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庭道德修养的当代启示_家训论文

传统家庭道德修养的当代启示_家训论文

传统家训道德培育的当代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训论文,启示论文,当代论文,道德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1)05-0052-04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之一,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制度,突显出古代传统家训培育个体品德的影响力和渗透作用,它通过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为受教个体的道德品质,亦即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最终成功地塑造出了国人的理想人格。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欲膨胀致使市场失范,价值多元极易引发道德失衡,通式教育往往造成德育失灵。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的日趋变革,在家庭道德教育领域更是问题重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家训理念及其家训实践中有利于个体品德培育方面的精华部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方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一、弘扬中华家训文化,创设民间化德育范式

传统家训的早期发展虽然表现为社会上层的士大夫们由训家而及于训俗的普世推延,同样也是自上而下发动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活动,但因为有了家训这一植根民间的德育机制,所以在培育个体品德方面作用非凡,确实发人深省。

(一)家训的出现和训家活动的兴起是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民间化的原始范型。首先,就文本而言,古代传统家训是民间化培育个体品德的教科书。家训作为古代家庭内部的意志信条和道德行为准则,在将古代社会普遍价值原则渡向民间和渗透到社会底层的同时,势必将中国古代“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1]和仁义礼智、忠孝节义等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精神,通过家训文本和训诫范式得以生动形象地展现于一家之内。古代一些著名的家训如《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礼》等一度成为经典的传世文本,有的甚至被纳入官学教育体系而成为德育教科书。其次,从个体品德培育的内在机制来看,传统家训是以民间自发的渗透延展与道德化育范式发挥着作用。个体品德的培育实质上是社会普遍价值原则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素质进而外化为个体惯常道德行为的双向统一过程,传统家训通过寓教于现实、寓教于生活的形式,将古代个体品德培育基本道德规范渡向民间、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穿透到个体的心灵世界,实现着个体品德培育即德性人格塑造目标。最后,中国古代以家为单位的社会构造模式,决定了普及家训就意味着对个体品德培育和道德教育活动的民间化。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家庭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个体被分割和限制在相对狭小和封闭的空间内活动,以家训为代表的家庭德育也就自然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学校,尤其是对那些没有资格和能力进入官方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个体,家训便是他们终其一生用以理解和打开外部世界的观念性标本。

(二)家训拓展为族规加快了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活动的民间化进程。由于家庭是家族的微缩,家族是家庭的放大,所以家训与族规便有着天然的联系,表现在族规的出现更大程度上讲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是为了使本姓子孙能世世代代“修身、齐家”,不至于在艰难的世道中沉沦甚至灭绝,并能在维持香火的基础上兴盛发达,光耀祖宗[2]。首先,族规是古代家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传统家训的发展早期看,个人撰写家训只是少数有知识、有身份和有地位的大户人家之事,一般与庶民无缘,而家族长辈制定族规则具有了超身份、超地位和超个体家庭而多点成面的社会普及性,说明族规实际上就是家训向家族自然延展的结果。其次,族规教诫族人的范围与德育范式初具社会性。族规的目标在于用宗族组织的力量约束家族成员,旨在建立家族血缘关系的尊卑伦序,并通过确定每个家族成员的社会化角色来维护家族内部长期和平共处、聚族而居的习惯性和自律性社会秩序。其作用表现在族规作为一种家族自治的道德规范,明确规定并调整着家族对外的所有社会关系,自然也将家族内部用以调整相互关系和培育个体品德的道德规范,推广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再次,族规隐含的伦理政治色彩表征着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的民间化痕迹。由于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之日起,就建立起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社会,家庭家族结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等,都无一不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下,族规作为族内家训,便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通行规则,无不贯彻着古代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和礼制精神,族规普及必然将这些个体品德培育理念和德育精神推向了民间。最后,族规具有的社会调节功能促进了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活动的民间化。相比较而言,家训主要是劝诫性规范,重在言教,少有强制措施;族规则是禁止性规范,在个人教化方面呈现出更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表明了其所具有的社会调节和管理职能,通过管教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族规不仅实现着对宗族成员的道德培育和人格提升,也成为了古代个体品德培育和道德教育的民间化范式。

(三)源于传统家训的乡约实现了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活动的社会化。乡约是古代乡民自治的一种体现,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公正良俗的民间社会秩序,因而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并世代相传。与家训和族规偏重教诫训化本家子弟不同,乡约是通过乡民受约、自约、互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用儒家礼教“化民成俗”的。它比国家法律所企望建立社会秩序的意愿更得民心、更贴近生活,也更符合各地的风俗习惯,是教民化俗和培育个体品德的民间化道德教育形式之一。乡约强调通过改变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以培育个体品德的立意,与中国传统家训精神一脉相承。因为在中国家国同构政治和社会条件下,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或者某个同姓家族分布在较大一个生活区域当中,倡导移风易俗和讲信修睦,说到底还是在训家。所以,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古代个体品德培育基本道德规范和文化精神,不仅通过乡约的具体化、生活化环节而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和延续,而且基于乡约的劝化功能,还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成功的民间个体品德培育和道德教育机制,有利于造就能够自觉践履道德规范的国民人格。

二、借鉴传统家训经验,推行生活化德育方式

(一)传统家训的目的在于塑造子女的德性人格,生活化和常态化是家训培育个体品德之所以有效的价值所在。古代贤哲制作家训,均希望能够造就子弟的理想人格,其中固然不乏迂腐之谈和过时之语,但更多的是精警之言和善益之论。然而,个体品德培育或道德教育只有落实和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才容易被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个体所接受。如果说传统家训通过搭建儒家文化走下圣坛而广被民间的桥梁,使中国人固有的崇德遵礼和孝亲友爱等伦理道德思想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那么,以家庭尊长日常教诫的反复施为而将家训理念生活化和常态化,并通过世传醇厚浓郁的家训门风熏陶渐染,以及接受其他个体德行的比照监督等家训实践,便是家训在日常生活习作状态下塑造个体人格的生动活体。从这个维度来看,我们的祖先以家训践履的形式确实构建起了将一般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渡向个体内在品性的逻辑中介与实践环节,开辟了培育子弟良好品德和塑造其德性人格的一条成功之路,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

(二)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文化精神,注意纠正和防止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偏误。首先,生活化的德育工作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生活化与常态化是个体品德培育作用发挥的价值所在,而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停留在舆论导向、政治宣传和理论说教层面,即便是理论说教也是假大空者多而真平实者少,根本没有进入受教个体的生活乃至生命世界。如果我们总是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坐而论道,以喊口号的方式和业已掌控话语权的强势一味地进行正面灌输,不论是仁义道德之内省还是善恶美丑之外加,最终都会变得虚无缥缈和若有若无,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很隔膜,与个体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需要存在的距离很明显,因而无法深入个体的心灵,当然难以征服人心。其次,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德育工作,也要实现生活化和常态化。系统化、渐进式和科学性是学校德育的优势所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包括品德培育在内的人才培养,则更多地依赖于学校教育。然而,理应发挥个体品德培育主渠道作用的学校,对学生的品德培育也是颇让人挠头。以目前小学普遍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教育为例,不仅学校和老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授课教师往往只是给学生们讲书本,没有就学生日常生活与待人接物等常态言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能给出相应的德行示范,启发和诱导孩子们正确看待和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而是继续过去惯常使用的照本宣科老办法,那么再好的德育课程内容设计也会显得单一枯燥,品德课的实际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最后,生活化的德育工作必须选择现实性的施教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门课程看待,只注重得成绩或拿学分,结果却背离了道德教育本身的主旨,更谈不上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与生命世界。而且,教育内容的设计起点太高,一般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高校面对基础德行培养不足的实际,不得不对大学生进行诸如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和爱护公物等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传统家训则是社会普遍价值原则具体化和生活化的现实反映,它首先关注和不弃不离的教化内容,始终体现着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原则与文化精神,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素和其立身处世的人格要件,传统家训在个体品德培育内容的选择上,确实有助于启迪我们认真省思。

(三)借鉴传统家训经验,努力实现德育方式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史上曾经凭其真理和人格力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然而,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只片面强调了理论灌输的重要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基本上采取宣传或理论灌输的方法,高校的“两课”也沿用着照本宣科的老套路,因而收效不佳。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强化,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呼声也空前高涨,但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没有多少起色,尤其是面对快速多变的社会风尚大潮、现代传媒导向和成人示范的人际交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显得应对乏力,化解问题的办法不够多,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我们有感于传统家训培育个体品德的方法自然天成,原因就在于家训作为我国道德文化的重要方面,不仅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范式,而且在于其拉家常式的生活化个体品德培育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家训还能够根据每个受教个体的生存处境和精神诉求适时调整教育方法,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讲求言行合一,在施教实践中不是用僵化的道德信条去说教,而是展现于一系列活生生的德行实践训导,每个个体正是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和洒扫庭院等这些看似平淡的现实生活当中无意间塑造出了自己的德性人格。传统家训的这一生活化德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这些继承了祖先文化遗产的中国人深思。

三、继承家训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一)传统家训培育个体品德成功有效的前提,在于其对社会普遍价值原则的具体化。中国古代用以培育个体品德的基本道德规范,隶属于社会一般的价值体系,这些一般的道德原则只有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和逻辑中介而具体化,让其回归现实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够被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所接受,才可能内化为受教个体的道德信念和生活信条,并外在成个体惯常的道德言行。从这个视角来看,传统家训恰恰构成了将一般道德原则向个体品德过渡所要求的逻辑中介,表现在这些家训的文本都是以“正欲其浅而易知,简而易能,故语多朴直”[3]为原则,家训内容的确定上,“虽辞质义直,然皆本之孝悌,推以事君上,处朋友乡党之间,其归要不悖六经,而旁贯百氏”①。说明传统家训正是通过采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了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普遍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具体化,才保证了个体品德培育的成功和有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培育公民道德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最早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表明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用以培育公民道德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

(三)继承传统家训文化精神,努力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消除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诸如道德失范,是非、善恶与美丑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以及欺诈与不讲诚信、以权谋私与腐化堕落等不良社会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搞好公民道德建设,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个体品德和建设公民道德的一般社会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引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如何将这一表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为现实生活当中让全体社会成员可资依循的道德原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把对国民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人们修养品德的自觉追求和人格完善的自觉践履,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获得成效的关键。

四、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塑造儿童德性人格

(一)中国古代漫长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家庭是个体修身成人的学校。由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大众一般无力接受官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因其导向性散漫,显得繁杂隔膜而不很给力,那么教育庶民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家庭教育的肩上,中国人固有的血亲和家庭(家族)观念、鲜明的儒家人文情怀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无不来自于家训文化的熏陶渐染。因此,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家庭实际上就是每个人最早认识和最先接触到的生存环境,也是人们最贴近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共同体,一个人从出生之时起,便是从认识自己身边的亲人和熟悉家庭关系开始向外逐步扩展而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家训文化首先关注家庭的稳定与人伦关系的和谐,因而不论是家训文本还是家训德育实践活动都自然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的道德伦理着手,突出强调个体德性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因而以富有情感色彩的日常训诫方式,变家长的耳提面命等教育灌输为孩童个体的自觉磨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逐渐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要求,让每个幼小成长为内具传统美德而外显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想人格。于是,在“天子失官,学在四夷”③的古代中国,家庭无疑成为一个人修身立己乃至认识世界的最好学校。

(二)修身齐家以塑造子弟德性人格,是中国古代家庭培育个体品德的现实目标。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理路和认识事物的方法,遵循着由近及远和“推己及人”的推延逻辑,这个特征反映在家训道德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受教个体都是从家开始认识和解释世界,而后推及宇宙万物的。而且古代道德教育的理念设计,坚信要实现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造就出“内圣外王”的德性人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古代先贤们无不致力于治家教子的家训实践,“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④。所以,重视以家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家庭道德教育,可以说是贯穿五千年古今中华家庭文明史的显著特征,尽管因时代变迁和家训制作者各异,决定了家训题材和训诫方式的不同,而且每一家训都可能有自己的偏好与针对性,但所有传统家训的基本目标却是共通的,这种共通性就表现在这些家训的主旨无一例外均指向儒家所设计的内圣外王人格修养目标。因而励志勉学、修身养性、孝亲友爱、涉世从政和治生理财等便都是先辈们在家训中常论不弃的话题,在对幼小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谆谆教诲与殷殷劝勉中,都无一例外地凝聚着施教者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对人格塑造的孜孜追求。当然,通过这些家训所透视出来的,除了长辈勉子成才的殷切期望和对家庭幸福的执著追求外,还有对社会安定的温情关注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三)应对当代家庭教育偏颇,需要继承和发扬家训德育传统。中国人深信,给儿女留金钱,不如给儿女留良言。好的家训其实就是一部好的德育教材,它能教会后世子孙如何做人,给其指明人生的方向,能够帮助子孙健康成长。今天,随着教育体制机制的日益完善和教育方法、途径、手段的丰富多样,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几乎是无所不包,各种功课补习和所谓的素质拓展、特长训练、爱好培养等,让孩子们成了天下最辛苦的人。但众多的家长只注重加强孩子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却放弃了对子女道德品质的修养或对孩子进行世俗化的潜规则训练;有的父母,笼孩子于心窝,含儿女于口中,凡事有求必应,对子女百依百顺,把孩子养成了懒虫和傻瓜;有的家庭关系没大没小,看似平等,其实是界线不清,缺失由此及彼的思想交流空间,抛弃了古代“君子远其子”的家庭教育传统。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丢弃我国家庭教育中业已形成的优良家训传统,不仅无法抵制和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利因素,必然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偏误。

(四)发挥好家庭德育功能,塑造儿童德性人格。今天的中国同世界一道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家庭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单位之一,依然是当代中国社会构造的基本单元,即使是我国境内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家依然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生活单位,仍旧是儿童成长的依托和温情的港湾,说明家庭在今天仍然存在,而且也必须存在。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最重视子女的教育,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就业压力的作用,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更成为时下家长们的共同企愿。发挥好家庭德育功能,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千年中华传统家训德育经验,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的基础上,通过搞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努力创设民间化的德育范式,辅之以生活化和常态化的个体品德培育方式,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

注释: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第七》。

②《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③《春秋左氏传·昭公》。

④《四书章句集注·传十章》。

标签:;  ;  ;  ;  ;  ;  ;  ;  

传统家庭道德修养的当代启示_家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