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梁红杰1,管霞2,,郭广卿1,马军洁1,李丹阳1

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梁红杰1,管霞2,,郭广卿1,马军洁1,李丹阳1

梁红杰1 管霞2 郭广卿1 马军洁1 李丹阳1 王玉涛1

(1 濮阳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南濮阳 457000)

(2 濮阳市人民医院MRI室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临床输尿管结石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尿路成像特点,主要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立体容积再现(V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2维或3维重建,获得泌尿系多方位图像。结果360例多层螺旋CT平扫及35例增强扫描尿路成像均显示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是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十分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结石的定性、定位、定量及指导外科取石手术具有较大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输尿管 输尿管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07-01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结石,绝大多数是由肾结石下移而来,且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即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第1狭窄),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部(第2狭窄)及输尿管的膀胱入口处(第3狭窄)[1]。以往诊断主要依靠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超声。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软硬件技术的成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大范围薄层扫描,使重建图像质量的各向同性成为现实[2]。本文就多层螺旋CT对临床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有360例患者因急性腹部疼痛或(和)伴血尿患者、B超、腹部平片(KUB)疑为输尿管结石而行16层螺旋CT检查。360例均明确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并经下列方法确诊:膀胱输尿管镜检查、碎石、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确认为结石经尿道排出并症状缓解。其中男293例,女67例;平均年龄44(20~70)岁;病程数小时至3年;临床症状主要是胁腹部绞痛324例,血尿286例,反复尿路感染162例,均有背腹部不适症状。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日本TOSHIBA Aqulion 16层螺旋CT扫描。常规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准直16×1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5mm。扫描范围要求完全覆盖双肾脏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检查时患者取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当输尿管结石仅表现为高密度影,而不伴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或扩张积水程度轻微、或与其它高密度影难以辨别时,行增强CT延迟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60~100mL(1.5mg/kg体重),浓度300mgI/mL,注射速率为2.5~3.5mL/s,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或输尿管充盈的程度,决定延长扫描时间,无积水者延迟5~15min,积水者延迟不等,本组延长时间最长的达2h。360例均行泌尿系CT平扫,其中35例进行了增强扫描,扫描完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立体容积再现(V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2维或3维重建,获得泌尿系多方位图像,以获得输尿管结石的确切部位,大小、形态、数量、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了解其在泌尿系的空间结构关系,获得整个尿路系统准确的多方位图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360例患者中,输尿管第1狭窄处结石98例,第2狭窄处结石76例,第3狭窄处结石112例,折曲处结石44例,其他部位结石30例,伴梗阻上方积水者325例,对输尿管结石仅表现为高密度影,而不伴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或扩张积水程度轻微、或与其它高密度影难以辨别的35例行增强CT延迟扫描,显示平扫的高密度影与强化的输尿管重合,从而提示其位于输尿管内。

3 讨论

3.1病理及临床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多为单侧结石,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女性为高,结石的成因及成分与肾结石相似。输尿管结石多数来源于肾结石,由于重力以及尿路的蠕动作用而下降进入输尿管。因此,输尿管结石的成分也与肾结石相同,以草酸盐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结石[1]。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少见,多继发于一些输尿管疾患,如输尿管息肉、肿瘤、囊肿、狭窄、憩室以及巨输尿管症等,由于输尿管中尿液淤滞,在尿液积聚扩张部位形成结石[3]。因结石在输尿管内既受阻、又受上方尿液推动具有逐步向下移动的趋势,多出现阻塞与损伤所引起的相应症状[1],临床上常以突发性胁腹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为主要症状,继发感染时,出现尿急、尿频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3.2诊断及鉴别诊断

输尿管结石影像学检查以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为大多数医疗机构所首选,易普及开展,价格较为便宜。但检查前须做肠道准备,检查时须行腹部压迫,检查时间长,易受周围器官重叠干扰及肾功能影响,难与其他钙化密度影如肠系膜淋巴结钙化、动脉壁钙化、静脉石等鉴别,对阴性结石、小结石等病变显示较难;B超输尿管结石的发现与否和检查技术有很大关系,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特别是不并有明显输尿管积水时,检查较为困难;常规CT和MRI扫描能弥补其不足,但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佳,及易漏掉病变。随着多层螺旋CT机的普遍应用,国外大多数医疗中心将CT作为泌尿系结石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4]。而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准确率更高,特别是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准确率明显较B超高。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MPR、CPR、MIP、VR等技术从不同角度显示泌尿系行程的解剖结构以及结石的二维、三维形态与空间位置关系,能较大程度满足临床的各种需求[5]。要提高多层螺旋CT扫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首先扫描时应注意:膀胱要有适当的充盈,以利盆腔段的对比;不要口服阳性造影剂,以免干扰图像[6]。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输尿管结石包括结石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7-8]:直接征象即平扫可发现输尿管走行区内的高密度影,通常较小,横断面呈点状或结节状,其上下径一般大于横径。本研究中结石的密度为76~1520 HU,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片上未见清晰显示的密度较低的46例阴性结石,在16层螺旋CT平扫上仍表现为高密度影,真正的阴性结石很少见;间接征象则包括结石周围软组织密度环,代表肿胀的输尿管壁,及肾盂、肾盏积水,结石梗阻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并于高密度影处突然截断,患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增厚、密度减低,肾包膜下及肾周、输尿管周围片絮状及条索样渗出密度或大片状液性潴留表现等。结石梗阻可引起尿路扩张、扭曲,对周围结构造成压迫,结石嵌顿所在部位输尿管轮廓显示僵硬,在周围尿液衬托下可见结石轮廓。对手术中结石的精确定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组360例均经16层螺旋CT平扫检查,其中35例因输尿管结石仅表现为高密度影,而不伴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或扩张积水程度轻微、或与其它高密度影难以辨别而行增强CT延迟扫描,显示平扫的高密度影与强化的输尿管重合,从而提示其位于输尿管内,通过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立体容积再现(VR)等技术提供了结石在输尿管等泌尿系统内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输尿管检查比传统影像学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有更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且能作出术前精确的定性和定位,并精确指导术中取石,降低术后结石残留及并发症,可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荣独山.X线诊断学.腹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1998,343~344.

[2] 金征宇.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6.

[3]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1999,707~709.

[4]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2,78.

[5]孙志刚,申艳光.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组技术在输尿管病变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5):250.

[6] 兰庆茂, 黄可祥 , 等. 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尿路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广西医学[J]. 2011,33(11):1519-1520.

[7]陈明,邱建国,史新平,等.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7.22(6):597—599.

[8]陈信坚,刘忠,黄文才,等.尿外渗及尿瘤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J].2008,27:1239—1242.

论文作者:梁红杰1,管霞2,,郭广卿1,马军洁1,李丹阳1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梁红杰1,管霞2,,郭广卿1,马军洁1,李丹阳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