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受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论文_唐,艳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5100

【摘 要】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受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共150例有出血性疾病患者。选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并选用配套试剂,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开展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血块、血液凝固,其次为脂血、溶血和采血量不足。对出现结果异常的血液样本,排除影响因素,再次进行检查抽血检验,除脂血、溶血5例患者外,其他患者重新进行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结论:在采血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持正确的操作流程,把控好采血治疗,告知患者相关采血注意事项,同时对可能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多加注意,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便于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静脉采血

凝血四项检测针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最为基础的检查方法。凝血四项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凝血四项检测在静脉处进行抽血,若不严加遵守相关流程,会影响检测结果。若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不仅失去了准确性,更无法为医师提供诊断信息,对临床诊断有着严重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受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共150例有出血性疾病患者。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10至67岁,平均年龄(54.4±1.2)岁。

1.2 纳入标准

①均为出血性疾病患者;②无精神系统疾病;③无严重传染性疾病;④非晕针患者;⑤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选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并选用配套试剂,具体方法为:医务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采血过程中穿针刺未出现漏气情况,同时确保穿刺针的锐利性,以免对患者产生二次穿刺情况。医务人员在采血之前,将采血流程告知患者,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等情绪。医务人员对采血位置应用碘伏进行消毒,在静脉处采血3-5ml,穿刺针拔出之后,将血液置入抗凝管中,掌握力度,反复进行摇晃;医务人员在对抗凝管内的血液进行观察,是否有溶血、脂血以及血块情况发生。采血完毕后,实施凝血四项检测,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结果进行对比,排出影响因素后,再次实施采血检测。

2结果

2.1 分析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血块、血液凝固,其次为脂血、溶血和采血量不足。导致血液出现血块、凝固,因为凝血因子过于消耗;采血量较少多与抗凝剂剂量过多有关;血液粘稠度过高与影响血液凝聚,进而导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过长。具体见表1

表1 分析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n)

血块脂血溶血采血量不足血液凝固

2623620

2.2 重新检测结果

对出现结果异常的血液样本,排除影响因素,再次进行检查抽血检验,除脂血、溶血5例患者外,其他患者重新进行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见表2

3讨论

凝血四项是针对术前手术患者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最基础检查项目,这样有助于掌握患者的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避免手术时出现大出血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进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静脉采血时,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非常多,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够精准[1]。所以,对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受静脉采血过程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提供诊断信息。

本文研究得出: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血块、血液凝固,其次为脂血、溶血和采血量不足。而这些因素多与操作人员有一定关联。采血时间:对患者进行采血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清晨处于空腹状态,强化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样本放置时间过长,会使血液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应用抗凝剂不当也是导致血液标本无法良好凝固的主要因素,例如:抗凝剂剂量过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抗凝作用;而抗凝管中浓度不同,对于凝血四项试管中所应用的抗凝剂浓度一般为3%左右[2],抗剂量的浓度不同所产生的检测结果也会不同;另外,若误用干燥剂也会对标本的凝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3];抗凝管,若果血液过多,即使抗凝剂的剂量符合标准,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抗凝作用;而且抗凝剂剂量过多,会导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延长的情况,因此,建议应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

采血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比如,在血液采集时,抽血不顺利,使血液在空针内滞留的时间过程,从而出现凝固的情况;等血液置入抗凝管后,摇晃的力度过大或者过小,尽可导致血液出现凝固的情况。

医务人员做好血液血块预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患者的血液有不同程度的粘稠度或者血脂较高的情况。所以,血液产生血块的机率高于其他人。血液样本中出现血块或者凝结情况,多与凝血因子的消耗过多有所关联,为确保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安全可靠,提高准确率,应做好以下几项事件:告知患者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并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操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要一次性进行抽血,并且确保在抽血过程中产生气泡,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操作人员掌握好止血带的松紧度,不可过紧,而且在尽量缩短采血时间[4];在采血前,操作人员对一次性用品要进行检查,确保注射器、真空管等设备为合格产品。

采集标本前,辅助患者调整姿势,尽量保持卧位或者坐位,便于医务人员及时对血液变化进行处理,对于年龄偏大或者晕针的患者,采用转移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告知患者采血流程、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好心理状态,不必过于紧张,良好的心理情绪有助于凝血四项检测的真实性。

医务人员应选择弹性佳、易固定以及血液充盈的静脉进行抽血。对于有一定穿刺难度的患者,可在抽血前,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这样可以让静脉保持充盈的状态,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

缩短标本放置时间:采集标本后,将含有抗凝剂试管的标本反复反转,让血液可以和抗凝剂相混合,掌握好力度,避免对血细胞产生破坏。医务人员及时将标本送去检验,若出现特殊情况无法及时送达,应放置在4度左右的冰箱中保存。而且在送检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撞击、震动以及阳光的照射,降低对红细胞损伤,影响检验结果。对于较为特殊的标本,应标注好采血的时间,在送检过程中加强保护。在采血过程中,做好无菌措施,抽血前,对静脉血管皮肤进行消毒,抽血结果后,用酒精棉或者透明胶带按住穿刺口,达到止血效果[5]。

综上所述:在采血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持正确的操作流程,把控好采血治疗,告知患者相关采血注意事项,同时对可能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多加注意,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便于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文静,杜丽敏,沈丽君,等.探讨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86-87.

[2]张作兰,侯拥军.静脉采血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272-272.

[3]张建华.静脉采血对凝血四项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03-103.

[4]韩鹏飞,陈志会.静脉采血过程中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4):50-51.

[5]陈淑贞.静脉采血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59-60.

论文作者:唐,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受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论文_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