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复杂巨人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开放复杂巨人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及其合作者们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仅就个人管见所及,从哲学角度谈点学习的体会。

一、人类智慧的新成果

科学史和认识史表明,人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这些认识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科学史和认识史上,如何把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内部联系揭示出来,从认识成果中以交叉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是人类智慧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对于这个新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则的、方向性的指引。

钱学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现代科学的综合成果,特别是交叉科学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这是人类智慧的新成果。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贯通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告诉人们,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以至于种种复合系统等等,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就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揭示出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普遍现象: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关系上的交叉、渗透和辩证综合,并且要不断地创造出适合于研究这类系统需要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加进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璀灿的思想明珠。

其次,抓住了前沿综合的认识难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表明,它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人体系统、人脑系统、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的研究,体现了科学史和认识史的综合前沿。因为在古代,人们比较侧重于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即对客体的认识,近代以来注意对客体、主体关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一场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实践与认识矛盾运动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主体自身的研究。现代科学的发展,正由以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带头学科的科学革命向以生命科学为带头学科的科学革命的转变,由信息革命向智能革命(包括知识革命和思维革命)的转变,就更加突出了对认识主体自身的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把人体系统、人脑系统作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并且这种研究又是同社会系统的研究紧密结合的,而不是单纯地从生物学意义上所作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就在新境界、新水平上体现了对科学史和认识史上的前沿重点——认识主体自身的研究。

再从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来看。对社会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学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是主观社会学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把社会系统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把对社会系统的研究奠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但是,社会系统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复杂巨系统,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之下,创立科学的社会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仍然是社会系统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地研究社会系统作了一个新水平上的良好开端。它把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把社会系统的复杂作用揭示出来,引导人们研究社会系统的复杂的情形、特点、关系、本质、规律和功能。应当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具体展开和深入前进,又是对种种社会系统理论研究的辩证综合。

从地理系统来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充、深化,又是对现代科学前沿成果的综合、升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对地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得不够,普列汉诺夫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后来遭到了许多不公正的批判。现代科学对地理系统虽然也作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但是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方面的情形、特点和规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对地理系统的研究,有两个大的突破:一是从整体上研究地理系统;二是从地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来研究地理系统。

这样看来,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来看,它抓住了人类认识的综合前沿的理论重点,因而它是人类智慧的新成果。

二、物质统一性的新揭示

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他还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宇宙是作为无限的进步过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对客观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揭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首先,五“观”理论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新的统一性。钱学森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由胀观、宇观、宏观、微观和渺观所研究的统一的无限丰富的运动过程。这就运用现代科学的综合成果(包括超弦理论),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新内容。

其次,四“统”理论从复合系统、复杂系统方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新的统一性。如前所述,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所要研究的四个重点系统,既有自然系统,又有人造系统,更有这两者结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对这些系统的综合研究,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新揭示,体现着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再次,从规律性方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又有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1.网络性。关于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网络性的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多处论述。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既揭示了规律在横向结构上的多层性,又揭示了规律在纵向过程中的动态性,这样就体现了规律的复杂性与网络性,从而既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客观规律的思想,又高于前此的和同时代的科学家中的若干理论见解。

2.共同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揭示了不同领域之间的某些共同规律,而且这些共同规律又有层次之分。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客观规律性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又是对现代科学前沿成果的综合和升华。

3.决定性。钱学森认为,在一种层次上看来是非决定性的现象,但在更高层次或更深层次上看来,则是决定性的。对这一见解,尽管科学界和哲学界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见解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很可能在规律的网络性方面揭示了不同层次的规律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新规律,因而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见解。

三、方法论上的新桥梁

列宁指出:“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他还认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钱学森提出的“以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的研讨厅体系”以及总体设计部方法,在方法论体系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首先,起了中介的作用。钱学森提出的这些方法,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的方法之间,构筑了一般的、综合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起着双向沟通的中介作用,架起了由此达彼的方法桥梁。这样,就填补了方法论体系的若干空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方法论的动态网络系统。

其次,找到了实现认识圆圈的认识方法。列宁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在这种认识无止境的接近客体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逼近度呢?列宁认为是有的,这就是科学上和哲学上的圆圈或螺旋式的曲线。钱学森提出的上述的一系列方法,就给出了实现这种认识上的圆圈的一种辩证而又科学的具体认识方法。应用这种认识方法,就能通过实现认识上的一串串圆圈而形成螺旋式的曲线。

再次,给出了实现认识辩证法的一种运行机制的组织形式。钱学森的上述方法,在运行机制上,采取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技术路线,把认识主体、认识方法与认识手段组成认识的动态网络系统,注意发挥网络系统的综合效益和整体优势,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钱学森的上述方法,还给出了“厅”的组织形式,强调发挥专家群体特别是抓总单位、抓总专家的作用。

第四,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辩证性。列宁认为,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还指出:“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主张,应当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钱学森的上述方法,体现了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他主张要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那四个领域(政治社会系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济社会系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意识社会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理系统——社会主义地理建设)、九个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民主建设、体制建设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和人民体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地理建设包括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问题,而且是要研究整体的战略,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要研究这些方面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不仅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而且也体现了钱学森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与科学精神、哲学思考的有机结合,展示了他的为人与治学辩证统一的高尚风范。

四、认识论上的新综合

钱学森教授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以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在认识论方面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首先,坚持了认识辩证法的思想。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还认为:“辩证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同样也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其本身包括现时所谓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同样应当历史地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概括认识的起源和发展即从不知到知的转化。”列宁还指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应当总结和吸收“自然科学史和哲学史+技术史的精华。”钱学森的上述理论和方法,就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坚持并深化了认识辩证法的思想。因为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包含了科学史和技术史乃至哲学史的精华,而且深化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特别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更加突出地体现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其次,展现了哲学从中发展的知识领域。列宁认为:“哲学的历史”,简单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哲学应当涉及“各门科学的历史,儿童智力发展的历史,动物智力发展的历史,语言的历史,注意:+心理学,+感觉器官的生理学”等等“全部知识领域”,“这些就是认识论和辩证法应当从中形成的知识领域。”列宁在这里所论述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列宁认识论思想的一个理论大纲。钱学森的上述理论和方法,不仅给出了知识体系的十一大部门,每一大部门下面又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大部门的上面又有一门理论作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连接的桥梁。这样,就给出了发展现代认识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知识网络。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

再次,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辩证性。列宁认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的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的哲学体系)”。钱学森不仅提出了上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提供了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这个科学技术体系是个开放的系统,不断演化的,随着社会进步,内容会发展变化,会有新的大部门出现。”钱学森构筑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过程就是如此。最初他提出有七大部门,后来发展到八大部门、九大部门、十大部门,最近又增加了建筑科学,变成了十一大部门。可见,构筑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构筑科学技术体系是长期任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是钱学森上述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辩证性之所在。

五、请教几个问题

钱学森的上述理论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根据笔者的粗浅看法,已作了如上论述。但是,也应当看到钱学森的上述理论和方法,毕竟是探索过程中的认识,是创立过程中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方面尚待完善和辩证化。正如钱学森教授在香山科学会议书面发言中所指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方法有其局限性,但这样是实事求是的,这种理论和方法也是有效的,因为它比那些脱离实际的所谓‘理论”更合乎实际。”现提出几个问题,目的是完善钱老的上述理论与方法。

首先,理论逻辑的完整性。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他还指出:“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在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把历史唯物主义放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下一层次,这如何理解?

其次,知识体系的自洽性。在钱学森的知识体系中,把文艺理论作为唯一的例外来加以处置。这可能要对文艺理论作深入的研究,以与整个体系自洽。或者对横贯领域作深入思考,以求发现某些横向交叉的共同规律,从而对整个体系作些必要的调整,以求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统一。

再次,“矛盾”、“系统”和“过程”的统一性。恩格斯认为,宇宙是系统,是无限运动过程的集合体。毛泽东认为,矛盾即是系统,即是过程。因为毛泽东说:“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又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另据温济泽和杨超等老同志回忆,毛泽东在延安主持讨论“矛盾论”时,曾打算写《过程论》。同时,毛泽东明确指出:“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钱老提出:他的理论和方法是《实践论》的具体化,是以《矛盾论》为指导的。能否具体展开,首先要把矛盾、过程、系统协调起来。

第四,认识辩证法的结合度。认识辩证法的结合度就是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螺旋或每一个圆圈。钱老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一是从客观上来说,怎么揭示规律网络系统的不同层次;二是从认识上来说,如何由认识的螺旋来体现这种对网络规律系统不同层次的认识?

第五,关于主体能动性问题。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主体能动性更加突出出来。在钱老的理论和方法中,如何突出主体能动性,尚需完善。一是整个体系如何贯彻这个要求?二是对社会系统的研究和处置,似应更加重视主体能动性;三是主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实现,这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第六,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如何结合?钱老的很多思想非常深刻。但是,如何从科学史于哲学史的基本经验中,从科学与哲学现状的深入研究中,更深刻地探讨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的辩证关系,这方面似乎有待于深入和完善。

标签:;  ;  ;  ;  ;  ;  ;  ;  ;  ;  ;  ;  ;  ;  ;  ;  

开放复杂巨人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