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最重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重要论文,中国论文,增长方式论文,危机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这次世界性大危机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
2009年11月份美国失业率终于稳定在10.0%的高位上,比上月回落了0.2%。欧、美、日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开始从谷底缓慢回升,由此带动了中国11月份出口跌幅比上月同比收窄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也有2008年同期基数低的影响),照此趋势,中国下月的出口增速将转正。在一般意义上,出口是外需的函数,出口显著回升标志着欧、美、日发达经济体本轮危机最糟糕的时刻确实过去了。这个变化也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为稳定出口而采取的各项短期应对措施,包括政府出台的稳汇率、提退税、改善贸易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口企业为保生存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产品、更新设备、调整产品增值链等一系列调整举措,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恶化以来,中国对欧美出口增长率及出口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所占比重都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2月份以来,在内需企稳回升的作用引致下,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数量已经转为正增长。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短期的应对政策和企业的艰苦努力最终也没有能够拧过大势。当全球需求形势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时,中国出口的跌势依旧。而随着外需形势的好转,中国出口增长率也相应出现了显著改善。
2010年的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全球需求状况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预计2010年欧美经济增长态势将是前高后低。“前高”,预计欧美经济在上半年会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反弹,引致进口需求的恢复性增长。从2009年的出口特点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跌幅要小于非传统的机电产品,民营企业出口的跌幅要小于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外需形势好转,对传统出口优势部门和民营中小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后低”是预期欧美经济反弹后由于缺少经济基本面的强有力支撑,可能会再次陷入持续低迷的态势。如危机后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比以前下调一个百分点,使其进口需求大幅缩水。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低迷必然带来以邻为壑的贸易冲突增加,尤其是针对中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等产能过剩较严重的行业交替使用诸如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技术贸易措施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势必增大中国出口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尤其在危机期间,各种非经济因素更是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案件的复杂性,其中既包括来自美欧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冲突。另一方面,全球宏观政策在退出策略上缺少基本的协调,如果欧美,尤其是美国迟迟不愿意采取回收流动性的宏观政策调整,那么,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势必会助长全球资产泡沫泛起,通过全球油价、资源价格等资产价格的扶摇上升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面临的压力
当保增长的目标基本实现以后,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就摆上了议事日程。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值得重视。
(一)低成本竞争优势将面临转型压力
预计2020至2025年,中国低成本优势将告一段落。到那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与中国相比,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更年轻,人数更多,人均收入更低。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和印度2008年的人均GDP分别为5345美元和2753美元。另一组数据表明,在15至34岁人口组中,中国占总人口的29.07%,为38011万人;而印度占总人口的34.99%,为38296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阶段,而印度将长期保持低水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能否继续保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训练、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值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形成中国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新优势。
(二)加工贸易生产体系面临转型压力
在后危机时期,预计中国的土地成本、煤电油运成本、人民币汇率及其他环境、资源、要素成本都将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这将改变中国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尤其是降低成本驱动型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与中国相比,印度目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和制造业生产率两个方面。如果在未来的10年,印度经过努力显著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制造业配套体系。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加工组装基地的国际资本就有可能从中国转向印度,中国“候鸟型”的加工贸易体系将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外迁,一部分退出,一部分扎根。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的顺差达2968亿美元,高于外贸总顺差的2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达5721.95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总额的72.37%。如果加工贸易生产体系出现外迁,未来替代加工贸易的新就业机会是什么?新的贸易顺差来源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工贸易生产体系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在后危机时期,在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生产体系本地化的同时,持续提高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的比重,可能是未来转型的一个选项。
(三)模仿创新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虽然在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6%。然而,我们在实证研究中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7%有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超过4%的企业仅有4960家(含951家外资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8%。外资企业虽然拥有较多发明专利,但配置在中国的产品增值链环节,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直接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显著。而中国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这导致了一种矛盾性现象,一方面,经合组织的有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ICT)的出口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ICT出口国。美国普查局的数据也显示,2005年,美国ICT产品进口的40%、光电产品进口的22%都来自中国。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开始超过美国对全球的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另一方面,1995—2006年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有95%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有9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① 在后危机时代,从模仿创新向自主的技术创新过渡,将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四)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
可以预想,在进入后危机的一个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金融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都会进入沉寂期,而新一轮全球化和新能源革命仍处于酝酿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尚处于大调整的时期。去泡沫化后又缺少新增长动力,是美日欧经济减速的主因。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成功地实现脱钩?笔者认为不会。至少在未来的5年内,中国要做到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尚很难,要依靠开拓新兴市场来抵补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带来的进口需求缺口还很难。同样,美国要依靠新能源革命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规模和速度,就成为后危机时代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贸易摩擦和利益冲突,进一步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更大的经济福利损失。
(五)东亚区内贸易格局面临战略性调整的压力
面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我们会发现,美国的经常项目失衡是表象,其金融和资本项目失衡是实质。从金融的角度来讲,美国可以保持国民负储蓄,在国民净负债的同时还有过剩的资本,还能够通过金融创新用次贷的方式来实现其居者有其屋。为什么美国会“不差钱”?一是有美元创造功能,二是有华尔街,三是各国金融开放为美元和华尔街的功能倍增创造了条件。对此,整个的东亚模式都面临着调整压力:一是扩大本地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增强技术创新对本地增长的贡献;三是加大金融、物流、资讯对本地增值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大力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投资,持续提高区内贸易比重。从两岸四地、“10+1”、“10+3”到整个东亚;从通商自由化和便利化、制度和规则的一体化和规范化,到低碳经济和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其次要大力发展多功能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服务的功能,在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同时,对冲全球系统性风险。
(六)外贸激励机制面临转型的压力
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低成本劳动力、国家财政或地方资金支撑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会展等外贸激励因素在促进中国外贸发展方面作用显著。然而这些外贸激励因素和机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政策效应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正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外贸激励机制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结合着中国近3万亿美元对外金融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再配置,构建通过对外投资带动零部件产品出口的新贸易体系;结合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趋势,构建商品、资本、银行、渠道、货币一体化的“走出去”战略,尤其要把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从目前的边境贸易、自由行和货币互换,逐步扩展到大额对外贸易、出口信贷、对外直接投资和商品衍生工具市场等新领域。在这种新形势下,外贸激励机制需要转型。一方面,下大气力改善经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尤其是提高要素和资源跨境流动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另一方面,汇率、税率、利率、价格等名义总量和激励因子要更有利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和经济国际化发展。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途径
在后危机时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最重要,初步设想包括以下方面:
(一)建议“十二五”时期研究制定持续提升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
从2010年开始,把外贸发展的重点从追求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转变到追求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上来。一方面,在全球需求缩水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稳定出口的措施要高度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应。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危机压力倒逼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落实说了多年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在继续保住欧美市场份额的同时(预计2010年对欧美出口的增长率略高于平均出口增长率),增加新兴出口市场的拓展力度。同时实施贸易增值链提升战略、富民兴贸战略、绿色贸易战略、和谐贸易战略等新政策导向,建立“十二五”时期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
(二)建议“十二五”时期把外贸工作的重点放在扶持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上,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生产体系
在2009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跌幅呈逐月扩大的趋势,加工贸易出口的跌幅呈逐月缩小的趋势,这个现象值得重视。这反映出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比一般贸易为主的民营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复苏更敏感,产品价值链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从危机中恢复得更快。为此,2010年要下大气力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包括从扩大市场准入、政策扶持、大企业带动等入手改善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环境;从信贷、征信、担保、政策性金融等入手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内外贸一体化入手帮助中小企业合作建立境外分销网络、“走出去”平台、加工组装基地、物流及配送体系。同时,鼓励加工贸易体系向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为主体的方向转型,使加工贸易生产体系在中国扎下根。
(三)大力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相互投资,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在后危机时代,逐步减少外贸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大东亚区内贸易比重,重视东亚区内直接投资与货币合作,是外贸发展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点。其核心板块是两岸四地之间的经济和贸易进一步整合,既包括加快推进两岸四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包括经济融合和管理体制对接;二环是东盟与中国经济之间的进一步整合,持续提高区内贸易和投资比重,重视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三环是东盟与中日韩经济之间的进一步整合,逐步形成区内统一大市场,增强经济贸易和金融货币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四环是东亚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整合;五环是更大区域经济的整合。其中,人民币区域化、银行“走出去”、金融开放成为区域经济和贸易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积极开拓新兴贸易和投资市场
在后危机时代,用20~30年时间,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进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从新兴市场做起,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包括在新兴市场上加快推进境外平台建设,发展自主的国际营销渠道和全球营销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加工分销基地和网络;逐步建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资料和零配件供应的全球配送和物流体系;在新兴市场,鼓励发展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贸易相匹配的银行、人民币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及结算体系。
(五)大力发展零部件贸易体系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沿贸易产品增值链的两端不断地延伸扩展,推动更有技术、增值和创新含量的零部件贸易体系的发展,推动更有人力资本投入和增值潜力的生产性服务链的发展,推动更有要素创造、开放竞合、文化创意的国际合作体系的发展。真正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制造;从最终成品贸易到中间产品贸易;从跨国公司境外服务到本土企业的境外服务;从美元中介到人民币中介;从即期交易到衍生交易的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注释:
① 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Assessing the Roles of Processing Trade,Foreign Invested Firms,Human Capital,and Government Policies,Paper prepared for the NBER Project on the Evolving Role of China in the World Trade,Septemb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