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绩效评价的实践_糖尿病论文

例谈表现性评价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生物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 1005-2259(2009)07-0004-03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兴的一种教育评价理论。它是指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真实情境中设置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目标任务的确定,实施细则(含评分标准)的制定,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利用等方面。以下为笔者对生物学科进行表现性评价的一些实践探索。

1 确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目标任务

确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目标任务是实施表现性评价的第一步,根据课程标准中相关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目标任务。例如,在学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后,根据“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及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这一情感性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我与艾滋病”和“分析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的原因及其防治”。

2 制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细则

制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细则,通常使用评价量表。量表的设计要考虑多元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生在完成表现性评价目标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是复杂的,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是多项的。评价标准在任务实施之前就应具体、明确,使之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指南”。评价细则一般设计3个~6个水平层次,评价的指标要丰富,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等级水平,并赋予每个水平以一定的分值,再将分值与相应的等级水平对应起来构成评价细则。评价细则要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一般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

3 分析表现性评价活动的实施过程

下面通过“我与艾滋病”和“分析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的原因及其防治”两个样例谈谈表现性评价活动的实施过程。

3.1 样例“我与艾滋病”

3.1.1 学习背景。学生在学完必修3的“免疫调节”后,知道了免疫的重要性及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等知识。但学生对HIV侵入人体后是如何威胁人体的健康;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哪些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作为青少年该如何预防艾滋病等内容不一定能完全正确理解。于是我们就有必要开展“我与艾滋病”的表现性评价活动。

3.1.2 评价活动的目标任务。

(1)判断以下哪些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并说出你的理由:①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②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③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④输入含有HIV的血液;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

(2)分析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如何威胁人体健康。

(3)作为青少年该如何从我做起,请查阅相关的资料,列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3.1.3 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及分析。

(1)判断传染艾滋病的行为:

A级:全部准确判断能传染艾滋病的行为,并能正确分析理由。

B级:可以有一项漏选,但无错选。

C级: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判断错误。

(2)分析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如何威胁人体健康:

A级:能阐明艾滋病病毒(HIV)浓度与T淋巴细胞的数量关系(如有图解则更具直观性),能准确分析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过程,论述过程语言清晰、有条理。

B级:基本上能说明HIV入侵人体后导致免疫缺陷的原因,论述不够充分,分析不够透彻。

C级:未能正确阐明HIV是如何威胁人体健康的。

(3)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A级:能准确列举4项以上措施。

B级:能准确列举3项措施。

C级:能准确列举1项~2项措施。

上述3项单独评分(按“A、B、C”3个等级评分),互不影响。3项均为A者总评为“优秀”;两项以下为A但没有C,总评为“较好”;一项以上为C,总评为“欠佳”。记录表格见表1。

3.1.4 评价活动的结果分析。受测的88人中,其中优秀有4人,占4.5%;较好有22人,占25.5%;欠佳有62人,占70%。该样例的难度系数为0.30。在欠佳等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是否传染艾滋病未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和消除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一问题的顾虑,我又要求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处理,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宽了,主动性更强了。

3.2 样例“分析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的原因及其防治”

3.2.1 学习背景。学生在学完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后,知道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糖尿病发病率高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防治糖尿病等内容,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一篇调查小报告。

3.2.2 评价活动的目标任务。完成一篇调查小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发病率高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如何防治糖尿病?

3.2.3 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及分析。

(1)分析糖尿病的病因

A级: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引起糖尿病的病因或诱因,语言清晰,条理性强。

B级:基本上能分析糖尿病的原因。

C级:未能正确分析糖尿病的病因。

(2)糖尿病发病率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

A级:能说出糖尿病发病率高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论述过程有条理,逻辑上没有明显的漏洞和错误。

B级:能提及糖尿病发病率高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但未能做出深入的分析,无语病。

C级:原因分析不到位或未能提及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

(3)如何防治糖尿病

A级:能准确分析糖尿病的病因,并提出防治糖尿病的方案,方案涉及饮食、运动和药物等方面。

B级:基本能分析糖尿病的病因,并提出防治糖尿病的方案,并涉及药物、运动或饮食等方面的其中一项或两项的防治措施。

C级:不能说明任何一种防治糖尿病的措施。

(4)组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进行评定(见表2)

自评占30%,互评占70%,总得分在15分~12分者为A级;总得分在11分~8分之间为B级;总得分在8分以下为C级。

上述4项单独评分(按“A、B、C”3个等级评分)互不影响。4项全为A者,总评为“优秀”;3项以下为A、没有C者,总评为“较好”;一项以上为C者,总评为“欠佳”。

3.2.4 评价活动的结果分析。此样例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完成,受测学生分为15个小组,教师对各小组呈交的调查报告进行评定。优秀的组别有3组,占20%;较好的有7组,占46.7%;欠佳的组别有5组,占33.3%。该样例的难度系数为0.67。其中引入了一项学生组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做法,而且将组内互评的分值增大,意在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观察、欣赏别人,做出评价。

15个小组的作业都回收,从回收的作业来看,学生基本能通过小组分工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体现了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尚待加强。

4 表现性评价活动实施后的思考

4.1 对表现性评价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思考

4.1.1 评价内容宜细不宜泛。一个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里对评价所覆盖的范围不需要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如样例“分析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的原因及其防治”强调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在设计评价细则时,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表达等方面则有所倾斜。而且在设计评价量表时,量化的标准也尽可能地考虑细致些,将学生的不同表现程度区分开来。

4.1.2 评价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如样例1),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调查报告,再组织分组讨论(如样例2);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再通过召开班级研讨会,在本班甚至本年级进行专题成果汇报,或承办学校某一期的宣传橱窗,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也可以考虑以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这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选择地进行。

4.2 对表现性评价活动意义的思考

4.2.1 有利于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表现性评价主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由教师传授来得广,活动增强了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文中提到的两个样例都是通过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资料等学习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2.2 有利于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体验学习知识的意义。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实际意义,体现新课改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在确定表现性任务和制定评价方案时,多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并做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可以大展身手,以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4.2.3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组织、设计、实施表现性评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就会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加强新课程理念和表现性评价的学习和落实。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其目标任务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可能用一个万能的标准,对所有学生在所有项目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的量化评价,要做到经常性实施不容易,但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评价理念,实施表现性评价将给整个教育带来变革,将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作为一线教师要在实践探索中用好表现性评价。

标签:;  ;  

生物学教学中绩效评价的实践_糖尿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