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试析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外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外资流入的通货膨胀效应

利用外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隶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往来帐户,与经常项目、外汇储备等关系密切。同时,利用外资又是一个涉及到国家预算、信贷收支、货币发行、市场商品供应、价格水平等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考察外资流入的通货膨胀效应必须从国民经济对外均衡和对内均衡综合把握。

具体到我国情况比较复杂。1993年7月, 我国中央银行首次进入外汇市场,运用货币手段调控汇率,这是浮动汇率制不完全市场力量的反应。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人民币由原来的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体制合并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汇率制度。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外汇外贸管制,外汇市场也欠完善,所以人民币汇率在相当程度上还保有固定汇率制的特点,外资流入对我国价格水平还是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当然汇率因素也不可忽视)。

外资流入对我国的价格水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国外贷款(包括政府间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等)和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经营等)两种。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外资都或者是以资金的形式注入(一部分在国内兑换成人民币购买本国物品;一部分记入企业的外汇帐户,用以进口国外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或者直接以技术设备形式注入。特别在直接投资中,以机器设备作价入股的方式尤为普遍。根据外资流入形式的不同,外资流入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主要有:

(一)直接效应:外资流入对外汇储备进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国内兑换成人民币的外汇资金直接扩大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构成对国内通货膨胀的直接压力。这一作用过程,具体表现为:利用外资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增加→国内货币供给总量增加,进而影响国内价格水平。下面从外汇储备增加这个环节入手分析外资流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处于外汇短缺状态,因此国内似乎达成一种共识: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人们看到的只是外汇储备增加的正面效应: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对外支付能力、增强国家调控经济能力。但1993、1994年的事实告诉我们:外汇储备在具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对国内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外汇储备不能通过中央银行自我调控,或通过国内货币政策调整来相应缓解其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与国内基础货币调控关系,我们可以用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的公式表示:

△NFA=△H-△DC〔1〕

即中央银行净国外资产(NFA,包括外汇储备、黄金、 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的债权)的变化,等于基础货币(H)的变化, 减去国内信贷(DC,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和对银行的贷款等债权)的变化。把上式略做变形,为△H=△NFA+△DC,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可以一手抓外汇(△NFA),一手抓人民币(△DC),来调控国内基础货币(△H)。因此,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外汇储备增加(△NFA )能否对国内通货膨胀产生压力,关键在于中央银行实行的国内信贷政策(紧或松)。

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这两手抓得都不十分得力。一方面,传统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外汇储备并无实际控制权,只要企业有外汇收入,中央银行必须无条件结汇。1994年汇制改革,虽然加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外汇储备的能力,但“银行结售汇制”本身有一些漏洞:如果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顺差,各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结算周转外汇超过了其最高限比例,则按规定必须结售给中央银行,从而使中央银行不得不进入市场买卖外汇,因而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外汇储备的能力。另一方面,虽然1985年实贷实存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已从技术上为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进行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但由于体制原因,近几年中央银行利用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的力度有限,目前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要手段仍是贷款限额,而国内信贷具有相当大的刚性,难以在不明显影响国内部门经济活动的前提下,通过紧缩或扩张国内信贷来相应缓解或相应增加外汇储备对国内基础货币存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增加,必然伴之以人民币外汇占款相应增加。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企业的经常性外汇收入(贸易及非贸易项目),中央银行(现在是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按官方牌价提供相应的人民币资金;另一方面,尽管外资多以进口机器设备形式出现,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外资兑换成人民币,用以购买国内的原材料和消费品。因此,中央银行必须保有相应比例的人民币外汇占款,以应付企业的日常兑换。由这两方面(资本项目余额和经常项目余额)所构成的国家外汇储备,就使中央银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基础货币,造成了相当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间接效应:外资流入对国内配套人民币进而对物价的影响

利用外资不仅需要相应的人民币占款,对于以机器设备形式投入的外资,无论是直接以实物形式注入,还是以资金形式注入后再进口,国内都需要有相应的人民币配套资金与之相对应。如果利用外资超过了本国的适应能力,势必会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和信贷平衡,这也就是钱纳里所说的第三个缺口:吸收能力的缺口(谭崇台,1989)。

1.配套人民币构成及来源。

(1)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特别是直接投资, 一般会诱发国内的基础设施投资,扩大一个开发区,必然先建设或扩大基础设施、修建厂房,这就要相应投放大量人民币(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建成1km[,2]的开发区,仅基本建设投资就达8千万—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的配套资金来源,以往主要是财政预算和银行信贷,但目前投资主体已呈多元化趋势,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家贷款、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它投资等等。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外资与国内配套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比例R[,1]。

(2)流动资金。利用外资办合资企业, 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流动资金,用以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发放工资奖金等,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相应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外资与国内配套流动资金人民币比例R[,2]。由R[,1]、R[,2],我们可以计算出外资与人民币配套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和流动资金人民币)的比例。

2.配套人民币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一部分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不是所有的配套人民币都能对通货膨胀产生压力,这里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我们将配套人民币资金来源分为三类:

(1)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 这部分资金目前在国内投资结构中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但由于它们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相对应,所以不会对国内货币发行、信贷扩张产生压力。但由于这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体系之外,各种形式的市场直接融资和非银行金融的活动,从而在货币量和宏观经济的目标变量之间插进一个复杂的政策传导过程,或者中和抵消、或者集约加强货币数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而加大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

(2)国家预算内资金。这部分资金因目前数额很少, 且多以拨转贷发放,所以我们也可以暂且忽略不计。

(3)国内银行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外资的国内配套人民币资金对国内货币发行、信贷扩张构成威胁的主要是这部分软约束贷款,因此外资流入的间接通货膨胀效应(IE),主要表现为外资流入所增加的配套人民币国内贷款(BL)对国内银行贷款总额(TL)所造成的压力,对此,可以BL在TL中所占比重估计,即IE =BL /TL。其中BL的计算如下:根据有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外资与相应国内银行配套固定资产贷款的比例R'[,1]和外资与相应国内银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的比例R'[,2],从而得到外资与配套人民币贷款的比例R',根据当年汇率可以计得按当年汇率外资与配套人民币贷款的比例R",再由各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FC)我们就可以获得外资流入所增加的配套人民币国内贷款(BL),即:BL=FC·R"

(三)其他无法量化的外资流入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1.外资流入对国内物资市场进而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除人民币配套资金外,引进外资还必须考虑本国的物资供应能力、基础设施等硬件配套能力,否则会对国内商品流通和物价水平产生冲击,具体表现在:

(1)对生产资料市场的冲击。外资项目所需生产资料, 部分用外汇进口,但很大一部分要由国内配套供应,这也是配套资金所要求的。如果不顾国内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而盲目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势必会使外资项目所需国内配套物资落空。

(2)对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引入的外资, 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基金,从而增加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压力。因此,如果在较大规模利用外资的同时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消费品供应量,将会扩大消费品的供求矛盾,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2.外资输入的价格诱上效应:主要指外资企业高价进口对国内物价的示范效应。

二、1993、1994年外资流入的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

外资流入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并非始于1993年,改革开放以来(1979—1994),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737.87亿美元, 按当年汇率计算,近几年每年引入的外资折合人民币都在千亿元以上。因此,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胀的隐性压力久以蓄积,只是在1993、1994年才逐渐显示出来。这一方面是由于1993年以前,我国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大量非货币化部门,因此相当一部分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被非货币化部门所吸收,没有对国内物价形成威胁。而到1992年,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已较高,1991年M[,2]/GNP已超过106%(谢平,1994),即资源在货币化过程中实现了相对的“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的货币过度扩张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1993、1994年是我国1989年以后的第一个外资流入高峰期(199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389.60亿美元,1994年为458亿美元,利用外资的急剧增加,使蓄积已久的通胀压力爆发出来。

(一)外资流入的直接通货膨胀效应

1.外资流入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作用系数。

外资流入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作用在年度之间差别很大,这主要是由近几年我国年度间贸易及投资受政治因素影响变化很大所致。

表1(单位:亿美元)

19901991 1992 19931994

资本项目差额C32.5680.32-2.05

234.72

101.23

外汇储备增加额△FE 115.72

140.71

-22.69 17.56304

资本流入对我国外 27.65%

57.08%

11.01%

133.7%

33.03%

汇储备的作用系数α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和《瞭望》1995年5期第1页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93年我国引进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而这一年,由于国内经济建设步伐加快,进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出现了1990年以来唯一的赤字(-121.9亿美元), 再加上资本外逃因素,使得1993年的外汇储备完全由资本项目补充,资本流入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作用系数α达到了133.7%。

1994年我国外汇激增的缘由很多,贸易和非贸易项目顺差规模都比较大,但外资流入仍占很大比重:一方面这一年我国吸引外资额继续大幅度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17.6%,达458亿美元, 仍居世界第二位。资本项目扣除还本付息、红利汇出仍表现为大量的净流入。另一方面,一些涉外企业为应付国内资金紧张,将原先存在境外的外汇调入,此外还有一些三资企业利用境内外贷款利率差,调入大笔境外贷款外汇,到境内兑换成人民币以后,转贷牟利,虽然数量并不很大,但这些都相应增加了当年的外汇储备。据统计,1994年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项目对储备增长的贡献各占1/3。当然,1994年外汇激增还有一些改革中的非正常、临时性因素,如推迟结汇、外汇留成帐户的继续使用、土地批租的一次性收入等(大约100美元左右), 这些改革因素的影响今后不会存在。

2.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作用系数。

正象前面所述,1994年汇制改革虽然加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外汇储备的能力,但由于1994年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打了“银行结售汇制”的擦边球,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进入市场买卖外汇,客观上也为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破记录的516亿美元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由于人民币经历了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贬值(50%),从而更加剧了中央银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发放基础货币的压力。中央银行为此在1994年1—2月份分别净投放货币794.23亿元和440.49亿元,尽管1994年1—6月份,中央银行货币回笼情况较好,但仍不足以弥补1994年1—6月份的外汇占款。同时,国内信贷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继续以扩张的势头增加。因此,来自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压力,使得1994年国内货币需求大增:△M[,2]由1993年比1992年增加24%上升到1994年比1993年增加34.4%。其中1994年新增的305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汇率并轨的加剧下共增加人民币外汇占款2800多亿元,大大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表2)。

表2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和《中国金融》1995 年第3期第1页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外资流入对国内通货膨胀的直接效应。

由上所得的α、β,我们可以得到1990—1994年各年外资流入对国内通货膨胀的直接效应(DE)的数值,它们依次为:5.67%,17.10%,2.34%,19.95%,7.88%。

(二)间接效应:外资流入对国内配套人民币进而对物价的影响

1.外资与国内配套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比例R[,1]及外资与国内配套银行固定资产贷款比例R'[,1]。

表3 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其中利用外资指报告期(1993)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无偿捐赠等。

根据1993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表(表3), 我们可以从涉外经济的投资结构中大体计算出外资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比例R[,1](这里忽略了国有经济利用外资部分,因为从全社会来看,虽然国有经济利用外资的绝对数额很大,但由于其固定资产投资中,与外资无关的因素太多,因此无法据以计算外资与配套人民币的确切比例,故暂且不予考虑),并且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计算出对国内信贷扩张构成威胁的配套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比例(R[,1])'(即外资与国内银行配套固定资产贷款比例)。具体算法如下

即:每增加利用外资换算为人民币1元, 需增加国内配套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1.6元(或按$1=8.5¥的汇率计算,每增加利用外资1美元,需增加国内配套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13.6元)。

即:每增加利用外资换算为人民币1元, 需增加人民币配套固定资产贷款0.5元。

2.外资与国内配套流动资金人民币比例R[,2]及外资与国内银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比例R'[,2]。

根据鄂州市、荆门市、宜昌市、襄樊市、孝感地区5个地市18 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调查,〔1〕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的比例大致为3:1,而且流动资金的资金来源,98%以上都是靠国内银行贷款。相应 地,我们可以得到外资与配套人民币(流动资金)的比例R[,2]=1:(1.6/3)=1:0.53以及外资与配套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比例R'[,2]=1:(0.53/0.98)=1:0.51。

3.外资与人民币配套资金R 及外资与配套人民币国内贷款比例R'。

表4

从R[,1]和R[,2]我们可以得到外资与人民币配套资金的比例:R=1:(1.6+0.53)=1:2.13。即每增加利用外资换算为人民币1元,需增加国内配套人民币2.13元。如按1:8.5的人民币汇率换算,则每吸收1美元外资,国内必需配套人民币18.1元。其中对国内通胀构成压力的国内银行信贷比例为:R'=1:(0.5+0.51)=1:1.01。每增加利用外资换算为人民币1元,需增加国内配套人民币1.01元。如按上述汇率计算,则每吸收1 美元外资,需要从国内银行贷款8.5元。

如果各年份外资与配套人民币的比例不变,我们可以根据R'及各年的汇率(FE )计算出按当年汇率计算的外资与配套人民币比例"(见表4)。

如按上述比例,1994年我国由于外资引入而实际发放的配套贷款为4103.7亿元,如果我们按照1993年中国货币乘数为3计算的话, 则1994年仅外资配套人民币一项就需增发货币1367.9亿元,但事实上1994年我国现金发行总量只有1424亿元。由此可见,仅从中央银行身上找原因,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在我国由于分支银行、商业银行的行为不规范,自主的增发贷款所导致的“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主要是由我国现行的特殊的货币供给体制造成的。

在我国迄今的货币体系中,作为基础货币的不是现金,而是存款货币,而迄今的储备金制度中,分支银行的储备金都可以由上缴中央银行的划拨存款构成。这就导致我国地方银行的现金储备并不一定要保持在与存款货币和现金持有率相适应的水平上。当分支银行的自身利益与国家信贷计划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银行业务摆脱其束缚,继续扩大信贷,甚至在现金供给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以降低银行清偿能力相逼,向中央银行告急,而中央银行为保持国家银行的信誉,只有加印现金。结果,便造成我国特殊的货币供给体制:不是负债约束资产,而是资产倒逼负债增长;不是现金发放决定贷款货币,而是现金跟着货款走;地方银行发放贷款创造货币在前,中央银行加印现钞在后,从而使地方银行自行扩大的贷款数额,虽不能全额当做基础货币,但也与中央银行下达的信贷额没甚本质的区别。而大部分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其他存款机构,完全在信贷计划之外开展信贷业务,也进一步削弱了国家信贷对国内投资的控制。

三、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不仅可以起因于国内,来自国外的资本流入同样可以对国内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因此,对于引进外资,我们在看到其补足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缺口(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对国内价格水平造成极大压力的负面效应。解释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从计算所得的数字来看:外资流入对1993年、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确实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其中,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两年的间接效应分别为65.12%、84.68%,直接效应分别为19.95%、7.88%(当然由于两者的计算体系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由此可见,国内对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等是决定外资流入能否对国内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关键因素。

注释:

〔1〕参见孙明春《论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2〕参见《经济研究资料》1994年第7期第15—1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