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际辽宁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163)
摘要:电厂设备的检修及监管是促进电厂高效、平稳作业的重要环节,所以,企业在平时生产流程中,应当牢牢掌握电厂设备的参数及作业状况,同时联系作业实际,拟定科学的、具选择性的检修方案,进而促进整个电厂的平稳、高效作业。电厂设备检修及监管工作越来越频繁,随之对检修方法的改进需求也逐渐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
关键词: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
1、我国电厂设备检修现状分析
1.1、计划检修的不科学性
计划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将其写入设备的检修规程并固定下来,由生产计划部门参照执行。
1.2、计划检修的不经济性
不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一律执行预先规定的检修周期,超量检修和不足检修并存,其执行结果是造成大量无为的投入和财力损失”不足检修是设备安全的大敌,是导致汽轮机超速、锅炉爆炸等设备重大恶性事故的根源;纯计划检修一方面致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同时又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况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
1.3、检修过程的不持续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许多电厂相继推出了检修运行分离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纷纷成立和组建了各自的检修,但由于发电厂和检修公司之间设备责任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交叉,在检修特别是大修及扩大性大修方面,尽管检修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仍普遍存在着检修与维护过程的不持续性,常常使一些技改项目特别是一些小的技改项目,在检修完成后进行日常维护或事故处理时一些资料图纸、技术参数的混乱,从而延长了检修时间,给发电厂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
2、电厂设备的检修方法
2.1、定期检修方法
定期检修方法即有计划地进行各电厂设施的故障排查工作,能否契合各设备的作业实况,而且能否预防或者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其一,该方法要求负责人员全方位地了解所有电厂设施的作业情况,并联系这些拟定展开检修的周期,同时拟好实际检修计划;其二,重点减少电厂设备产生经济损失,拟定确切的检修周期,由此既能排查潜存的一些隐患,还能发挥预防发生故障的效用,减小其可能性,保障设施平稳作业;最后,定期进行各故障设施的检修工作,使其不至于扩展到其他部件,同时确保附近部件的正常运行,排查故障设备隐患,强化其稳定性,并不断改善定期检修方法。
2.2、状态检修方法
状态检修为电厂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段之一,对电厂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该方法主要联系电厂设备的实际作业情况给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尽可能地使其达到高效作业的条件。电厂在作业时,进行状态检修,通过掌握各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有没有达到安全、高效作业的要求,特别是可能存在隐患的设备要重点检修。
2.3、故障检修方法
此类方法属于事后维护,电厂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负责人员应进行故障排查,该方法是对设备出现故障之后的处理。故障检修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限,结合电厂设备作业的实际展开就行,无需特意安排。由于故障检修方法有很大的被动性,因而小规模设备常用这种方法,通常不用于大型设备检修,以防止阻碍电厂各设备的高效作业,当然也能依靠这种方法修复故障设施,使其顺畅、高效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分析
现在有基于2种平台的检修管理系统的研发,一种是基于.Net平台的电厂检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Net开发平台是一种新的计算平台,它简化了在高度分布式Internet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使检修管理系统在状态检修的情况下进行更好的开发和设计。另外一个技术平台就是基于J2EE平台的电厂状态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J2EE平台是基于Internet上的Web技术特征而设计和研发出来的,它提供了一个依靠组件的方式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装配和部署,把商务设计逻辑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离出来。这样就能更加适应于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商务逻辑需求,从而使相应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更加便利。可以说这2个平台各有各的特色和优点。
本文采用的是J2EE平台和SOA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Tomcat6.0作为系统Web服务软件,Oracle10g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的存储单元。同时,模块实现则是运用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为程序设计方案。每个业务模块看成一个action进行调用,从bean包的类中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3.2、检修策划
主要是围绕检修策划阶段各专业所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此部分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基于《大唐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A级检修管理导则》规定的检修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结合张家口电厂检修项目计划任务书涉及的内容和章节结构。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和职责维护、检修目标维护、管理制度维护和项目进度及网络图维护等13个模块。
3.3、检修实施管理
主要是对检修过程中的事件进行管理,方便管理层及时掌握检修的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对于基础人员则起到日常工作记录的作用,方便各专业能够共享检修过程中的工作信息,利于多班组的配合和协调。主要包括检修日报登记、监理日报登记、设备异动申请登记上报和设备异动报告登记上报等9个模块。
3.4、检修总结
主要包括检修目标完成情况登记和资料归档。而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还要引进PDCA的管理理念。这样,检修管理系统的建设就会按照规划设计、试点实施、应用总结和评价、循环改进等方式实施,可以确保系统逐步的完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使用感受,创造更高的用户价值。
3.5、规范电厂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进行技术培训时,非但要强化电厂设备检修作业员工的专业水平,还应注重对他们自身风险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的锻炼。培训检修人员时,不但要总结先前工作的经验,还应学会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不断的调整中进行完善。此外,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约束并规范检修人员工作。若存在违规作业,一定要严格依照规定强化监管,坚决规避违规作业。科学技术在不断取得突破,各种类型的设备也逐渐开始使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厂更需强化对检修及监管单位员工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推动整个电厂所有电厂设备的平稳、高效作业。
总之,近二十年以来,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电厂数量持续上升,电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电力设备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国际设备管理协会定义的设备管理概念是:“把组织中的人和工作协调成一个工作整体的实践”。通过定义可以知道,人员和工作协调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国外在对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的研究上,侧重点是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怎样协调工作和怎样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国民.基于SOA的火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孟国庆.火电厂设备检修项目管理与流程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刘国民,宋雨,周庆捷,屈国际.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分析[J].电力信息化,2012,10(01):46-50.
[4]张武雄.基于.NET的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王天云.曲靖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论文作者:丁仰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方法论文; 高效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