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的前景、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易波勇

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的前景、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易波勇

大邑县斜源农业综合服务站 四川成都 61133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对策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促使山区林下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山区;林下中药材;发展

山区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都比较特殊,只能种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低的一般农作物,并不适合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但对于中药材来说,山区却是它们生存的理想场所,而且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好药出深山”,这也说明在山区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可以帮助山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一个良好的途径。但是由于封山育林,生态保护原因,山区禁止毁林种植,如何做到既能达到生态保护,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很有必要,既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又能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林下中药材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等问题,使山区中药材种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带动山区经济的更快发展。

1 分析山区发展林下药材的前景

1.1 森林分类经营

政府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之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益林的采伐,但同时公益林也成为了山区人们的聚宝盆,极大地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故而,我们必须维护现有的生态成果,积极改善褪化的生态环境。另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山区优势,有效挖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提高林下综合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的目的。

1.2 林改为发展林药经营

近年来,国家针对山区林下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有效保障了林农的合法利益,为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1.3 中药材走向国际化

近年来,国际越来越认可我国国粹—中医,中药材的国际需求日益增加,使其中药材销售势头明显增强。因此大力发展山区林下中药种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

1.4 中药材加工工业化

由于中药材畅销,使其中药材加工向工业化发展,进而使中药材种植慢慢形成了规模化,促使中药材加工开始走向工业化。当前,在国家大力的扶持之下,中药材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中药材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发展空间。

2.林下中药材在山区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

山区的发展相对于内地来讲显得非常的闭塞,不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科学技术,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虽然中药材的发展在山区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却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辅佐而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山区农民对于中药材品种的选择及栽培管理水平不足,有时候会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而产生“追涨杀跌”心理,这种一味追求高效益的行为,导致中药材的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现象的出现,还会使中药材的生长受到影响。因为在市场上卖高价的药材不一定是本地区适合种植的药材,但药农为了追求高效益,不顾自然环境的优劣和技术力量的薄弱,进行盲目的投资,最终导致成本偏高、种植失败等后果,这与药农的种植技术及思想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2.2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中药材产业既是一种古老产业,也是一种新型产业,更是山(林)区的朝阳产业。在产业培育发展阶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近几年来,政府虽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其他地区、其他产业相比,在中药材产业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力量仍处在最低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资金的欠缺和技术力量薄弱,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处于以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积累来增收的阶段,许多保证产业长足发展的科研工作难以展开;如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培植技术中各个环节的量化研究、有效成分的检测等,标准化生产所需的技术服务体系、检测体系、加工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这都需要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并充实科研力量,以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中药材生产的市场导向力不足

由于山区地域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及时了解到整个市场状况,无法把握市场整体的运作规律,当市场上药材价格出现变化时,使其中药材的价格也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林农的种植积极性会呈现出极大的起伏,故而林农无法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使他们对市场前景过于悲观,严重制约着山区林下经济的长效快速发展。

3.林下药材在山区发展的具体对策

3.1加强基础研究,促进药材生产经营的科学化

加强科研经费和力量的投入,通过基础性研究摸清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保存、扩大种质资源数量,提高种源质量,为深层次开发打下物质基础。研究适宜林下发展的药材品种、及其栽培管理、加工利用技术。科研单位、中药生产加工企业、政府部门共同担负起发展林下药材的责任。同时,加强对山区群众的技术指导,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提倡使用优种壮苗,栽植要做到“适地适药”,充分利用林下野生环境培养药材。技术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适时适量采收,加工利用过程中不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培训、指导、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含量。

3.2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意识。

在进行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能够强化林农的市场化导向意识,能够对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在生产中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此基础上,能够加强与市场的联系,能够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要能够将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映给林农,使得林农能够对自身生产经营作出科学合理安排,从而能够从容应对市场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采收以及储藏工作,从而保证药材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3.3加大引资力度,壮大中药材加工企业,培育销售网络,带动林下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随着林下中药材资源丰富,只有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外地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加工技术,壮大本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培育销售网络,才能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工企业消化药材原料来增加药材的附加值,通过网络销售向外输送原料及半成品延伸产业链条。分担药农种药的风险,拉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市场,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4.总结

在我国整体大环境的改革下,中药市场已经展现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这一行业的长远发展有所了解;需要明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杨小萍,姚红梅,马美林.榆林市中药材生产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3):5-6.

[2] 熊飞.竹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1(2):43-45.

[3] 张海清.发展亳州市中药材生产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1(5):17-18.

[4] 黄瑞平.2011 年我省中药材种植发展主要思路[J].福建农业,2011(3):1.

[5] 张淑贤.2011 年中药材生产趋势[J].新农业,2011(2):48-49.

[6] 陈青青,赖钟雄.福建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1-44

论文作者:易波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的前景、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易波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