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土木工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新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不断涌现,能够起到巩固结构设计的作用,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衔接。基于此,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关系的探讨,有着必要性,以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关系
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施工技术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有效提高的重要基础,而施工设计是整个土木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理论参考。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相关内容高度重视,才能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一、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式设计,部分地方用到大理石、沥青等土木工程材料。根据力学性能,对建筑物设定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是建筑施工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给建筑物带来良好的视觉美感,还能提高其相应的建筑学性能,达到抗震抗压、防漏防潮、冬暖夏凉的优点。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梁柱的选择和设置是十分关键的,梁柱横截面积小,但承受的房屋整体压力较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设置良好的位置,保证梁柱能承受起一定的压力。实际的梁柱的设计中,一般采用填充法,可根据房屋高度和压力适当调整梁柱横向和纵向的力,还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为后续房屋美化和装饰提供便利。在道路以及桥梁的结构设计中,同样也要保证路基或者桥墩的坚固和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压力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或者桥墩类型,满足其结构力学性能。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贯穿土木施工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的工程探测到后期的竣工验收都需要施工技术过硬,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研究房屋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是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等问题的,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的实施,例如横梁的和截面积的设置,对于连接节点的强化,混凝土的稀释度等等,这些都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土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关系分析
1.相辅相成的关系。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离开施工技术,或者施工技术离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则难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性能与建设效益,由此可以看出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深层次分析,科学合理的设计土木工程结构,能够优化工程施工程度,配合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缩短工程施工工期,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基础。设计是施工技术的基础,施工技术是设计成果转化的工具,若结构设计不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工程延期,增加施工成本。若施工技术水平低下,难以将设计意图展现出来,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无论是开展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还是应用施工技术,均需要全面的考虑,再具体实施,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的控制。
3.施工技术是设计成果转化的工具。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时,需要合理设计结构,优化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在结构设计时,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则能够确保结构设计成果转化的效果,使得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促使土木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基于此,做好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有机协调,能够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依托技术的力量,已经能够确保施工成果转化的效果,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譬如:应用BIM 技术对全楼进行了深化设计,优化设备机房空间结构及管线综合排布,大大减少施工中的拆改,借助BIM 技术实现了装配化施工,使得土木工程与施工技术之间更加密切,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效率。
三、促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二者形成协调关系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土木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为土木工程建设带来更多的新鲜空气,促进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在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解决。为此必须创新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理念,以解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能够统筹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建设队伍的素质。土木工程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其职责,建设质量的好坏也受工作人员的影响,因而不仅要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要为结构设计人员和项目评估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以使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土木工程中。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避免将过多的主观因素带入施工过程中,以免施工出现问题和误差,影响了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且也拥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还不够全面,未能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由于土木工程的相关人员在理念上还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的土木工程设计要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具备时代性,为此必须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中,并不包含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土木工程的设计单位通常都是以建筑总平面图为依据,考虑到其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再与基坑侧壁的土壤质量和高度相结合,以提出有效的建议,然后交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更为科学,但却未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中普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为此,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设计人员必须更换观念,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而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
3.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来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在过去,并未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标注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基础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而是将这一选择权予以施工单位,不利于协调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设计人员可将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在设计中表明,以防止施工单位为节省工程造价而选择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影响了工程质量。将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相结合,可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符合标准,防止设计图中的要求与施工技术不相符而影响了桩基的质量,从而加快施工进程。
土木工程建设时,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主要因素,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需要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做好结构设计交底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11):75~76.
[2]陈秋融,田从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分析[J].山西建筑,2017(02):111~112.
[3]闫炜.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53-153.
论文作者:靳玉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土木论文; 梁柱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