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无痕的影响论文_李杏红

教育是一种无痕的影响论文_李杏红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外国语学校 323000

诗人泰戈尔曾有诗歌:“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却已飞过。”我很喜欢这句。学生时候是喜欢它的意境,现在是喜欢它带给我对教育的思考与启迪。“鸟儿飞过痕迹不留”不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无痕教育”吗?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过的一切,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回头仔细想想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还真记不得所学的每一门学科,记不得那些老师反复强调的解题方法,我唯一记得非常清楚的是老师们留给我一个个最强有力的影响,具体地说是一种人格的影响。比如老师的某次抑扬顿挫的演讲,某天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某次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等等。这些记忆如涓涓细流,或许某天,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

我在带班的时候总爱回忆,回忆我的老师们做了哪些事令我们服气或尊敬,又是做了哪些事叫我们不服或讨厌。而我就在这回忆中,努力地不着痕迹地,在自己周围制造一个“磁场”效应,把教育蕴于“随机”,塑造一个班级的灵魂。

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需要无痕教育,因为教育就应该是一种无痕的影响。

一、营造正能量的班级气氛

1.善用第一堂课,树正气。记得笔者在一个新班开学的第一堂课上,问学生:你座位上有没有什么东西砸得比较响。他们东翻西找,橡皮、钢笔,文具盒……我说往地上砸砸看。地上一下子热闹极了。再问、什么东西最响?学生纷纷举起铁类的文具。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铁字。这就是我要的答案。那一天,在他们头脑里就留下一个字“铁”和一个词“掷地有声”。由于是一个新班,我怕学生有心理压力,会觉得自己不如老班,短时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于是我找了个时机貌似无意地告诉他们我的“惊奇”发现:经过我的了解,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是学校最优秀的,说明我们班肯定是全校关注的班级,他们当时的心情是又惊奇又兴奋,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而后,又提醒他们全校上下一千双眼睛看着你。就这样,施点压力,给点鼓励,激发动力。

2.巧用“法”和“情”,明纪律。在班级管理上,一个班级要想有铁的纪律,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天天抓,时时抓,从点点滴滴中发现问题,一发现就不放过。但是,这个“狠”字外面往往需要包点糖衣炮弹。

3.勤用班队会,造舆论。一种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虽已初步形成,但需要不断巩固。主题班队会,就是一个集体舆论进一步深入人心的造势途径。

二、培养高效率的干部队伍

跟很多班主任的做法一样,我的干部们也是先民主选举产生的,然后签上任书,给他们一种神圣感和严肃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干部队伍呢?

1.全权下放,给予展示才干的平台。

许多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班干会议、编排座位、日常行规管理等班级事务,一律让班干部们自主策划、操作和管理,而我只是在旁边把握方向。不过,每项工作完成后,我都要及时找他们来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也指出不足,这样,班干部的工作情绪和能力提高了,同时也及时改善了存在的问题。

2.积极引导,摆好正确的心理位置。

笔者首先会让班干部树立一种意识:你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只是大家的信任才请你管理班级。然后再非常诚恳地告诉他们,你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你对老师而言,非常非常重要,请你一定要做好大家的榜样,否则,请你为老师想想,李老师烂掉自己的手臂却还要亲手砍掉它是什么滋味。

这样,摆好了班干部的心理位置,他们就会珍惜机会、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地进行班级管理。

3.奖罚分明,心理暗示树榜样。

笔者认为,班干部犯错了,绝不能姑息,一定要当着全班的面奖罚分明。

三、反弹琵琶,教会“心理自救”

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亟待改进的学生(下称习惯不良学生),一个习惯不良学生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使习惯不良学生燃烧起来。笔者从来没有在学生面前提“差生”、“落后生”这几个字,因为说了就表示有差生的存在,而且他们马上会对号入座,再说差生也不会就变好。怎么办呢?

1.隐藏教育意图。

一味说教的力量往往是微弱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意图都写在脸上,太明显了,学生抬头一看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在对待这种问题上,笔者采用了“避实就虚,迂回前进”的策略,以退为进,分步达成了教育意图。

2.教会“心理自救”。

所谓心理自救,就是指面对困难时要用正确的思想或采取积极的措施去面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肯定自己,使他们走出自我低估、自我否定的误区,变得有信心、有能力、有勇气、有希望、有成绩。

3.做好防范与沟通。

要改变一个不良习惯,路途艰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难!所以,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更要从多关注学生脆弱的心理开始,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与家长沟通,将问题解决在一次次平常的、无痕的谈话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教育无痕”就像武林高手的“踏雪无痕”一样,说的都是真功夫和细功夫,说的都是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我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老到他们白发苍苍、牙齿掉光时回忆起学校时光,如果他们的脸上还会洋溢着孩子般纯真的微笑的话,我估计,我的班级管理或许就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了。

论文作者:李杏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教育是一种无痕的影响论文_李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