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离职审计_离任审计论文

论领导干部离职审计_离任审计论文

浅论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审计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干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利用审计这一特殊监督手段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量化”考核,由客观反映的“量”和经济行为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衡量政绩,进而延伸对其德、能、勤、绩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对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以下简称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基本内容、程序及其方法、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必要性

1.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1996年初,李鹏总理在接见出席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代表时提出:“在未来的15年里,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处在一个建立的过程,一个完善的过程。搞竞争,搞市场经济,就不免出现种种负面作用,负面影响,甚至包括一些丑恶现象,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现在还是比较普遍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些精辟的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会出现腐败,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措施。腐败尤其是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总是与经济活动的不正常和经济行为的不规范相联系的,而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通过资金往来和帐目记录反映出来,这一腐败现象的特征,使审计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以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监督必然与反腐败斗争发生内在的联系。由于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其经济行为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尤为必要。

2.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离任审计产生的基础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形成的委托、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代理经营或管理的责任者调动工作时,应当对其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按照它的用途和所在领域可划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保值增值的经济功能,主要存在于企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资产的扩大和行政事业单位部分非经营性资产的转入,使经营性资产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扩充。其数量金额是大幅度增长,而对其管理相对薄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从对一些单位审计情况看,领导决策失误,盲目投资,就造成上百万元资产流失。由此可见,加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和考核十分必要,而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正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监督形式。

3.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民主监督的需要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不管是晋升职务,还是异地为官,或是离休退休、辞职等,拍拍屁股就走,不仅对领导干部的离任没有个说法,无法对他的异动进行民主监督,更无法追究领导干部对原单位遗留问题的责任。这种做法群众意见很大,认为“一把手”在位“权力无限度”,离任“自由度”,名为人们的公仆,权力不受制约。权力和义务不平衡,不统一。所以,坚持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坚持责权相统一的原则,必须建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设置这一民主监督的程序。

4.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全面、准确评价干部的重要措施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比较重视领导干部的定性考核,而忽视定量考察。开展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是一项多内容、全方位的工作,它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查财务帐表询访取证为一体的审计方法,对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全面进行监督的定量考核,通过分析,去伪存真,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有利于真正实行优胜劣汰,有利于发现和启用人才,使“看政绩用干部”任人唯贤的用人政策得到真正落实。为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地、科学地了解干部,选拔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量”的依据。

5.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能有效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

随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实施,意味着领导干部掌管权力的时候,也应履行自己的责任。实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能使离任者总结经验教训,接任者吸取经济教训,避免前者走错的路,后者再走。同时还使离、接双方责任清楚,有利于工作的交接,避免离任者说得工作辉煌,接任者却说是问题成堆,甚至把本任期的问题推到前任头上的扯皮现象。促使领导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应完成的目标任务。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基本内容、程序及其方法

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一种经济责任的审计。主要的目的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要以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任期责任目标为重点,并要揭示领导干部因玩忽职守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等违法犯罪行为。具体来说,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任职期内目标完成情况;(2)任期终结时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有无虚盈实亏,潜亏挂帐的情况;(3 )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纪,有无重大的违纪问题,有无重大的损失浪费及重大的经济遗留问题;(4)基建、 技改项目投资效益情况及其长期投资项目情况;(5)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6)审计认为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对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计是一项新的综合性审计工作,没有现成的操作程序可循,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工作程序应当为:(1 )由干部管理部门委托;(2)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批准;(3)审计部门(机构)发审计通知书;(4)开进场见面会,离任者作述职报告;(5)查帐、核实资产、召开座谈会;(6 )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离任者)意见;(7)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签署回复意见;(8)审计报告连同被审计对象的回复意见送达有关领导;(9 )审计部门提出审计意见书或作出审计决定;(10)审计部门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提交干部管理部门,由干部管理部门将其归入被审计对象的人事档案。

在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具体实践中,要按照审计程序,采用查帐与调查相结合,查帐与实物盘点相结合,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并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离任审计之中。

三、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即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客观事实不隐瞒、不夸大、不回避、不遗漏,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得出符合事实的意见和结论。

2.客观公正原则

“客观公正”就是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独立、超脱的地位、不偏不倚地对待离任审计干部。不得带有任何主观偏见,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见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深入调查,按照客观事实反映审计事项的真实情况。

3.一分为二评价原则

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离任干部的功过是非。在评价离任干部的“过”和“非”的同时,也要肯定“功”和“是”,这样既符合辩证法,也能使离任者心悦诚服。接任者也能从“过”和“非”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在“功”和“是”上发扬光大。

4.“三个有利于”的判断原则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更趋规范和完善。然而,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法规建设不可能完全同步,从而出现“滞后现象”。在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过程中,遇到现行法律、法规未做明文规定而在实际中已发生的新事物、新问题,“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予以肯定,凡是与“三个有利于”相悖的予以否定。

四、当前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缺少统一审计依据

近年来,全国一些省、市、地区和国务院部委根据经济工作需要开展了离任审计并颁布了规章、条文。但均系地方和系统内的立法,所以只能作为地方和系统内部开展离任审计的法律依据,没有全国统一的审计法规和依据,《审计法》未对离任审计作明文规定。

2.缺少计划性

干部离任由干部管理部门掌握,对离任者开展审计,审计部门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而实施。由于审计部门不掌握干部离任情况或了解不及时,就可能出现离任审计项目未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审计部门就要在原审计任务基础上增加成倍的工作量,审计质量很难保证。或者审计部门调整审计工作计划,造成原有计划有的落空,无计划的必须完成的格局。

3.缺少工作标准

由于离任审计的特殊性,其查帐标准和评价标准有别于其他审计。没有统一标准来衡量离任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实际中没有可遵循的工作尺度,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4.离任审计需要制度化、经常化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A领导干部离任进行了审计,B领导干部离任没有审计,这种现象,造成被审计对象极大的不满,以为审计部门在“找我茬子”,群众中也误认为,只对A审计,是A有问题。所以,各级领导要重视离任审计工作,使离任审计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工作,离任的干部有问题要审计,没有问题也要审计。对于不经审计而离任者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这样离任审计自然就形成制度了。

5.离任审计的效力问题

在一些地方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往往是确定被审计对象任免后,才通知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审计,当审计结果出来后,被审计对象早已提拨到新的领导岗位或已“挪位子”,从而时过境迁,审计报告便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形式,审计出来的问题便无人过问追究。这样一来,离任审计制度有名而无实。

总之,在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实践中,必须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只有这样,离任审计制度才能真正成为监督约束领导干部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领导干部更好地执政为民,用权为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标签:;  ;  ;  ;  ;  ;  ;  ;  

论领导干部离职审计_离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