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清除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梁敬心,徐枝磊,廖泽慧,胡邦丽,廖鑫,倪永,王佳

梁敬心 徐枝磊 廖泽慧 胡邦丽 廖鑫 倪永 王佳唐 王博 刘永茂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目的:探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码随机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GCS评分、GOS分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GOS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可放心使用。

【关键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重型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85-0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非常高的创伤性疾病,其一期创伤死亡率与胸外伤并列第一,可达到10%到80%之间[1]。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码随机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资料: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6.85±11.32)岁。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平均(46.77±11.4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纳入标准:①入院后GCS评分为3~8分;②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未发现超早期脑梗死灶;③入院时间均在受伤后12小时内,治疗开始距受伤时间不超过24小时;④多无多发伤和(或)胸、腹等脏器严重并发损伤;⑤无可疑吸毒或静脉药瘾史[2]。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心、肝、肺、肾等器官存在严重疾病者;③患有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外科手术止血并清除损伤的脑组织,给予神经营养药与活血化瘀药物促进脑神经恢复,并对其他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30mg,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4日的GCS评分,该评分满分为15分,15分为意识清醒,12~14分即轻度意识障碍,9~11分即中度意识障碍,不足8分则为昏迷;(2)伤后随访3个月,为患者进行GOS预后分级——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3)对比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使用(x-±s)形式表示,检验t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结果

2.1 GC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皮疹,2例患者谷草转氨酸上升,但均自行好转。

3.讨论

氧自由基是一种参与到脑损伤病理过程并产生损害作用的因子,由羟自由基与氧阴离子氧自由基组成,作为一类含氧基团其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在未发生脑损伤时,在酶系统保护和限制下机体中仅存在少量氧自由基,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酶系统保护作用减弱,失去限制的氧自由基将会大量生成,给脑神经组织带来过氧化损害,使神经组织中的磷脂受到破坏,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致使细胞肿胀坏死,加重本身便受到物理伤害的脑损伤;脑血管内皮因细胞变形而使血管不断扩张,再加上铁离子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将会增加氧自由基的释放,加重脑损伤。见结果,使用依达拉奉的治疗组其恢复良好例数远远多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植物生存或死亡的例数远远少于对照组,同时其治疗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显著疗效,两组患者在本文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均非常轻微且自行缓解,可见依达拉奉的安全性也非常高,因此临床可放心使用。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上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吴宗涛,吉元超,等.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NSE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04):367-368.

[2]王涛,贺中正,朱莽,等.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1):34-36.

论文作者:梁敬心,徐枝磊,廖泽慧,胡邦丽,廖鑫,倪永,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  ;  ;  ;  ;  ;  ;  ;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梁敬心,徐枝磊,廖泽慧,胡邦丽,廖鑫,倪永,王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