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论文

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论文

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曾 艳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 网络流行语自产生以来,一直吸引学界进行研究。十年来,学者们主要从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学术成果颇丰,主要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内涵、产生、特征、类型、传播和流行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本文试做梳理,以期研究的更加全面深入。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综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各种网络流行语也悄然产生并竞相风靡一时,并逐渐从单纯的网络用语转变为纸媒用语甚至生活用语。十年来,围绕网络流行语学界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至今方兴未艾。学者们主要从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学术成果颇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对网络流行语的含义、特征和分类进行概括,这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网络流行语的含义。一种是较为全面地阐述,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主要特征、产生、内涵、形式等方面。如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是网民,主要特征是广泛传播性、流行性、时效性,基于社会事件和网络事件而产生,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以词句为形式(祁珍丽,2014;丁慧民,2015;常宴会,2016)。另一种是概括较为简单,但抓住了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点“流行”、网络流行语的实质。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段内被网民主要在网络领域内使用的一种语言符号,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王仕勇,2014;胡景莲,2015;倪建均,2016)。

通报上个森林防火期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分析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形势,进一步明确市森防指各成员单位承担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职责,对下一步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网络流行语的具体特征。时尚简洁、方便输入、幽默诙谐、奇特搞笑、想象奇特、韵味丰富(陈晶,2008)。高可仿行、娱乐性和时尚性(江艳丽,2014)。关注热点话题,表达独特新颖,情感色彩鲜明(李静,2015)。简洁通俗性、幽默诙谐性、社会讽刺性等特征(倪建均,2016年)。新、异,且富有创造性,轻松诙谐有余、规范化程度不足(张虹,2017)。网络流行语的特征表现在语义、语法、语汇和语音四个方面。语义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对原本的词义进行曲解或对原词义的创新;语法方面的主要特征即中英文混用,或符号、数字与中文的混用;词汇方面的主要特征即谐音词、缩写词、词义别解的混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征即英汉谐音、方言谐音(黄靖莉,2016)。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我国实力的提升,留学生医学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我校亦积极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自2007年开始招收国外医学留学生。国外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国际声誉,也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我科多年来承担医学留学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临床教学工作,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在先天性心脏病教学方面适合于留学生的授课方式。

2 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和流行的原因

青少年(包括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有不少学者研究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或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在:

3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影响

学者们主要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和汉语规范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影响。一是社会黏合剂、泄洪;二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解构;三是商业资本导致“娱乐至死”(张丽娜,2017)网络流行语促进了汉语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成为我们认知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一些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伦理观造成冲击,成为网民发泄怒气、怨气的最佳出口(叶虎,2016)。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促进了新闻热点事件的传播;实现了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媒介热词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谣言”;媒介热词传播缺乏公正性(尹绪彪,2016)。

伴着大家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国家正在建立和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机制,努力去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给大家带来的各种伤害。所以,有病应带合理用药,正确对待服用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准确服用药物和保存药物,进而不断提高用药水平,真正实现安全、经济、科学、有效和合理用药。

针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消极影响,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概况如下方面:对网络语言持辩证的态度;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建立健全社交网络媒体管理的规制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社会舆情引导;提高网民素质;加强规范网络流行语、媒体语言的使用,规范语文教学,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尊重汉语文化的规则;减少社会不公现象,增加社会阶层垂直流动(黄靖莉,2016;胡玉宁,2016;唐丽君,2016;张虹,2017)。

(3)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主要从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或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内容来分类。有汉拼简略型、谐音型、英语缩写型、旧词新义型、隐喻型、拆分型(陈晶,2008)。对现代诗歌、小说、名著、电视剧的模仿、对起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热门话题引发的效仿、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类流行词语及网络电商营销方式的模仿(江艳丽,2014)。网聊娱乐类、个性表达类、热门时事类(韩沁钊,2013)。

(2)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创新了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加速了校园流行语的更新,泛娱乐化倾向阻碍了良性校园文化的传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校园流行文化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张丽红,2016)。

有学者见微知著,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个案解析。如有学者指出,研究流行语不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具有语言本身承载的人文精神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流行语描绘了普通大众的社会图景,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心态。如对“吃瓜群众”的基本含义,结合现实生活使用的实例,具体辨析词义的演变和细微区别,指出除了要从词语的内部去探寻演变的规律外,更应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大众心理等层面寻找流行语发展的依据。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吃瓜群众”表达了某特定群体的心理诉求;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带来了巨大冲击(赵莉,2016)。“蓝瘦香菇”是2016年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解析了“蓝瘦香菇”一词的缘起,进而探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心理、社会影响。可谓以小见大。近年来,城镇居民饱受雾霾之苦,人们借助网络进行语言的抗争,于是关于雾霾的网络流行语便产生和迅速传播开来。雾霾网络流行语,形式上有顺口溜、改编的歌曲、甚至是填词,如雾霾版《北京北京》、《北京欢迎你》、《再活五百年》和《沁园春·霾》等,充分表达了舆情民意,雾霾话题由民间最终正式进入了高层官方的公开表述,客观上有助于我国雾霾的治理。也有学者关注了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语言风格,习总书记的贺词时尚、活泼又接地气,这得益于习总书记巧用网络流行语。如“世界那么大”、“朋友圈”、“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田宏明,2017)。

4 应对网络流行语的举措

分时间来看,上海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日益缩小,表明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在不断增加;浙江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水平与时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即使投入的服务不足,也没有与全国水平差距太大,说明浙江的均等化水平较好,发展较为均衡;比起其他两地,江苏投入相对不足,但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均等化进程有了较大的进展。

3.乡村旅游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人情化。从游客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来进行环境设计开发,根据不同游客的爱好来做不同的设计,设置可供游客进行选择的项目以及内容。

5 对网络流行语的个案研究

(3)网络语言对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由于互联网是一个监管难度较大的领域,而网民的品位与素质参差不齐,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往往使用的语言也比较随意,从汉语使用规则和汉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讲,很多网络语言都是不规范的。这种不规范性还会随着网络词语的广泛传播而不断扩展,进而对汉语的规范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张虹,2017)。也有学者指出,有些网络流行语的胡乱缩略,不但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背道而驰,而且破坏了汉语的音韵美、结构美、意境美,甚至束缚了人的想象和表达力(李舒,2018)。

6 对网络流行语使用主体的研究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产生、传播和流行,是因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学者指出,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社会心理、语言系统四个方面共同促进了网络流行语言的产生和流传。主要在于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如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的创新与交际的需要)、表现自我与群体从众的认知心理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李传龙,2015)。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草根阶层争取话语空间和一种大众狂欢的结果(江艳丽,2014)。娱乐意识提升,大众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主流价值缺失,大众浮躁心理增强,创新欲求增强(程俊,2015)。有的则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身份认同”的需要。二是狂欢精神的促发。三是批判意识的勃发(叶虎,2016)。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大行其道或者广为传播是因为新媒体的大力推广(如网络新闻、网络互动平台和其他网站的推广)、网民的积极传播和传统媒体的有效推动(郭玉梅,2017)。而网络流行语衍生与传播的三个最重要理据是解构主义、狂欢化和模因论(杨勇,2016)。

(1)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包括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网络流行语符合大学生追逐时尚和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的诉求(孙一鸣,2014)。迫切的社会参与意识,挑战权威的自娱心理,追求实用化和叛逆心理(胡景莲,2015)。归属感与认同感,模仿与从众心理,娱乐休闲,标新立异,情绪表达,功利目的(石乾福,2015)。缺失目标理想的浮躁空虚心态;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心态;盲目从众的感性心态;犀利吐槽的调侃心态;撒娇卖萌的不成熟心态;寻找猎奇刺激的窥探心态;极端非理性的民粹化心态(胡玉宁,2016)。在网络流行语使用背后常表现出自我实现、从众心理、情绪感染等社会心理动因。自我实现是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从众心理是在缺少参照意见的情况下,使人模棱两可,易相信多数人,而产生从众行为;情绪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往往在具有相似态度、价值、社会地位的学生和相似情景中发生(倪建均,2016)。网络流行语主要使用者是青少年人群,网络流行语言流传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其典型的心理因素是表现为求新求异心理、娱乐心理、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社会文化背景体现在社会生活因素和语言文化因素(黄靖莉,2016)。

(2)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或大学生的影响。一是积极影响。社会主人公意识加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坚决抵抗恶势力,敢于追求公平正义(韩沁钊,2013)。有助于提升语言表现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扩大视野提升是非判断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力,有助于舒缓情绪自我解压(李静,2015)。二是消极影响。助长消极情绪,腐蚀精神世界;滋生低级趣味,侵蚀校园文化(韩沁钊,2013)。可能导致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失范,妨碍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正常交流;网络流行语承载的一些文化价值可能导致大学生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流行语可能误导大学生对于社会实际情况的认识甚至导致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石乾福,2015;魏晓娟,2017)。

(3)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是正面影响。实现师生平等交流,有利于传播教育信息,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方正,2013)。二是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准确理解部分网络言语信息,很难融入大学生网络群体,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预测的结果(胡侠,2010)。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造成了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差异,语凸显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空缺”(孔小娜,2013)。不良网络流行语导致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失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冲击(孙一鸣,2014;王晨菲,201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权力变迁,表现为解释力消解、凝聚力解构、形塑力削弱、调控力降低(胡玉宁,2017)。

(4)针对网络流行语影响青少年或大学生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应采取的举措或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流行语,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语言规范化教育,优化校园文化阵地,要在校园里关注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态,用大学生的语言提升教育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掌握网络流行语,努力开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新途径,疏通大学生思想信息传播渠道。占领网络新阵地,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将网络流行语有效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弘扬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胡侠,2010;朱英,2012;孙一鸣,2014;丁慧民,2015;徐鸿,2016;林峰,2017)。

从目前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积累较为丰富,多学科多视角的探讨,能较为全面地了解网络流行语这一语言和文化现象。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1)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和盛行的原因剖析不够深入全面,有待于多方面跨学科解读。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和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应有所区别。(2)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或大学生,这不够,还应扩大使用主体范围,进行整体研究。(3)关于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影响讨论相对较多,而关于网络流行语对学校教育(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探讨偏少且不够深入全面,尚需要辩证分析和归纳。

参考文献

[1] 刘郁.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社会心理学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6.

[2] 胡选萍等.网络流行语的教学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3] 赵莉.哪类人称“吃瓜群众”[J].语文建设,2016.12.

[4] 常宴会.从网络流行语看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2.

[5] 张虹.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及其规范途径[J].语文建设,2017.2.

[6] 倪建均.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认知实证研究[J].语文建设,2016.11.

[8] 郭玉梅.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9] 杨勇.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J].学术界,2016.2.

[10] 叶虎.微传播环境下我国网络流行语论析[J].现代传播,2016.7.

[11] 张丽娜.网络用语“蓝瘦香菇”的传播学解析[J].青年记者,2017.14.

[12] 张丽红.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引领[J].传媒,2016.15.

[13] 唐丽君.当代中国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影响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4] 尹绪彪.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热词传播现象解析[J].传媒,2016.23.

[15] 胡玉宁.微媒体时代下青年社会心态的分析与引导 [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16] 田宏明,陈静.从新年贺词看习近平的媒体表达和新闻执政艺术[J].新闻战线,2017(2上).

[17] 林峰.青年网络流行语流变中的价值观呈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18] 李舒.媒体应慎重使用网络流行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Internet Catchwords in the Past Ten Years

ZENG Yan
(College of Marxism,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 450001)

Abstract SincetheemergenceofInternetcatchwords,ithasbeen attracting academicresearch.Overthe pastten years,scholars have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nternet catch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mmunication,journalism,linguistics,sociology,pedag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Academic achievements are abundant.They have mainly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generation,characteristics,types,causes of dissemination and popularity of Internet catchwords,their impact on society,and the influence on teenager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sort out in order to make the research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Keywords Internet catchwords;summary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8.065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2017ZZJH094)的阶段成果

标签:;  ;  ;  

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