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王剑1,和水祥2(通讯作者) 王艳丽3

王 剑1 和水祥2(通讯作者) 王艳丽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8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对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甲组所有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15—67岁,乙组所有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17—68岁。8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均确诊为应激性胃溃疡。甲组中的所有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乙组中的所有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5%,乙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为62.5%,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的临床上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西咪替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胃溃疡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meprazole and cimetidine on irritable ulcer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Sele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4 of 80 cases of irritability gastric ulcer patients to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among them,45 cases of men,women 35 case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first division and group b,40 cases in each group,among them,the first division with male 22 cases in all patients,18 cases,women at the age of 15-67 age range,in 2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ll in a male b,female 17 cases,age range at the age of 17,68.After inspection of 80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stress ulcer.First of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omeprazole,group b in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cimetidine,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First division results in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5% 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was 62.5% after treatment b,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omeprazol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rritability gastric ulcer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in clinic.

Key words:omeprazole;Cimetidine;Irritable ulcer

应激性溃疡[1]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通常产生于烧伤以及多种创伤,其临床特装主要表现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消化道突然出血,患者出现大便变黑、呕血等临床症状,这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不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危险。现阶段通过相关研究表明[2],对胃溃疡进行治疗的药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H2受体阻滞剂;另一方面是质子泵阻滞剂,他们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好评与认可。本研究选取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奥美拉唑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咪替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甲组所有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40±11.1)岁;乙组所有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17—68岁,平均年龄为(41±18.3)岁。8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均确诊为应激性胃溃疡。两组患者在性别、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都进场常规性的治疗,手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止血药、抗生素、以及胃粘膜保护剂等,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治疗。甲组采用奥美拉唑40mg与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滴注,每个12h 进行滴注,持续给药7天。乙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600mg与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滴注,每隔12h进行滴注,持续给药7天,对甲组、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

1.3观察治疗

对甲、乙两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相关病症的检查,如,大便常规检查、胃镜检查、胃液PH值检查、血常规检查等。

1.4 疗效分析

疗效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胃镜的检查结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显效的标准为患者大便呈现黑色现象消失,2天内没有呕血现象的发生,胃镜结果也表示出血症状停止;有效的标准为患者在2—3天内大便呈现黑色状态消失,2天内呕血症状也没有再次发生,血红蛋白下降停止,胃镜结果表示出血停止;无效的标准为患者在3天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的甚至病症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用( )进行表示,技术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甲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后的效果为显效率75%,有效率为17.5%,总有效率为92.5;乙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后的效果为显效率为25%,有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62.5%,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甲、乙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时间的对比

甲组采用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6.5±4.5)h;乙组采用的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0.3±5.8)h,甲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比乙组的平均止血时间短,甲、乙两组平均止血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甲、乙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对比

甲、乙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以前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以及胃液的PH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以后,甲组患者的平均血清胃泌素水平为(90±9)ng;乙组患者的平均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05±10)ng。二者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平均胃液PH值为(6.6±0.37),乙组患者的平均胃液PH值为(2.8±0.32),甲组的平均胃液PH值明显高于乙组,二者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对甲乙两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止血时间的长短、胃液PH值的大小、血清胃泌素水平的高低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为:采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胃溃疡的发病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日常行为不健康、身体素质差、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等。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3];另一种是外源性[4]。内源性主要包含创伤、烧伤、以及严重的感染等方面的因素,致使胃粘膜出现痉挛、血流量明显较少,导致胃粘膜受到损害。外源性主要包含一些非昌体类药物导致胃粘膜受到损伤,致使胃粘膜的通透性有所增加,胃酸等相关物质再次渗入到胃粘膜中,最终导致胃粘膜出血症状的出现。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过程较快、伴有呕血以及大便呈现黑色的现象,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到两出血甚至晕厥、休克等病症的出现。

现阶段,临床上对应激性溃疡进行治疗中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H2受体阻滞剂[3];另一种是质子泵阻滞剂[4],他们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好评与认可。奥美拉唑[5-7]作为质子泵抑制剂中的一种,主要的作用机制表现为:(1)对胃壁细胞质子泵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将胃壁细胞胃酸的分泌有效的减少,为溃疡创伤面的有效愈合提供重要的酸碱适宜的环境。(2)将胃粘膜的血循环有效的改善,对新陈代谢、以及粘膜修复的加快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咪替丁[8-10]也被称做泰胃美、西米替丁等,是一种具有长效性的组胺类H2受体阻抗剂,能够对胃部的胃酸分泌进行有效的抑制,但是对于诱导性的分泌作用效果却不明显。对于因为化学刺激所导致的腐蚀性的胃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以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也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胃酸分泌进行明显的抑制。

本研究通过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血清胃泌素水平、胃液PH值[11]、以及治疗后的有效率得到以下结果: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采用西咪替丁的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采用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6.5±4.5)h;采用的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0.3±5.8)h,奥美拉唑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比西咪替丁组短。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的平均血清胃泌素水平为(90±9)ng;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患者的平均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05±10)ng(P<0.05)。奥美拉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于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在治疗后会出现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皮疹等症状,所以,在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时,还必须禁止对奥美拉唑有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使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尽可能避免使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表明,奥美拉唑对应激性胃溃疡疾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西咪替丁,患者由于出现应激性溃疡导致胃出血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患者PH>6的胃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血小板凝血功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将凝血因子更加稳定的形成,从而起到修复胃粘膜以及止血的作用,所以,奥美拉唑对胃酸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明显比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好。奥美拉唑具有良好的胃酸调节能力,其对胃酸的调节能力也明显好于西咪替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胃酸进行抑制以及止血的效果,能够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所以,采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胃溃疡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到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菊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148-149.

[2]鞠纪玲,李廷,秦绪英等.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6):162-163.

[3]任玉尧.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91-92.

[4]丰莉,武玲.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5):14-14.

[5]唐育华.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396.

[6]王红波.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上的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2,20(12):139-140.

[7]吕丽青.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140-141.

[8]潘浩.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9):159-159,160.

[9]李信健,杨志余,黄根林等.120例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19):3058.

[10]周小飞.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153-153.

[11]刘艳玲.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临床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4):23-24.

作者简介:

和水祥,男,1963年3月,陕西西安,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慢性肝病的防治.

论文作者:王剑1,和水祥2(通讯作者) 王艳丽3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分析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王剑1,和水祥2(通讯作者) 王艳丽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