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艳红

湘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以及10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人员性质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成员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为健康群众,研究组为肿瘤患者,对其常规指标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其常规检验指标的价值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成员在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指标上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得知,研究组AFP、CEA与CA19-19以及CA125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指标;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诊断效果

癌症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医学上的一道难题[1],尚未研制出根治该病的药物与手段,并且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均为中晚期,其治愈的可能更加渺茫,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效果,笔者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以及10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并对其肿瘤标志物与常规指标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呈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以及10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癌症患者在入院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诊断,将入选成员根据其病情性质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中,男性成员为58例,女性患者为42例,最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4.8±2.6)岁;研究组中,男性成员为57例,女性患者为44例,最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5.2±2.8)岁,发病时间为3至14月,平均发病时间为(5.3±0.6)月;排除标准:(1)不愿意接受本次实验的患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4)生存时间不足半年的患者;(5)神经系统表现出严重病变的患者;(6)精神病患者。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成员在年龄差异、性别比例等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其入院后的第二天清晨,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静脉血液进行抽取,在检查前,患者需保持空腹的状态,再对其血清进行分离,将其分别置入相应的试管中,对其常规指标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2]。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指标、AFP、CEA、CA19-19、CA125的差异。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两组成员血常规指标的差异

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成员在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指标上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癌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已对广大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癌症患者一般在发病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均已发展到中晚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3]。

如此来说其病情的检查与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实验对患者采取了常规的血常规检测,该检查方式可对其细胞的异常变化进行有效的显示[4],常规指标的检查可对其癌变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可对其肿瘤的诊断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的诊出率[5],对其病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其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后续的恢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6]。本次实验显示,研究组患者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烨.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7):245-246.

[2]张宇.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380-380.

[3]俞书霞.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2):1995.

[4]张国福.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6,29(6):31-31,32.

[5]赵洁.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75.

[6]姜波.口腔疾病患者常规检验指标应用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6):23-23,25.

论文作者:李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常规检验指标对部分非选择性肿瘤联合诊断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