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论文_来成琴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论文_来成琴

来成琴 陕西省紫阳县幼儿园 725300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开启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及审美情趣的主要方式。但是幼儿审美是没有逻辑的,是一种以感性体验为主要方式来获得美感。那么,幼儿园究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经过探索、尝试、体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体园所环境创设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凸显教育价值的同时提升艺术品味。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整个环境创设需遵循教育性、适宜性、参与性、艺术性、实用性、开放性、安全性、经济性八大原则。其次,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再次,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赋予美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最后,环境创设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以礼仪、安全、健康、国学、弟子规、传统节日、紫阳特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制作出安全标志快乐列车、紫阳茶山、紫阳金钱桔、礼貌用语等主题墙。为幼儿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特色之美。让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极大程度地挖掘、强化了幼儿园的教育审美功能。

二、对生活中废旧材料合理利用和大胆创意,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广泛发动家长力量收集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为幼儿所熟悉,教师方便指导幼儿通过折、剪、摆弄等各种方式,对废旧材料加以改造、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既有助于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又展现了废旧物的“另类美”、“创意美”。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盒随处可见,如用过后的糖盒、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而这些即将丢弃的废旧纸盒,却成了幼儿手中的宝贝。

三、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人有目的地引导下,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因此选材的内容也可涉及适合幼儿欣赏和表现我国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绘画:年画、蔬菜印染画、蛋壳彩绘、农民画等;手工:折纸、剪纸、泥塑、儿童纸塑、鹅卵石和桔杆造型、京剧脸谱、树叶贴画、风筝、中国结等节日装饰物,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活动。

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与月主题和区角活动有效结合,消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神秘感、恐惧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部分幼儿在下笔绘画时疑惑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我不会画”,这种现象乃是幼儿前期经验不足,感知体验太少的缘故。然而把美术活动内容与每月主题紧密结合,并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每月的主题活动中,将一些经典、传统的艺术活动有计划地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领域去了解感知后再通过美术操作活动加以提炼,并用区角进行延伸,及时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充分体现让幼儿自主选材,自由个性创作。这样,使幼儿绘画或手工时达到心中有想法,作品有创意,激发了幼儿去创造美、大胆表现美的兴趣,自然就消除了对美术活动的恐惧感。

美术活动是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平台,对幼儿健全人格、创新思维的开启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丰富而温馨的园所环境,选用适宜的内容,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幼儿园应用手工》.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论文作者:来成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论文_来成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