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教学中倡导教师“创设情境”论文_范春梅

在品德教学中倡导教师“创设情境”论文_范春梅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 365000

摘 要:好奇与求知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在小学品德课堂上善设疑障,即创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 起到“引人入耳,一听为快”的作用。本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语言情境、创设声像情境、创设活动情境”四个方面的分析,对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少年儿童 品德教学 创设情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维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它。”少年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创设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入耳的语言、入眼的事物、入脑的问题等。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在品德教学中倡导教师“创设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求知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由问题而起,在品德课堂上善设疑障,即创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起到“引人入耳,一听为快”的作用。

在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金钱消费有了亲身体验,加上平时许多同学喜欢买小摊小贩的食品吃等现象,我就将事先准备的有代表性的食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食品,各小组长领回去,组织讨论:这几种食品能不能买?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看到食品,精神抖擞,好兴奋,急于在小组里畅所欲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讨论,明白购物时要注意识别商品的“生产日期、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等。教学四年级下册《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根据学生收集来的交通图片,创设“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呢?怎样解决呢?”的问题情境,学生有图片的提示,能从“尾气污染、噪音影响、能源消耗、交通堵塞”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节能减排、错时上班、单双号错行、增开磁悬浮列车”等方面畅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利用学过的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有条理分析和预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体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创设语言情境

英国吉普林曾说过:“言语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药方。”语言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传播知识的媒介。精美的语言犹如阵阵春风,可以拂去学生心头的寒意,漾起学生感情的涟漪,启开学生智慧的闸门,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关的诗歌、故事、格言、警句、谚语等,并以丰富的感情和富有情趣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解释、讲述,可以使课堂充满情趣,学生容易受到感染和启示。教学五年级上册《江山多娇》一课,上课伊始,我选择“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一段话,声情并茂的演讲,将学生带入“祖国像幅画”的情境中。

教学五年级上册《诚信是金》一课,给学生讲《曾子杀猪》的故事和朗诵诚信格言或名言警句,学生听故事入神,深深被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打动了,格言或名言警句对学生起到警勉作用。每当在品德教学中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时,就像在学生记忆的长河中投下了一粒石子,从他们恬静的脸上,闪光的瞳孔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思想的长河里正溅着朵朵浪花。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与语言情境融为一体,知识自然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了。

三、创设声像情境

“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应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积极地培养和发展其有意注意。”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声像情境,恰恰能给学生新异刺激。比如,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音乐的旋律,画面的变动等,这些都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教学过程中讲到某一内容打开投影仪,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投影仪上,被画面的内容所吸引。

教学五年级上册《祖国宝岛台湾》,播放日本、荷兰侵占宝岛台湾的录像,只见同学们静静观看,脸上失去笑容,握紧拳头,不时发出“侵略者真坏”的话语,达到了教学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创设声像情境,能巧妙地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以情牵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

四、创设活动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品德教学中,教师根据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唱歌、猜谜、游戏、表演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幅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品德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语言、声像、活动”情境,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能紧紧地被吸引,自觉地全身心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自觉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自然学习掌握知识,并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一举两得。

论文作者:范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在品德教学中倡导教师“创设情境”论文_范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