧度适宜;心电监测电极片及导联位置准确,固定好。(2)心电监护仪佩戴的准确性说明:袖带位置在肘上1~2厘米,松紧度以1~2指适宜,动脉标识在动脉搏动处,连接管无脱落;血氧饱和度探头光面位置在指(趾)端,无松动,无偏移;FA-右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隙交叉处;LA-左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隙交叉处;RL-右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处;LA-左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处;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心电监测电极片固定好、位置准确,导联连接准确。

1.2.3拟定活动计划 采用甘特图样本急性计划拟定,将整个活动分成Plan(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拟定、解析、对策拟定)、Do(对策实施与检讨)、Check(效果确认)、Act(标准化、总结与改进)等几个步骤。

1.2.4现状把握 拟定现状流程图:开具医嘱→核对无误后准备用物→告知目的→开机→佩戴心电监测:连接电极片→佩戴血压袖带→佩戴血氧探头→设定系统监测→为患者及家属宣教,告知其注意事项→记录。

1.2.5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改善目标=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 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6原因分析 根据查检表,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心电监护仪佩戴的错误发生的真因。

1.2.7对策拟定 通过对策评价表进行对策拟定。对策评价表中包括问题、问题发生的真(要)因、对策措施。并对对策措施进行评价(包括成本、效益、对策圈能力进行评分)。

1.2.8对策实施与讨论 对策评价表中评价分数高的进行对策实施和讨论,通过对策事实表进行。该表中的内容包括对策名称、主要原因、改善前的状况、对策内容、对策处理的实际情况、对策实施负责人、对策实施时间和地点、对策效果确认等。

1.2.9效果确认 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确认。

1.3 评估指标

按照准确性标准统计准确人数,准确率=病房准确佩戴心电监护仪人数/病房佩戴心电监护仪的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输入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监护准确率52.15%,观察组干预前的准确率为51.16%,设立的目标值为76.74%,改善后81.40%。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1),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χ2=8.29)。观察组的改善值高于设立的目标值,但无显著差异(P>0.05,χ2=0.28)。

3.讨论

3.1 影响心电监护仪的佩戴准确性的分析

心电监护仪的佩戴不准确的要因主要有:患者体位改变、病人不理解拒绝使用、宣教内容不易理解、病人擦浴、护士掌握不到位、病人进食、病人功能锻炼、病人大小便时、外出检查后未佩戴、长时间佩戴不适患者自行解开等。品管圈活动对待通过抽丝剥茧的方法,从问题找要因,再从要因找真因,从而制定更合理措施。相比传统的护理方法,关注点更细化性,因此提供的对策也就更有针对性[4-5]。

3.2 制定了心电监护仪准确佩戴管理制度

本次通过品管圈活动,重新制定了心电监护仪佩戴的制度。针对进行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责任护士作为一级质控人员,责任组长作为二级质控人员,护士长作为三级质控人员,随时查看监护仪的佩戴是否正确,确保心电监护仪佩戴正确。

3.3 重新制定心电监护仪的流程

本次品管圈活动最终还制定了心电监护仪佩戴的流程:开具医嘱→核对无误后准备用物→告知目的,取得配合,为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皮肤,擦拭75%酒精,待干,注意保护保暖→开机→佩戴心电监测:连接电极片,按设置分别固定于各导联→佩戴血压袖带→佩戴血氧探头→按需求设定系统监测→为患者及家属宣教,告知其注意事项,发放宣教单→记录。

3.4 圈友获得成长

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患者心电监护仪的佩戴准确性,参加本次活动的圈友也得到了成长。增加了凝聚力;更热爱临床工作,对科研型的临床护理增加了挑战信心;科室人员工作更积极,渴望加入潜力骨圈;增加了辅导员(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对潜力骨圈的信任;措施成本节约却效果显著,花费少,科主任满意。

本次研究也有一些不足或今后可以更努力的地方,比如在目标设定时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规范导管护理,持续寄落实执行以维持效果,为能达到更好的目标值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吕娟梅.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2(36):307-308.

[2]谢红英,谢艳梅,王凤珍,等.心电监护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237-1238.

[3]朱冰船.心电监护产生伪差、误判的原因及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4(8):33-35.

[4]王芳.心电监护仪使用监控及其效果[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37-38.

[5]张秀兰,吴晓萍,王敏华.持续质量改进在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0(2):175-176.

论文作者:张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