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孙钦涛

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孙钦涛

青岛建科工程加固有限公 山东青岛 26600

摘要: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是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的关键。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以技术控制与管理为基础实现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实现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体积、混凝土、施工、

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高层建筑作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应用。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是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的关键。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以技术控制与管理为基础实现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实现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

1、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多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对防水要求较高。该方面施工过程中承载力性质非常好,但容易出现裂缝开展现象;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进行建设,对温差和收缩具有非常显著的束缚作用。

2、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根据不同用途强化某些性能,形成补偿收缩混凝土、自密实免振混凝土等。

3、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商议解决。

4、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具体位置和浇筑应符合本规程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如工程需要适当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二、高层建筑钢筋工程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具有数量多、直径大、分布密、上下层钢筋高差大等特点。为保证上层钢筋的标高和位置准确无误,应设立钢筋支架支撑上层钢筋。钢筋支架可由粗钢筋或型钢制作,每隔一定距离(一般2m左右)设置一个,相互间有一定的拉结,保持稳定。如支架除去支撑上层钢筋外,亦传递操作层的施工荷载,若钢筋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宜改用型钢支架,并计算确定。粗钢筋的连接,可用气压焊、对接焊、锥螺纹和套筒挤压连接,目前直螺纹连接也己经被广泛采用。有一部分粗钢筋要在基坑内底板处进行连接,故多用锥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

1、钢筋挤压连接

钢筋挤压连接亦称钢筋套筒冷压连接,它是将需连接的变形的钢筋插入特制钢套筒内,利用挤压机使钢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使它紧紧咬住变形钢筋以实现连接。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筋挤压连接技术,有钢筋径向挤压和钢筋轴向挤压两种。

2、钢筋锥螺纹套管连接

钢筋锥螺纹套管连接的钢套管内壁在工厂专用机床上加工有锥螺纹,有用于连接Ⅱ、Ⅲ级钢直径16~40mm同径、异径钢筋连接用的钢套管。钢筋的对接端头也在钢筋套丝机上加工有与套管匹配的锥螺纹。钢筋连接时,经对螺纹检查无油污和损伤后,先用手旋入钢筋,然后用扭矩板手紧固至规定的扭矩后即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钢筋连接全靠机械力保证,无明火作业,无焊接接头存在的受材料可焊性影响、气孔、裂纹、对中性差、质量不稳定等缺点,而且施工速度快。根据我国试验和使用的结果,证明这种机械连接,其抗拉或抗压强度,均能满足为钢筋屈服强度fy的1.25倍的要求。

三、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是保证工程结构外形和尺寸的关键,而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尺寸的依据。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其特点是速度快,浇筑面集中,不可能同时将混凝土均匀地分送到浇筑混凝土的各个部位,而使某一部分的混凝土升高很大,然后再移动输送管,依次浇筑另一部分的混凝土。因此采用泵送工艺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应根据实际受力状况,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等进行计算,以确保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垫层面积较大,垫层浇筑后其面层不可能在同一水平面。因此宜在基础钢模板下端统长铺设一根50mm×100mm小方木,用水平仪找平,以确保基础钢模板安装后其上表面能在同一标高上。另外沿基础纵向两侧及横向于混凝土浇筑最后结束的一侧,在小方木上开设50mm×300mm的排水孔,以便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泌水和浮浆排出。

箱形基础的底板模板,多将组合钢模板按照模板配板设计组装成大块模板进行安装,不足处以异形模板补充。模板要支撑牢固,防止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有的工程基础底板边线距离支护桩很近,难以支设模板,其底板侧模可用砌砖模代替。然而用砖砌模板混凝土浇筑后无法检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事先要与有关质量检查部门联系并取得许可。

四、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用量巨大,宜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混凝土泵型号的选择,主要根据单位时间需要的浇筑量及泵送距离。如基础尺寸不很大,用布料杆直接浇筑时,宜选用带布料杆的混凝土泵车。否则,需布管的采用一次接长至最远处、边浇边拆的方式。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如基础厚度不很大,多斜面分层循序推进、一次到顶。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的混凝土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下面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

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已预先留有一定坡度,可使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通过侧模底部预留孔排出坑外。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混凝土向前浇筑推进而被赶至基坑顶部,由模板顶部的预留孔排出。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渐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采用这种方法基本上排除了最后阶段的所有泌水。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要进行处理。一般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经12h左右再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充分浇水湿润养护。

总之,高层建筑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从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三方面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效果,降低高层建筑基础可能存在的裂缝问题、变形问题,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实施操作控制,对我国建筑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雪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

[2] 杨连英. 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 2013(4):139-139.

[3] 王立东. 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新材料新装饰, 2014(4):369-369.

论文作者:孙钦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孙钦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