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孙林

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 要】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声像图特诊,分析该方法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将笔者医院由手术及病理诊断的129例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记录诊断正确的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例数和漏诊或误诊例数;对比诊断正确的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血流分布、边界、回声和内部结构。结果 将2例子宫肌瘤误诊为子宫肉瘤,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误诊率为19.61%。子宫肉瘤血流形态不规则率为84.00%,较子宫肌瘤(12.00%)高;血流丰富程度以丰富为主,为70.00%,较子宫肌瘤(40.00%)高,P均<0.05。子宫肉瘤多为蜂窝状回声和蜂窝状内部结构,边界模糊,与子宫肌瘤差异均显著,P均<0.05。结论 超声能良好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可作为常规检查,但应结合其它诊断方法以避免个别误诊。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肉瘤;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

子宫肌瘤是源自子宫平滑肌的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育龄妇女是主要患病人群,但该病也可发生在绝经期女性中。子宫肉瘤是可起源于子宫结缔组织、子宫内膜间质、子宫平滑肌组织的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其发病率较低,仅占妇科恶性肿瘤3%,但是恶性病变率高且容易复发[1]。子宫肉瘤早期准确诊断不仅能有效指导治疗,还能改善预后。但发病初期明确兼备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较难,容易混淆,病理检查是鉴别二者的金标准[2]。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准,使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129例阴道异常流血患者中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现报道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6年9月选取笔者医院由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29例阴道异常流血患者。共有子宫肌瘤52例,子宫肉瘤50例,其余包括10例子宫内膜炎和1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年龄(30~50)岁,平均(48.5±3.2)岁。子宫肌瘤组:平均(38.9±4.2)岁,其中有15例为非典型子宫肌瘤和37例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肉瘤组:平均(47.3±3.9)岁,其中有15例平滑肌肉瘤,17例中胚叶混合瘤,18例子宫内膜间质瘤。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留取患者资料,统计本次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诊断正确例数,统计误诊率。对比子宫肉瘤组和子宫肌瘤组血流形态不规则(规则)率,对比血流丰富率和少流量率;观察各种回声并统计发生率,观察内部结构和个特征结构发生率;记录边界模糊(清晰)率。

叮嘱患者进行适当膀胱充盈后平卧于检查台,用腹部超声在患者下腹进行纵切、横切、斜切等多种扫查方式进行查探,用纵切和横切面测量子宫,取均值,观察宫旁组织、卵巢;排空膀胱后进行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取膀胱截石位,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顶端,套上无菌避孕套,进一步对子宫肌瘤或子宫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周边组织关系、内部回声进行观察[3];最后使用E8检查肌瘤或肉瘤周围血流分布和瘤体内部结构。本研究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为GE公司提供,探头频率3.5~5.0MHz;超声诊断仪为GE公司 E8。

1.4观察指标

1.3统计学分析

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使用“%”表示,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t检验50。P < 0.05,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和肉瘤结果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判断为52例子宫肉瘤,其中2例实际为子宫肌瘤,诊断正确例数为50例;判断子宫肌瘤50例,正确50例,2例漏诊(误诊为2例子宫肉瘤)。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误诊率为1.96%。

2.2诊断正确的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下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血流特点对比 子宫肉瘤血流形态以不规则为主,不规则率为84.00%,较子宫肌瘤(12.00%)高,P<0.05;子宫肉瘤血流丰富程度以丰富为主,为70.00%,较子宫肌瘤(40.00%)高,P<0.05。子宫肌瘤血流规则率高于血流不规则率,少流量率高于血流丰富率,P均<0.05。见表1。子宫肉瘤病灶周围及内部有血管丰富,血流方向紊乱而血管形态不规则,并具有典型镶嵌样彩色血流。子宫肌瘤血流为周边性血流,普遍为规则血流,呈点条状。

注:“*”与子宫肉瘤组内比较,*P均<0.05;“#”与子宫肌瘤组内比较,#P均<0.05。

2.3彩色多普勒下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边界、回声、内部结构对比 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下回声(除低回声)、内部结构、边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导致的瘤状良性病变,为有包膜肿瘤。子宫肌瘤的形成和进展与患者雌激素长期高水平引起的刺激相关[4]。子宫肉瘤是源于子宫外、子宫内组织、子宫内平滑组织、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于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解剖结构及其相似,因此发病初期难以明确鉴别。此外,一些快速生长的子宫肌瘤体积不断增大,压迫局部血管,导致局部缺血,肿瘤组织缺氧缺血后坏死,出现钙化、囊性变、水肿等退性改变,引起其声像与肉瘤相似,导致误诊[5]。且大量研究发现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症状 并且有些子宫肌瘤患者由于肿瘤生长过快,导致血运不足,肿瘤组织发生缺血、坏死或发生水肿、囊性变、钙化等退行性变,往往会导致误诊[6]。

关于妇科子宫肿瘤影像学研究普遍指出,肉瘤的分化程度、分期等与影像学下病灶边界清晰程度紧密相关,肉瘤分化越好则病变越轻;子宫肌瘤与回声类型和病灶结构紧密相关。本研究发现82.00%的子宫肌瘤内部结构为实性,回声为中强度,72.00%的患者边界清晰;而子宫肉瘤多为蜂窝状回声和蜂窝状内部结构,边界模糊,与子宫肌瘤差异均显著,P均<0.05。考虑二者的影像学差异源自肿瘤本身的差异,肌瘤是有包膜的膨大性良性肿瘤,因此内部为实性,回声高,且边界清晰;肉瘤无包膜,是浸润性恶性肿瘤,因此内部多为蜂窝状,回声强度相对较低,边界模糊[7]。此外,子宫肉瘤主要为不规则血流的丰富血流,具有典型镶嵌样彩色血流,与肌瘤主要呈规则的点条状少量血流相比,二者具有明显的血流分布差异,P<0.05。本次研究中将2例子宫肌瘤误诊为子宫肉瘤,误诊率为1.96%,提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兼备子宫肌瘤误诊率较低,但因结合病史、年龄以及其它辅助诊断结果综合鉴别,避免误诊。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用于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鉴别中,能清晰分辨二者血液分布特点、回声特点、内部结构特点和边界是否清晰,从而准确诊断子宫肉瘤,是良好的诊断手段,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瑾群.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58,60.

[2]马大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24(6):54-54.

[3]陈静,廖静蜀,袁晓剑等.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22):3627-3631.

[4]明丽,马继斌,文艳玲等.实时超声造影对附件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56-57.

[5]宋兆琼,赖小今,梁燕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2):299-300.

[6]张莹.超声造影在妇产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3):188-190.

[7]张伟,徐琳.超声造影诊断妇科盆腔良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16(21):90-92.

论文作者:孙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孙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