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高春梅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476100

[摘要] 目的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环节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300例输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8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传染病0例、对照组2例.上述结果中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的控制,能有效避免输血检验流程中的错误,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了临床传染病发生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临治

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输血;质量控制

Transfusion testing process link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fusion testing process. Methods From 2013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in 300 cases of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 all the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transfusion therapy,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ach link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e medical disputes occurred in 8 cases and 2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0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 inspection process,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ransfusion errors in the test proces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Decrease 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incide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control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300例输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100例(66.67%)为男性,50例(33.33%)为女性,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33.32±3.74)岁;150例输血患者中A 型血有36例(24%),B 型血有30 例(20%),AB 型血有50 例(33%),O 型血有34 例(22%)。观察组150例输血患者114 例(76%)为男性,36例(24%)为女性,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32.32±5.74)岁;150例输血患者中A 型血有39例(26%),B 型血有25 例(17%),AB 型血有56例(37%),O 型血有30 例(19%)。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输血患者输血样本进行采集、血型鉴定、配送等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HIV、HBV、SARS、梅毒抗体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采取病毒核酸检验技术对病毒的RNA、DNA灵敏度更高,保证了血制品的安全性。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的人数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的人数,比较分析。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医患纠纷和输血型传染病。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医患纠纷、输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 讨论

3.1 输血检验流程环节的质量控制严重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安全。输血检验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中,首先要进行血型鉴定确定患者的血型,然后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输血对专业性的要求很强,在输血抢救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输血时其质量控制就显得是十分重要。

患者在输血过程的生命安全受到输血各个环节的影响,为了保障输血患者的健康安全,就要在

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上把好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及专业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素养,是做好输血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其医患纠纷(3例占2%)、传染病(0例占0%)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20例占13.3%)传染病(2例占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对输血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治愈病患,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输血患者在输血前采取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减少输血型传染病,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金一,探讨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2),376-377.

[2] 杨军明,尚鹏,临床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4,(32),317-317.

[3] 刘成淑,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1),79-79.

[4] 李琳,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324.

论文作者:高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策略论文_高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