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能力培养分析

张晓丽

(作者单位:闻喜县融媒体中心)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越来越多人通过手机、电脑屏幕获取新闻信息。媒介融合使得新闻打破传统的播报壁垒,在新媒体时代逐渐开辟出新的天地。然而,在新闻业整体看似繁荣的背景下,我们仍应意识到,新媒体时代下基层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县级媒体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其由于新闻质量较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人才创新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县级媒体对自身在市场发展中定位不准,思路不清。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县级媒体新闻编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入手,重点分析县级媒体培养新闻编辑能力的措施,推动新闻业向着良好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能力;培养

1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生活水平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体验。然而,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更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人失去了其原本的敬业态度与专业能力。新闻的撰写、报道一味依照从前的模式和形式,创新能力及专业能力逐年降低,而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媒体业已不再是以往的一家独大的局面,越来越显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态势。这也使得整个媒体行业向着创新、高效、提高公众满足感、吸引眼球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那些保守落后、专业能力不突出、创新能力较差的新闻媒体注定会被高速变化的市场所淘汰。还有一部分过于注重收视率、过于注重制造噱头来吸引人眼球的媒体人,在获得了短期的利益之后,大多数都被广为诟病,丢掉了其身为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态度。究其根本,是因为新闻从业者自身专业能力不过关,且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或者对时代潮流过于屈从,进而放弃对新闻业原本的职业追求与职业信仰,忽视专业能力的提高,转而依靠报道毫无营养的娱乐新闻或者是一些未经证实的假消息来吸引大众目光。

1.2 增强新闻创新性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企业乃至行业发展进步的基础。近些年来,由于新闻产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也通过各种方式以几何形式呈爆炸增长态势。受众主体大体保持不变,而新闻供给方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新闻的数量有限,被多家报道的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如果各家媒体对同一新闻的评论分析大同小异,那么观众便会失去其对此条新闻的兴趣。相反,在多家媒体的同时竞争下,某家媒体的新闻编辑如果更具创新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并将之与当前时代人们讨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痛点问题相结合,那么,观众便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显而易见,这家媒体也很容易获得更多人的长期关注,并同时在观众心中留下专业的媒体人形象,由此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创新能力是促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关键。

1.3 提高新闻质量的需要

当下,许多新闻媒体广受大众诟病,主要原因是其报道的新闻质量较低,标题大多数是断章取义,新闻内容也多数为未经官方确认的、难以证实的假消息。许多媒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完全失去了其作为职业媒体人的自尊与底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了科技兴国,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新闻媒体业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进步关乎国家发展、社会进本的根本。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宣传党的思想、宣传国家文化与增强人民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阵地,也应担负起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使命,坚决杜绝低俗化、泛娱乐化、简单化、碎片化的社会风气,坚守自我,保持本心,努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新闻质量,增加新闻深度与广度,让全体国民增强获得感与满足感。

(3)动作描写: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Evaluation of the PPP project invest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On the OWA-fuzzy gray clustering evaluation method

2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能力培养措施

2.1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行各业都广受追捧的一类人。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作为中国的门面和发声者,其发展进步更应受到国家、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当前这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功走入千家万户,人们早已能够实现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界大事小情,这在之前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的是,当前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还未能得到完全发展,而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基层媒体行业的人才较少,人才未能完全显现其实力。首先,党和国家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基层的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与此同时,也应加大投入,促进基层媒体向着稳中有快的方向发展。最后,国家与社会应重视大学本科关于未来从事媒体行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媒体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时时刻刻保持自身正能量,并向社会传达光明与希望,从而真正实现其作为职业媒体人的人生价值。关于基层新闻从业者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是基于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应受到全行业乃至国家与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2.2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能够真正具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能力的人才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提高整体编辑能力的重中之重。我国自古时起,便有继承传统的意识,但是敢于打破原有的传统方式、传统观念的人才少之又少。直到近现代,国人才开始真正开始意识到继承传统并对传统形式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推陈出新,对于一个人自身发展乃至全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基层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发展进步的行业,只有敢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其发展需要。新闻编辑能力作为基层新闻媒体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更需从业者注意。基层媒体从业人员应敢于打破原有的新闻编辑形式,找到更适应当前时代时刻处于忙碌的上班一族与学生一族的新闻报道、撰写模式。而这一范围几乎囊括青少年至中老年的所有年龄层。这极大考验了新闻从业者对于社会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与此同时,也要兼顾满足中老年人怀旧需要的能力。基层新闻编辑在撰写新闻时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来发现当代人都能普遍接受的语言描写、新闻叙述方式,对原有的新闻报道模式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对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正与创新。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基层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在编辑新闻上应敢于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提高自身编辑能力的同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促进基层新闻产业运作方式的调整与升级。

2.3 增强新闻趣味性

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发展急需增强新闻趣味性。近年来,娱乐化、简单化生活态度逐渐占据主流,碎片式文化悄然盛行。基层新闻媒体行业从业者在编辑新闻时可以运用当前较为流行的语言、较为流行的网络词汇来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趣味性可以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如被称为段子手的央视主播朱广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被定义为较为正式、刻板的央视新闻节目,凭借一己之力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原来新闻还可以这样播报,原来央视新闻还可以这样进行创新。从朱广权播报的央视新闻这一真实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为严肃的新闻报道中,如果可以适时、有效地增加新闻趣味性,便可以使新闻编辑更符合年轻人的观看与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3 结语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为在时代洪流中立身发展潮头,必须重视新闻质量,新闻从业人员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专业能力,形成创新思维,向社会传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作为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从业者,也可以通过增强新闻播报的趣味性培养自身的编辑能力,敢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国家与社会各界也应加大投入,培养先进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的新闻编辑水平,促进基层新闻产业稳中有序地发展,使基层新闻报道成功走出当前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作平.新闻报道的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8.89-91.

[2]刘晓林,邓利平.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J].青年记者,2018(21):192-194.

[3]顾晓宇.新媒体新闻编辑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146.

[4]陈琳娜.论网络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J].传媒论坛,2019(3):68,70.

标签:;  ;  ;  ;  ;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