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论文_张义玲

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论文_张义玲

平南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广西贵港 537300

摘要:自从开展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很多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国仍然有很多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中,特别是最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面临的压力较大;个别地方工作操作上存在不规范现象,如对象认定不准、建设标准控制不严等现象;基层管理力量和资金不足等问题也较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就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危房改造;主要成效;存在问题;资金投入;制度完善

1.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成效

1.1农村住房质量大幅提高

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人员的政策培训,以及对建筑工匠的技术指导,我国整体农村住房建设技术与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房建设相关技术广泛普及。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各地开展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并下发农房建筑图集、建筑工匠培训、危房鉴定排查等工作,使农房建设相关技术得到广泛普及,以前只有在教科书和专业技术人员那里才有的词语,如危房鉴定技术和标准、村庄规划、住宅户型图、构造柱、圈梁、基础设施配套等,现已成为农户建房时常聊及的话题。

二是农房抗震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很多地区农民并不了解当地的地震设防标准,更不知道农房抗震标准等,甚至当地建筑工匠对此也不甚了解。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各地农民、建筑工匠的抗震安全知识水平,在农房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抗震设防,进行圈梁、构造柱等抗震结构配套。

三是建筑节能、节地意识显著增强。采取支持节能建筑材料、适用部件、新型住房结构体系下乡等多种措施,普及农房节能技术,让农户亲眼看见、亲身体会到抗震节能技术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农房建筑节能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理解、认可和欢迎。通过村庄规划对农村危房改造农户进行合理布局,有效地节省了村庄建设用地,而且改善了人居环境,使老百姓得到了好处,节能节地意识显著增强。

1.2基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工作目标得到了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积极成效的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二是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通过大规模农村住房抽样调查,得到了反映我国农村住房和危房情况翔实的基础数据,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对我国农村住房、危房等情况有了系统性了解,为制定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不断完善农村住房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各地一方面大力开展培训和对口技术援助,培养质量安全意识高、建筑施工技术精良的建筑工匠队伍,一方面积极吸引业务精良、富有热情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技术人员克服“水土不服”,部分地参与农村危房改造,这些是解决当前农村规划建设领域技术力量薄弱问题的积极尝试。

2.存在的问题

住房保障政策标准差异大,影响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效果。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与其他住房保障政策未能统筹。地方上对于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政策除农村危房改造外,还有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这些政策均针对农村贫困居民,但各项政策之间存在补助标准差异大、资金未统筹等现象,且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户均补助标准更高,政策更优惠,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形成冲击,影响了参与农村危房改造的积极性,造成个别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资金闲置。事权分散影响涉农资金整合效益。

由于农村危房改造与其他涉农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建设内容包括村庄规划、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多个方面,由于一些地区事权和资金实质整合的工作机制未真正建立,影响资金整体使用效益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危房改造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部门分工合作事权整合机制未真正建立,比如通村公路建设仍由交通局组织实施,供水由水务局组织实施,未能将纳入整合范围的各类资金在大类间打通和跨类别使用。

分配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打折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在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资金分配管理中存在简化程序的现象,审定的危改对象名单有些乡、镇、村没有集中公示,缺乏群众监督,未能发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益。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极易引发矛盾。

3.农村危房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可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非常复杂。涉及政府审批、村民配合以及施工等多个环节,其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彼此的配合和支持,使其能够很好地对危房环境给予改善。针对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还需要给予具体的分析。

3.1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合理使用

资金能够得到专项处理,并且采用公示的方式对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令改造资金实际的用途得到保证。

3.2项目实施和管理

项目实施和管理包括:1)精准识别认定4类重点对象危房。按照“锁定符合条件对象、筛除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和补录漏评对象危房”的程序,将动态调整后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信息更新至省级4类重点对象危房电子信息系统内。2)全面开展危房普查认定和政策宣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组建危房专家认定队伍,对辖区内所有调查录入系统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开展普查,核准户数、核清危房面积、危险等级并提出改造建议,及时填报危房认定表格对应录入信息系统内。3)严格程序、确定对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审批。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4)制定方案、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认真组织编制实施方案。

3.3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包括:1)健全工作机构。按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需要,乡镇人民政府调整充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2)明确工作职责。乡镇农村危房改建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村镇建设部门负责抓好农村危房的技术鉴定、项目规划选址、住房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指导和房屋产权管理。3)落实地方责任。乡镇人民政府是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房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负责具体实施。4)加强舆论宣传。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使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语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程,涉及到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利益,在资金投入、对象确定、组织及施工等方面,都应该认真做好细致的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协调各部门关系,确保人力、物力都用在刀刃上,让相关惠民政策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邱波,陈丽霞.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保护的经验与成就——以江西省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57-58.

[2]沈峰.推进危房改造,多解民生之忧[N].贵州日报,2018-10-11(005).

[3]叶阳,何颖成,陶忠.元谋县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技术经验小结[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9):244-245+248.

[4]洪兴旺.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审计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8(09):18-19.

[5]吴金元.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做法与相关政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07):213.

论文作者:张义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论文_张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