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论文_张美玲,任超

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论文_张美玲,任超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磁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邯郸 056500)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手段上进行了阐述,对进一步扩充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领域中的思路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供电可靠性;提高

配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妥善地解决,以便大幅度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1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 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

由于配电网长期处于露天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自然老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1)绝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2)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况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3)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同一类设备、材料,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1.2 配电网管理规程亟待改善

供电企业应完善配电管理体系,确保配电网系统高效运转,制定严谨的检查和维修制度,同时,还应建立专门的配电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如通信、配电自动化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此外,还应转变传统的配电网作业方式,以实现配电网跨部门、跨专业、跨地区的协同作业。

1.3 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在配电网络中,其电源点与城乡建设发展差距较大,严重限制了容量和电能的输出,尤其是配电网中线路的传输渠道。电力配套建设远远落后于城乡建设的速度,由于输电线半径小、线路长,因此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负荷增长需求,从而陷入发展瓶颈。电力出线通道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冲突,电力线路受城市建设的影响,经常需要改道或更换,因此,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而且线路网络结构较之前更为复杂,极大地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

2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 完善配电网网架,缩小停电范围

目前配电网的现状是以架空线为主;35kV、10kV、0.4kV电压供电为主;直馈方式为主的“三主”方式,这种传统的陈旧的供电模式,是造成供电技术和可靠率低下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城市建筑高层化、生活环境绿化、居民生活小区化的要求,蜘蛛网式的供电网还会给安全和环境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满足功能的要求下,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适当增加“功能相同的元件”做后备。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改变陈旧的供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结构,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甚至“三个电源”供电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要基本合理。

2.2 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纵向在上需要领导的重视,在下需要员工的关心;横向需要各部门之问的分工、配合。为此,供电企业应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实行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层层分配和细化指标。形成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每个季度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下季度工作的指导;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开关,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可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的次数。

2.3 加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首先,应对配电网基础管理给予重点关注,选用适宜的配电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配电网管理制度。其次,强化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完善安全预防措施,如线路维护时必须预先安排停电。同时,也要切实抓好设备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如设计规划阶段、设计类型选择、采购材料、现场施工,以及投入运行、维护阶段,直至设备报废等,必须始终有效控制和管理整个的配电网生命周期。与此同时,也应加强配电网施工和检修的质量监督,做好配电设备的防护措施,强化停送电管理,并及时抢修电力故障。

2.4 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发展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就是对高压电气设备及设施进行不停电的作业。发展带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手段。其三,作业不受时间限制;其四,可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因此应大力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扩大配网带电作业范围,严格遵循不能带电工作才允许停电施工的原则。

2.5 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采用先进设备(自身故障率低),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故障未发生就能及时消除。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管理情况、潮流动向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使99.99%的供电可靠率得以实现。另外,隔离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以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恢复供电,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结语:配电系统可靠性工作是现代化配电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今后将会获得重大的发展,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将会由目前单纯的数字统计,逐步提高到应用于电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日常生产的领域中去,并日益满足电网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傅齐.如何利用计划停电管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陆炜.10 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电子科技,2013,(16).

[3]申荣,张为.关于加强配电网管理 提高供电可靠性运行的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许闻恢.优化配电网络,提高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9):38-39..

[5]邱正德.优化配电网络以提高配网10kV线路的供电可靠性[J].通讯世界,2014(12):80-80,81.

论文作者:张美玲,任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论文_张美玲,任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