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_规模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_规模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与论文,集群论文,理论基础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1-004-05

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中小企业集群的范例,如: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业集群,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集群,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我国温州的皮革与制鞋集群,日本汽车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客观存在,吸引了经济学家对它的关注,学术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纵观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集群已有论述与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由于对中小企业集群考察的角度各有不同,学者们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也是有所区别的。综合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集群定义有以下几种表述:

最早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描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者剪毛所用剪刀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是由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给中小企业集群下的定义:所谓中小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

经济学家韦伯把集聚因素引入中小企业集群定义,他在分析投资区位选择时,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 )和集聚因素(Agglomeration factor)。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他所说的“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中小企业集群。他的定义可这样表述:中小企业集群是在某一地域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的集聚体。这一定义的特点是强调了中小企业集群是企业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Williamson)在其著作《市场和等级组织》中提出,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制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根据上述观点,中小企业集群可定义为: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这一定义是从企业组织形式的角度所得出的。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研究,他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他认为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它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短期培训机构以及贸易协会。并且指出,中小企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芮明杰、吴思华、赖士葆都对中小企业集群有所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定义。芮明杰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人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新生的企业和产业组织制度。集群内企业之间连接相对松散但专业化分工关系却很强。

吴思华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一群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的成员组合,成员之间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现象,彼此间维持着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

赖士葆则将中小企业集群认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个体企业间所建立的长期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以契约来维持,而可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集群(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 )是指在某种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中小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体,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这种集合体具有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及其集群效应

(一)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

马克思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存在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可看作是中小企业集群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分析了协作可带来规模效益以及分工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分工与协作关系。因此,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协作带来的规模效益来源于:协作劳动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集体生产力;协作劳动所引起的竞争和精神振奋可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协作可以缩小生产的空间范围,从而由于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而节约费用。马克思也分析了分工是如何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在分工条件下,每一个工人终生从事某一种简单操作,从而成为“局部工人”,他花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及劳动强度;分工使局部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固定操作,有助于操作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劳动方法的完善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该产业在特定地方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这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是指中小企业集群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迈克尔·波特、陆国庆、曾忠禄等人对此都有所研究,他们的研究认为集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原因在于:(1 )更好地接近供应商及专业人才。中小企业集群集中了大批的供应商,可降低交易成本并使原料及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使企业吸收人才时可降低搜寻成本;(2)易于获得专业的信息。 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关市场、技术、竞争的信息在集群内的集中与传播更加迅速;(3)互补性。 中小企业集群内成员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型,使客户愿意来此采购;(4)公共设施的增效作用。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鉴定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5)更好的内在动力。企业集群内的企业, 由于互相熟悉产品及相关活动成本、费用和构成及技术状态,较易于进行业绩比较,由此形成的内部竞争压力可促进企业进步。

二是促进创新。该作用体现为:(1)在中小企业集群内, 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企业能很快地采用新技术;(2)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通常能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要的物品和条件,供应商和合作者们也容易参与创新过程,从而确保更适合消费者需求。

三是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进而使中小企业集群扩张。原因在于:(1)由于需求和客户集中,更易产生新供应商;(2)人们更容易发现市场、服务缺口,从而建立新企业;(3 )新建企业进入障碍和风险都低于企业集群外的企业;(4)新企业的大量形成,使集群不断扩张, 而不断扩张的集群,使上述各种利益倍增。

四是中小企业集群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保持了企业灵活性。

五是中小企业集群容易形成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成功的企业集群往往是多工序的产业链在某一地区的集中,这种集群一旦形成,其它地区或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模仿它的成功要素。

三、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学者们提出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造就中小企业集群

经济学原理指出: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当企业规模扩大到由其内部组织生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它排斥市场和其它企业组织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时,企业边界就确定了。如果在此基础上企业规模再扩大,其经济效益就递减,所以对规模不经济的大企业,按照生产、供应与销售三个环节或生产与服务相区分的原则进行改造、分拆,就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是1990年代克罗地亚造船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注:Bateman,Milford,fastelan-Mrak,Marija.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promotion small enterprise clusters:The case of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 [J].Joum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studies,1998,Vol.7,Issue 1.)

前南斯拉夫的造船业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是仅次于日本、韩国的第三大造船业国家,但到1980年代末期,当克罗地亚独立时,造船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于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劳动成本大大提高等原因,使得克罗地亚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大不如前。由一批德国学者组成的专家考察了克罗地亚造船业之后,提出了如下建议:缩小企业规模、减少产量,企业尽量集中于某一领域实行专业化生产,将引擎的生产从造船业中分离出来,将各种外围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中小企业。克罗地亚政府采纳建议并通过对造船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改造和资产重组,形成了造船业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中Viktor Lenac船厂的改革取得了成功,并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Viktor Lenac船厂主要从事船舶设计、改造和维修。1990年代以来,它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员,将员工从1988年的1880人削减为1996年底的550人,成为由荷兰、美国和意大利占65%股权、 职工股占35%的合资股份公司。政府和Viktor Lenac船厂在其改造中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通过提供培训与资金支持直接鼓励那些有意于创业的个人成立新的中小企业,成为大船厂的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提供ISO质量认证、 技术信息交流和参加各种交易会与博览会的融资支持;给予中小企业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启动等。在这些积极的政策措施下,作为中心企业的Viktor Lenac与中小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和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另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Viktor Lenac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产品灵活性的增强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些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大企业形成一种密切合作关系,导致经济效率大大提高。

(二)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组织主体而构建中小企业集群

台湾的一部分中小企业集群是经该方式而形成的。这种企业组织结构可使中小企业在自创业及发展时,得到技术、机器设备、原料、市场(订单)、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民间协会等地下金融对中小企业资金的融通周转,对中小企业集群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使中小企业面临许多考验,中小企业独立发展难免力量薄弱,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组成中小企业集群,则可强化企业间的彼此合作,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降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

(三)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下包制度是日本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大型制造企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对其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而将一些较为成熟的产品、小批量生产的零部件以及子系统的生产,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下包厂商,第一级下包厂商又可下包给第二级的下包商,以此形成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多层级中小企业下包商构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日本的汽车业、家用电子、传统轻工、纺织产品等一系列行业皆有由于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这种企业集群的关键在于通过大型制造企业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它不仅动员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也实现了技术、管理知识的迅速扩散,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更趋于长期稳定。

(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

现代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需要大量的资本——这是中小企业所难以承担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快周期性的灵活适应性,又为这类企业的生存开拓了新的领域。其结果就促使了以某所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合作群体中,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可转化为产品的新技术成果和具有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才能的科研人员以及设计人员。众多中小企业则为大学、科研机构提供资金,为科研人员和毕业生提供进行实习的场所。这一形成模式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的“硅谷”。在硅谷不到5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的生产性和服务性中小企业总数达8000多个,它们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一起构成了从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人才招聘、风险资本、法律服务和广告营销等互相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中,所涉及的产业包括半导体电子行业、计算机制造业、航天设备制造业等。

(五)以家庭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意大利和我国的浙江省、台湾都存在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这类企业集群间的联结纽带包括血亲、姻亲关系或可扩大到有同乡、同窗或师生关系,而维持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在于相互间的信任与承诺。在意大利的每一个中小企业集群内,一般都有良好的传统与文化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信任与承诺。

(六)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跨国方式对外直接投资是战后资本输出的最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对一国的投资往往会集中于一国的某一个地区,特别是享有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这在客观上就必然形成由大量跨国公司投资成立的企业集中于一固定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外国附属或合资、合作公司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企业集群,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会带来比分散投资更大的益处。中小企业集群能够比零星分布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增值,更具有国际导向,更能适应被投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注:Brikinshaw,Julian M.,Neil Hood.Roles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in industry clusters[J].Working paper,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tockbolm School of Economics,1998.)

鉴于上述原因,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便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类中小企业集群有美国电子通讯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而形成的电子元件企业集群,以及日、韩汽车制造公司在英国投资形成的专门从事新型车开发的中小企业集群等。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其形成的动因及影响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国各地区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时,应具体考虑其内在的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引导同一行业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分工协作,发挥集群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文献资料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探讨通常侧重于某一方面,比较零散,缺乏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没有指导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规制体系的研究成果。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由于具有集群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适应能力,不仅能提高我国企业与产业竞争力,而且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扶持中小企业集群,提高其在开放经济中的竞争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产业呈现分散生产格局和竞争性市场结构。江小涓认为大、中、小型企业并存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规制造成的。政府规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干预或管理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张军的研究表明,我国工业部门经历了10来年的数量扩张后,许多产业转向集约化,集中率的提高体现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张军,1998),他采用SCP 分析框架分析说明了市场结构、企业间分工关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要提升企业与产业竞争力,必然要再造企业间分工与协调关系,包括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再造。而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正是中小企业集群之间、中小企业集群与其它企业之间、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再造,并且是有绩效的再造。

理查德森把企业的活动分为“替代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互补性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由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第三种制度形式——组织间协调来解决,以便减少其它生产厂家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Richardson,1960,1972)。我们认为,组织间协调应成为再造我国工业企业间分工关系的基本思路。以此避免重复建设,并可提高企业间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互补性产业组织,很好地解决了企业间关系协调的问题,使集群内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交易的固定关系,保持了适度竞争,利于技术创新,使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

北京的中关村、温州的皮革与制鞋业集群、苏州的吴江开发区IT企业集群等是我国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实践中的成功典范。它们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的扶持是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完善各级政府的各种制度,从政策上引导、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便成为理论界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标签:;  ;  ;  ;  ;  ;  

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