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_创业论文

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_创业论文

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解决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矛盾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发达地区论文,进程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教育水平”。在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发达地区纷纷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是解决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对高等教育强烈要求和落后的高等教育生产力矛盾的必然选择。如果不采取促进高教发展的方针,继续停留在英才教育阶段,就会延缓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后果。当区域性经济发展到相当的层次和规模后,就会感到建立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基础上的从业人员,知识起点偏低,技能过于单一,适应不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实践证明要使引进的先进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使用一大批接受过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否则在低素质劳动力的操纵下,这些设备不但产生不了高效益,甚至会导致企业亏损。劳动者素质偏低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发达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拉动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为了解决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还肩负着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例如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促进沿江地区和淮海地区共同繁荣,提高全省经济的整体水平,如果降低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后劲,势必影响到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能力。

面向21世纪,发达地区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前要抓紧准备,创造条件,积极推动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其中高等教育发达与否是个关键性因素。在社会转型的关头,等待大家都条件具备,然后再齐头并进,是无济于事的,只能错失良机。在21世纪,知识将代替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发达地区都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既有现场操作技能又掌握系统技术理论知识的新型员工。这类知识型工人,只能依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来培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表明,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大批生产第一线迫切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主力军。发达地区人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过渡,家长要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英才教育阶段所造成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不仅压抑了落榜青年上大学的欲望,而且有可能削弱他们在21世纪的生存发展能力,因为21世纪的青年人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构成生存发展权的基础。只有将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推进,才有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而且发达地区已经具有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广泛的社会基础,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都迈上了新台阶,教育发达,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1997年人均GDP就已突破3000美元, 产业技术能级全面提升,2000年上海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到50%,21世纪初叶,科技将全面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按照国际经济学界提出的判断标准,上海已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初始条件。 江苏省1997 年人均GDP 已达1100美元,200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达45%,全省城镇化水平达40%,根据国际化社会对工业化进程的划分,江苏省现已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即处于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到各产业的“复合结构”过渡的阶段。 1997年江苏全省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已达到63.82%, 苏南地区的升学率更高。尽管发达地区都有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心和实力,但在推进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下的矛盾和问题。

一、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种趋势。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比单纯数量的扩大具有更高的价值。因而发达地区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普遍重视并狠抓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高教的规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更新教育质量观。英才教育思想历来把高校看成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对学术性的追求高于一切,偏重于用学术标准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追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配合关系,主张采用“毕业生的学识、能力是否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尺度,这两种教育质量意识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必须引起对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分歧。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不能用一种质量标准来评价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存在着多种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而且并不排斥英才教育质量观。对有些重点高校仍然具有实施英才教育的自由,他们可以坚持原有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但是对那些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应当建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并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评估该类高校的教育质量,完善督导制度,全面监控他们的教育质量。通过经常性的评估与检查可以及时暴露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时反馈、立即纠正,从而达到保证教育质量的目的。其次要正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牺牲质量来谋求数量发展的可能性。在世界范围内,那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忽视教育质量为代价来追求数量扩张的教训要引以为戒。

大众化阶段容易引起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①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学生规模迅速膨胀的需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解决的办法:可采取多种措施充实、提高师资力量,扩大校舍面积,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条件的现代化。②生源质量不高,难以胜任大学学习的需要。高校对那些知识与能力都不足以承担大学学习任务的新生,应实施补救教育。例如开设辅导班或预科班,对来自中专、职高、中等技术学校的生源,针对他们文化基础差的特点,补习有关的课程,使之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后再开始大学的课程。③教学过程把关不严。大众化教育阶段实施“宽进严出”的高校,能否严把教学关、考试关、毕业关就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如果稍有松懈,就可能造成“滥竽充数”的局面。对宽进严出的高校应坚决实行淘汰制,严格考试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层层筛选,优胜劣汰,使师、生都具有教与学的压力与动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可能存在,但不能认为数量的增加必须导致质量的下降,对这种“必然性”的忧虑可视为警钟长鸣的信号,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得力的措施,这种矛盾还是可以解决的。

二、扩大规模与经费投入的矛盾

高等教育是一项昂贵的事业,在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虽然比欠发达地区要好得多,但相对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对巨额经费的需求来说,还是有限度的。发达地区日益增长的“要求扩大高教规模的愿望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大众化进程中最棘手的矛盾,就连一些发达国家都曾遭受国家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对大众化进程的困扰,更何况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达地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既要重视这个矛盾,但也不能被矛盾所困惑,现以江苏为例来分析此矛盾,并努力寻求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

江苏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都不如上海好,而且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好比是我国经济状态分布的缩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经费投入的矛盾很突出,又具有典型性,如果将此矛盾解决得好,对其他同类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就有借鉴作用。

199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44万人(含普通高教和成人高教),毛入学率为10.9%,2010年江苏人均GDP将达3000美元左右,18 -22岁的人口约576万(根据出生人口计算)。 假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取最低限,按毛入学率为16%来估算,那时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达92万人,高等教育增长率需要保持在4%以上, 这一增长速度与江苏经济预测速度的弹性系数为0.4-0.6相符,即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0.4-0.6个百分点,这是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

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是估算高等教育经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经费的需求与规模成正比。在目前情况下,为保证教育质量,新增一个学额,仅新建学生生活用房、购置必要的教学设备等就需基本建设投资约4.5万元人民币, 除此而外每年还需正常事业经费近1万元。当然针对一所具体的高校而言, 在扩大规模的一定限度以内增加学额,边际成本可能是递减的,若超过一定的规模,其生均成本会呈上升趋势。据初步测算,仅普通高校就需增加学额约30-40多万个,单单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就有130-180亿元。通过对江苏教育经费的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分析得知,若按大众化的最低要求来估算,教育经费的缺口将达百亿元,这对江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来说是个很艰难的数额。但解决这一困难的思路有如下几条。

1.推进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制化建设,确保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指标的真正实现。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应达到4 %的目标”,确保“三个增长”,首先要大幅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5年江苏这一比例为6.79%,大大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此后虽略有上升,但增长缓慢,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这一比例应该逐年有所提高。 其次要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在省级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到2010年省级教育经费拨款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应达17%以上。第三,要依法征足多种用于教育的税费。加大费改税的力度,解决费种多、计征对象复杂、征收难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高等学校经费筹措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及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依法保证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

2.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采取以“内涵发展为主,外延扩张为辅”的策略。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优化高校的布局结构,盘活资源存量。挖掘现有高校的内在潜力是江苏发展高教规模的明智选择。江苏现有普通高校65所(成人高校57所),高校的师生比虽有提高,但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7年每一专任教师平均负担本校学生8.6人, 低于世界范围内的常规比例。这说明江苏高校的规模发展还有潜力可挖,可通过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来提高规模效益。有些单科性院校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时,可通过合并或兼并的方式来增强办学实力,扩大规模。允许那些办学实力雄厚、办学活力好的高校通过增加某些学科、专业的方式来扩大办学规模。鼓励高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以产业筹措资金。江苏省从1995年起每年增招1万人, 许多高校的教学用房及生活用房已十分紧张,允许现有高校通过改建、扩建来增加学生容量。结合学制结构的调整和教育体系的演进,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处于停办或半停办状态的中等专业学校或成人高校改办为高等学校,做到高等教育的低成本扩张。

3.完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建立以政府分担为主,家庭、受教育者、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经费的体制。1997年江苏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57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可以逐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负担教育投资的比例,适当提高高校的学费标准,使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逐步达到学生当年生均培养成本的1/4左右,根据学校的性质不同可建立不同的收费标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高校学生的贷款制度,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贷款资助。积极鼓励社会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企业、私营工商业户、公民个人向教育的捐资,允许纳入税前列支或给予减免税照顾。

4.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促进办学主体或经营主体的多元化。1993年江苏开始举办民办三江学院,此后又批准筹建了两所民办高校,几年来这些学校未花国家一分钱,却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增加了教育的供给,满足了部分社会成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江苏目前的民办高校数目少,规模也小,与国外同类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经验表明,民办高校只有形成了规模经济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并扶持民办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比如采用贷款贴息、专项资助等经费扶持方式。还要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设平等的教育竞争机会。对于公办高校也应该允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国外的一些私立大学中有公办学院,公办大学中也有私立学院,借鉴这一经验,我国的一些大学内也可允许多元主体合资创办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也可允许私营财团依托某大学,投资兴办二级学院,也可利用某些国际关系合资办学,总之,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三、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何为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大多数国家一样,都发源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1.依靠县、乡、村政府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服务。高校要积极配合,动员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这一思路对富裕农村解决人才问题还是颇有成效的。

2.分区制订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在高校的招生计划中注意招收一定比例的农村青年,为农村定向培养土生土长的高层次人才。江苏省苏南农村高中阶段的普及率已达80%以上,采取扩大招收农村青年入学的方法还是可行的。针对苏北地区人口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基础薄弱、中等教育不发达的现状(每年能够报考大学的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较低),允许社区学院、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对苏北农村的青年开放,实行预科制、宽进严出制,鼓励、支持苏北农村青年上大学。

3.送教下乡。动员并鼓励现有高校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送下乡。通过高校与县、乡、镇政府联合办班,招收当地的青年,就地培养,学员可实行宽进严出,教学过程可实行淘汰制,毕业证书也可当地有效,或鼓励学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取正式文凭,这样就能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4.选择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县市,依托地理位置相近的院校,由县乡政府、企业等共同投资创办社区学院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某大学的二级学院,专门为乡村工业化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5.促进远距离教育等开放式大学通向农村。

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也不可忽视。一些发达国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曾出现过高学历失业的现象。我国目前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下岗”、“失业”的问题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有人从当前就业与失业的矛盾中提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质疑,这是件好事,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更有利于重视并解决问题,不妨认真分析一下矛盾的成因和对策。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多种社会原因造成的。我国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使许多企业面临着困境,吸纳人才的能力有所降低,有的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档次升高,需要创品牌,确实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对专科生不感兴趣,有的企、事业单位用人观念不正确,认为使用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能够为企业形象争光,故而不想用大专生,有的用人凭关系,宁可用低层次的人,也不愿使用无后门的大学生。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导致某些专业的人才供大于求。有的大学毕业生追求高报酬的工作岗位,宁可待业,也不愿屈就艰苦行业。这些都从整体上造成了大学生分配难的社会印象。若从组织社会大生产的角度看,高、中、低倒金字塔的人才结构是科学的、合理的,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大专层次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例如新加坡人曾对苏州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作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苏州地区最紧缺的是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奇缺。这类人才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

我国长期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目前下岗人员较多的原因之一。过去由于企业吸纳了大量素质参差不齐的劳动力,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的过程中,那些低素质的劳动力就适应不了技术密集型生产岗位的需要,不得不被淘汰,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减少失业机率的有效措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普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据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的统计,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失业率为10.2%, 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失业率仅为3.8%,这种趋势在上海也非常明显。高等教育愈发达对降低失业率愈有好处。

从经济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能够刺激多种就业岗位的持续增长。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了,就业岗位也会不断扩大,区域性经济吸纳劳动者的能力才会随之增强。江苏省的张家港市,只有80万人口,由于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人才,10年中在吸纳大批外地大学生的同时,又吸纳了沙洲职业工学院所培养的近3000名大专毕业生。从中可以看出,只要形成经济与教育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学生的就业分配就不会形成多大的问题。

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经历了如下的演变过程,从计划经济时代“一颗红心,多种准备”的就业分配,到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双向选择”,都从未跳出过“就业”教育的范畴。面向21世纪,这一观念要有所更新,我国社会更需要“创业”者,特别是在国家允许发展私营经济的情况下,已为大学毕业生的艰苦创业提供了社会机遇,虽然就业岗位主要依靠国家、政府来创设,但自谋职业也是一条光明之路。在国外,高学历的人才多了,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在美国就是由占人口5 %的在多数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国另外的95%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要向“创业教育”的方向转化,把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择业意识”,而缺乏“创业意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求职者,更应该是职业岗位的创设者。如果说我国乡镇企业的起步是一大批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敢闯敢干的结果,那么21世纪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应该属于大学毕业生。美国著名的斯坦福—硅谷工业园区就有许多大学生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我国就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指导。在就业艰难的情况下,应当指导大学生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创业,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发现事业生长点,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为他人设置劳动岗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若能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型人才,就能更好地引导社会进步。将来在人的一生中会面临着多次就业与创业的选择,今日的创业教育会对大学毕业生终身的职业生涯都有指导意义。各级地方政府也要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给予一些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制订一些优惠政策,设立“创业基金”,为他们的创业提供适当的启动资金。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是成倍地扩大就业。目前在社会上已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工作机会,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对其中的好典型要加以宣传,对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不要把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局限于就业的框架内打转转,应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创业天地。

综上所述,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经过艰苦的努力。

标签:;  ;  ;  ;  ;  ;  ;  

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