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实际开展中部分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变电设备及线路故障,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110kV;变电检修;质量提高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电能属于关键性资源,而电能的应用基础就是安全输送与有效传输。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变电系统有着重要作用,电能的安全输送要提升检修效率与变电效率才能得以实现。就目前而言,110千伏及其以下电压段的电能资源应用比较广泛,加之,电力系统之中开始广泛应用创新科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电力电网变电技术,同时也对变电检修的人员专业水平有更高要求。
1.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需要明确变电检修的主要内容才能找准工作重点,对于该项工作来讲,主要包括线路环境监测、电气检测两方面。线路环境检测包括线路内环境和线路外环境对其所造成的影响,线路绝缘检测、接地检测等,则归分到线路检测范围内,线路中比如玻璃等不良绝缘物,是绝缘检测的重点,同时,还要对绝缘体及光纤进行测污操作,这些都是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内容。
2.110kV以下变电站变电的运行检修及问题
2.1传统维修模式与状态维修模式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变电运行过程和维修工作容易受到设备和区域环境的影响,导致在电力系统的实际检修工作中出现偏差,也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变电站一旦发生故障,会影响很多地区的正常用电,造成严重的损失。传统的110kV以下变电站变电维修是通过随机事件检修的方法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修复和试验。这种检修模式既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还充分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状态维修模式是在电力系统设备评估与检测的基础上,精准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在与以往的故障情况进行对比后,在针对异常情况进行维修与检测。110kV变电站的状态维修模式不但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减少了维修成本。在变电站的设计环节也要在保证变电站正常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优化配电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率,节约运行成本,提高110kV以下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2.2变电站变电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变电运行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变压器的问题。变压器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变压器的超负荷运转,变压器铁芯硅钢片漆膜破损,分接开关使用频率过高和变压器内部二次回路故障等问题引发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铁芯绝缘故障、分接开关故障及瓦斯保护故障等一系列问题;②电线电缆的故障问题。电线电缆的故障问题多是由于电线电缆本身的质量问题或工作人员安装不规范的原因引起的。电线电缆接地的不当处理,高温环境下的负重运行,都会造成或增加电线电缆的运行故障。
2.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专业性较强,对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现阶段,很多电力检修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员对先进的检修技术及检修方式掌握不足,所用检测方式较落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降低变电检修的质量。此外,由于部分检修技术人员对变电检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未重视其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变电检修质量。
3.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提高对策
3.1提高变电检修技术要求
基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专业性和技术性特点,再加上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提高,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保障,以较高技术水平完成变电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明确各个变电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和工作方向,明确变电检修的目的性,突出检测项目内容,找准变电检修重点和难点,确保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科学选用检修技术,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可以减轻工作重担,又可以降低检修成本。另外,需要加大与变电设备生产商的联系。提高对电力设备的了解和认识,并获得技术支持,以此作为依据,改进变电检修作业手法优化操作工艺,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2加强变电检修制度管理
加强制度管理是提高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①将检修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检修人员身上,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负责,提高检修准确度,准确定位故障隐患并有效排除。②构建信息化检修管理体系。加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修人员工作强度,保证检修目标的实现,规避风险。③规范检修工作行为、在检修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文件、工具等要及时做好归档,为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优化变电检修处理方式
随着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及电网结构的变化,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处理方式也需要及时作出相应改变,才能以较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供电单位应结合市场形势及我国基本国情,改变传统变电检修作业手法,优化与实际发展需求相脱节、不符合规范的状态检修,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到检修的现场,新建以及改建项目要能采取状态检修方式,落实变电系统检测及诊断设备安装工作,取得成功后加以推广。
3.4重视变电检修队伍建设
变电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所以,要重视变电检修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满足检修工作需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①各级供电管理单位应加大对在岗变电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学习并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争取实现一岗多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保障;②变电检修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熟悉新型变电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掌握新型检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而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担负起变电检修的重担,并通过规范作业将其加以落实。
3.5检修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智能化检修管理方式的应用
想要提升110kV以下变电站变电运行检修质量,首先要从检修人员的素质和维修管理方式两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采取智能化的维修管理方式。现有的检修人员由于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等原因,至使在变电站的变电运行检修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要加大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让变电检修人员在培训中学到更多的专业技术,并在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对检修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认真度等综合素质也进行培养和提高。尽量避免检修工作中的失误,用过硬的技能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变电检修工作,提高变电站变电检修的质量。
4结论
在新时期,要大力应用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技术,在变电的状态检修时,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对信息进行分析,帮助进行更准确的决策,通过对提升110kV以下变电站变电运行检修质量的路径探讨和研究,来优化变电站变电运行检修质量,使我国的变电检修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晶.变电检修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之研究[J].通讯世界,2017(19):152-153.
[2]舒芳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49-50.
[3]袁诚.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206-207.
[4]李爱华.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J].低碳世界,2017(13):52-53.
论文作者:孙西帅,任泽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故障论文; 质量论文; 方式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