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世纪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经济命脉,而市政道路交通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纽带。市政道路工程是国家及市政重点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市政道路交通的建设及安全运行。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良好施工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对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从而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良好运行及发展,为实现我国道路交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经济发展打好基础。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学习的共同需求。
1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状
1.1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
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施工管理设计内容不规范、施工环节难度大。施工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工程实施前编制的施工计划、投标前的施工设计、中标后的施工设计。但是对于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的设计内容却未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这不仅不符合相关的原理,更给工程的实施、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施工环节难度大,经常会导致工程整体的实施受到消极的影响。例如,在对路基和土方工程进行施工时,工程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土方容易超挖和侧移,还有各种类型的坍塌现象出现,是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回填过程中土方高度参差不齐,就会出现道路坎坷不平的问题。工程实施中常使用的混凝土也经常因护理不到位而出现表层风干收缩难以达到标准的问题。
1.2路面出现开裂、起砂等问题
一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一些不合格的混凝土,因此导致路面表面的强度极速降低而出现路面成砂的现象。不恰当的收抹压光或者是将水直接撒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路面养护措施不到位。由于未正确计算好混凝土与砂石的搅拌均匀度和时间、水量等,因而造成水泥分崩离析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则与行业要求进行操作,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留下安全隐患。
1.3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混凝土板块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炎热季节受热,施工混合料坍塌;混凝土与水量、砂石的混合不够均匀,或者是比例失调;土方超挖、侧移等各类坍塌现象;未对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行全面、合理、系统的规范,使局部施工管理处于无序的状态,对施工设计的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分析
2.1路基处理技术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处理属于基础任务,也是最主要任务,可为路面施工的更好开展提供较好保障,因而对其实行管理也就十分必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先实行测量放样,对道路红线进行合理设置,并且在道路两侧应当设置标高。对于路基上所存在杂物应当注意进行清理,使路基能够保证清洁,禁止以淤泥及腐土对路基填筑。另外,依据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在基底两侧进行排水沟开挖,使地下水分及地表含水量降低,保证在路基范围内无积水存在。在对路基进行填土填筑压实方面,应当选分层填筑方式,其填筑厚度应当保证符合压实机械功能,从而使压实功效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人工整型方式对路基实行整型,而后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机械设备依据压实顺序实行碾压,应当注意检查混合料含水量,保证其含水量处于最佳状态。
2.2沥青混合材料摊铺技术
铺筑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施工的基础环节,其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在沥青混合料铺筑之前,首先要对路面下的层面进行质量检查,如若其质量不达标,或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铺筑,那么,在这种情况,应切忌铺筑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多是采用机械设备摊铺。一般来说,摊铺机运行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缓,通常是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摊铺厚度等情况来确定,通常是按照2~6m/min来设定,沥青混合料必须均匀、缓慢、一次性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摊铺速度。当在摊铺过程中遇到交叉路口或十字路口这种特殊情况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进行混合料更换,以防影响整个道路的摊铺进程。但当摊铺缺陷较多时,则应铲除,重新进行摊铺。
2.3接缝施工和压实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对施工缝的压实。就纵向接缝而言,多采用多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以此可以提高纵向接缝压实工作效率,利于路面缝隙的消除;对于横向接缝,则是多采用平接缝,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充分压实,以消除路面缝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摊铺之前,要注意把接缝部位的粉尘等污物清理掉,再添加些许沥青,从跨缝部位向新铺的部位逐渐压实。
2.4施工养护
在对沥青路面建设完成后,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后期养护。据了解,现今沥青路面的养护方式多为使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工布,将其覆盖在路面,并定期向其喷洒适量的水,防止路面因缺水而出现干裂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养护期间的交通管理,避免车辆在此片公路上行驶,养护周期约为一周。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提高人员的综合水平
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把控,要从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即人员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若想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做好施工作业全过程的质量把控。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做好协同管理工作,贯彻人性化管理理念,积极学习新技术。参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人员,要具有吃苦精神,因为此项工作较为辛苦,因此要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做好施工质量要点的有效把控,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
3.2构建完善的道路管理体系
因为市政道路工程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服务于经济部门,有着较强的系统协调性。开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前,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高效组织施工作业,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预测极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把控措施。完成的管理体系,能够强化施工作业的管理,推动市政工程建设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3依托信息技术的辅助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具体应用在以下方面:①施工技术交底。目前,现代化工程建设项目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VR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提供了新技术的支撑。不仅能够模拟施工作业,增强人员的施工体验,使其更好的掌握施工作业技术,而且能够高效落实技术交底制度。②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在施工作业中,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集成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和材料管理系统等,实时搜集工程信息,为施工组织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中,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的把控,要从工程全过程入手。通过提高人员的综合水平,构建完善的道路管理体系,依托信息技术的辅助,强化施工作业质控要点的把控,及时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龙飞,李刚.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7(2):103~104.
[2]张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结合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010.
[3]韩建华.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其质量控制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3).
[4]王明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34).
论文作者:江波,李德增,于勇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作业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