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士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论文_石晶

浅谈士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论文_石晶

(火箭军士官学校,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当前,新一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地方和军事院校中悄然兴起,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士官计算机教学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如何培养士官学员的动手能力,为基层部队输送会操作、会使用以及会维护计算机设备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成为当前士官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

分类号:0

目前,士官院校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多数院校已经实现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授课,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学员计算机基础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学员需要更加广泛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新的技术手段也能够将知识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此时,展开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士官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改革。

一、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决条件和指南,要正确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必先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提高对以能力为导向的认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是培养学员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员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再局限于课终考试,还应该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如学员是否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学员能否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表现为:确立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开发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构建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应用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学习平台;实施以证代考的考核模式。

二、制定满足士官学员需求的内容体系

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内容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导向,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新拟订课程标准,编写相关的教材。针对新的内容体系所做的调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内容的广度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新技术、计算思维、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内容,以扩充学员知识面,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二)调整内容的结构

原课程分为理论和技能两大模块,理论模块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两部分内容,技能模块包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内容。新的内容体系根据内容的增加可适当调整结构,分成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四大模块,对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更全面的阐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增加内容的深度

随着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下移至小学阶段,士官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少有学员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有所加强。可以详细介绍计算机工作原理,在各部分内容中渗透计算思维,涉及简单编程,在介绍软件时不再将重点放在软件的基础操作上,而是强调软件使用技巧以及自学援建的能力。

三、借助信息化环境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任务驱动法、展示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等等。信息化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完善。这里列举几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来进行阐述。

(一)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打造全新课堂理念

教员将学员带入虚拟的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利用展示视频、动画、模拟仿真软件等来让学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印象,使学员掌握和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合理利用微课,满足教学的“微”需求

与传统的视频资料相比,微课很能好的突出了知识的主题,短片虽短,但承载的教学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直观性和真实性。利用得当,对于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能够很好的支撑翻转课堂、课外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

(三)尝试“翻转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构建

翻转课堂将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置甚至是颠倒,创新了课堂的教学设计,在课外进行所学内容的讲授,在课内将知识完全消化,在重构课堂教学流程的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造条件,使用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创建民主、和谐、热烈的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的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环境特别容易创造参与式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真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学习型教师队伍”是指,为了培养具有面向部队、贴近岗位、技能突出的的士官人才而不懈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切实制订好中长期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共同目标,始终重视学习,将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机结合,并且完善进修机制和激励机制。

士官院校的事业发展和士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士官教师队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通过宣传、学习与推进,使广大教师从中悟到学习型组织的真谛,自觉投人学习中,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为士官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化环境需求的情况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例如”以赛促学”的推动模式,教学内容与NCRE的联动模式等等,此番教学改革对培养士官学员的信息素养,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乾文.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测试,2019,(3):148-149

[2]梁家政.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4):287-288.

论文作者:石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浅谈士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论文_石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