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论文_何晓燕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论文_何晓燕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六小学 636000

摘 要:小学语文某种程度上是孩子一生创新思维的奠基阶段。教师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重视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反向思维、营造发散思维氛围、培养创造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培养 发散性思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在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显现出独特性和有效性。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全部活动的中枢,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而发散型思维能克服和改变传统的封闭性、求同性、直观性思维模式,与科学的开放性、求异性、逻辑性思维模式相衔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本人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做些分析。

一、发散思维,重视思维活动过程

教师往往偏爱于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小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克服思维的定势,敢于标新立异,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闯题,如“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些可能性?”教师提出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见解和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反向思维蕴育着创造思维的萌芽,它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有些人提出疑问,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反向思维的训练会不会太早了啊?其实,反向思维的例子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遇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心情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新知的肥沃土壤,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能有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就会焕发出绚丽的色彩。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发散思维训练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去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问题,更能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当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就能够达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气氛,他们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修正别人的想法,并且能够把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造一个敢于提问、善待学生提问的课堂。给学生话语权,打消学生的戒心,鼓励学生说话,提出问题。教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要打破自己权威的角色,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负担,才会提出老师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民主课堂环境,才能让学生积极思维。

有时为了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教师还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四、多动手,勤动脑,培养创造能力

在许多课文中,作者往往留下了很多“空白”给学生能够想象的空间。如《坐井观天》一课小鸟鼓励青蛙跳出井口,那么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是什么样,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让孩子们试试写一下,或是做个手工画也可。有时候看图作文时,可以大胆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可以和老师不同意见,鼓励和老师辩论。闲暇之余,很多的文字不妨以画画代替,很多的社会现象不妨做个漫画,画画也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作文既动脑又动手,更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作文时,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多放少收。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指点学生领悟题目蕴含着的新意和深意以及比喻义或引申义,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提示规律,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审视变通性、领悟灵活性等。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到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参考文献

[1]邹丽丽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2]罗剑宠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廖雄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J].神州,2013,(08)。

论文作者:何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论文_何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