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邓达森

激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邓达森

广西梧州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 543204

摘 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以读动情,以情激趣,借用故事,有技巧的提问等方式掀起课堂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触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趣 技巧

课未始,趣先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而不倦。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激趣艺术,掀起课堂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触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以读动情,以情激趣

有感情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思想感情,培养朗读技能,使学生体会到朗读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文章,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要“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感动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范读《安塞腰鼓》时,教师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它如“落日照大旗”、“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文中还大量运用排比,“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只有教师动情,学生才能情动。只有用抑扬顿挫的音响来敲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黄土高原所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汪洋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宣泄。我们的课文有激情澎湃的,如《雷电颂》,有缠绵惆怅的,如《秋天的怀念》,有生机盎然的,如《春》……老师的示范朗读有时像涓涓细流淌入学生心田,有时如大江东去激越雄壮,有时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这样,文情、师情、生情融为一体,教学就会妙趣横生,学生自然也会跃跃欲试,教学的高潮就出现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故事为教学添趣

所有文化里都有故事的足迹,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在教学中恰当的借用故事应该会让教学更吸引人、更精彩。

在教《爱莲说》时,老师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商人叫摩根,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妻子却娇小玲珑。有一次,他们要到集市上卖鸡蛋,是论只卖的。男的先去卖,一连三天鸡蛋都卖不出去。他妻子去,一下子就卖光了。同样的鸡蛋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这时同学们肯定也猜想连篇,老师接着说,原来,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上就显得小。他妻子手小,鸡蛋就显得大,所以人争着买。同学们恍然大悟。老师又说,文学家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创作中,这就是我们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爱莲说》哪些地方运用了衬托手法?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话学生肯定会有兴趣去查找谜底,完成学习任务。

言为心声,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经历、生活体会、思想感情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学生对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了解将会影响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讲陶渊明的诗文并首次介绍他时,就可以给学生讲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三、有技巧的课堂提问增趣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吹皱一池春水”,因而我们老师提问要围绕中心,目标明确,言简意赅,富有趣味。

教《芦花荡》时,为什么老头子敢说“你什么也靠给我”?这看出老头子是个怎样的人?老师这样一抛出问题,学生肯定感兴趣,会有话说,老师再适当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这样,通过老头子的豪言壮语,知道他有高超的水上能耐,充满自信,藐视敌人,具有豪迈气概的抗日英雄。也因此能理解为什么当女孩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了。

当然了,要让提问真正的出成效,在提问时是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的。要先提问后指名,这样可以避免未指名的同学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去积极思考。要先思考后回答,给学生思考问题、组织语言的时间,这样的提问才不流于形式。要先讨论后结论。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尽量不要立刻表态,可以让学生补充、纠正,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顺水推舟,依据学生讨论做出结论。这样可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民主合作气氛,培养学生钻研精神。要先激励后更正,回答精彩的肯定要称赞,但也要在高层次上有要求,不能固步自封;回答错误的更要鼓励,表扬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精神;回答不全面的,要着重表扬对的部分,然后再提醒他今后要注意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邵清艳 编著 上好课的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2]赵春风 编著 如何提高教学技能.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05。

论文作者:邓达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激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论文_邓达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