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气浮化学混凝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宗强

广东信实环境监测检测分析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的行业污染物标准的颁布,对造纸废水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造纸基地废水集中处理为例,针对本造纸废水水量和水质情况,处理物化段采取气浮加化学混凝技术,去除造纸废水中的SS、COD等污染物质,处理后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满足后续生化段的进水要求。

关键词:混凝气浮;造纸废水;SS

前言

江门某造纸基地主要以回收纸作为原料生产牛皮箱板纸等,制浆造纸过程中纸浆的洗涤、筛选和漂白产生大量废水。这部分废水CODcr、色度及悬浮物含量高、并含有大量木质素和纤维素等生物难降解的物质产生的废水含纤维及杂质多。基地造纸废水通过集中收集处理,经过筛网纸浆回收纤维素木质素等去除部分大颗粒物质,然后采用物化浅层气浮+混凝工艺主要以去除SS为目的,同时消减部分COD浓度,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工艺进水的悬浮物负荷及有机污染物的负荷。

1、该废水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注明:年平均水温为42℃,一年最高水温为52℃

2、超级浅层气浮

造纸废水常用的物化预处理工艺为气浮。本设计采用高效浅层气浮装置。超效浅池气浮是一种新型的气浮设备。超其主体为一圆型槽体,有效水深只有约400mm。这个相对“浅”的槽体得益于水流的零速度。进水配水器和出水集水器为一同时旋转的行走架,进水和出水的流速相同,这样就使槽体内的水体相对静止,水流速度为“零”,避免了水流扰动,固体物的悬浮和沉降在静态下垂直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净水效率。超效浅池气浮的溶气装置为一溶气管,其溶气机理是尽量造成水流的紊动,减少液膜阻力,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在结构设计上改变了进气方式和提供能实现更大进流密度的结构。新的溶气装置溶气时间约10s,过流密度达22000~27000m3/m2•h,是原溶气罐的4~5 倍。超效浅层气浮装置的主要工艺特点如下:

a.停留时间:3~5min。超效气浮处理废水的表面负荷10m3/m2•h。

b.溶气水制备:经减压释放的气泡小而均匀,一般直径为10μm 左右

c.收浆:采用绕槽体圆周运动的旋转戽斗收浆,不破坏澄清层,可保持出水水质稳定,根据浆层厚度情况可调整戽斗高度,使出浆的浓度稳定,浆浓可达到2%~3%。

3、浅层气浮设计参数

超效气浮系统采用PAC 或硫酸铝为混凝剂、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经管道混合器快速混合后,污水进入超效浅层气浮装置进行絮凝、分离。浮于液面的污泥由撇渣装置自动收集排除。

最大设计流量:Qmax=9.2 ×104 m3/d 即3834m3/h

单台设计流量:Q=960 m3/h;

类型:超效浅层气浮,槽体材质采用SS304。

型号规格:SPC-55 SJ,Ф16.8×1.10mH

数量:4 套;Q235-A

附属设备:

回流加压泵

型号规格:KCP125×100-400;Q=140m3/h;H=62m;N= 45Kw

数量:16台;12用4备

空气压缩机

型号规格:LU-55E,Q=9.3m3/h,N=55KW,0.8Mpa

数量:2 台;1 用1 备

储气罐:V=3.0 m3,1.0Mpa,1 台

气浮污泥浮渣池

尺寸:7.35m×4.00m×2.50m,

有效容积:V=73.5 m3

数量:2 座

配套污泥泵:

型号规格:XLB-2

Q=125m3/h,H=5bar,N=11KW,

数量:3 台;2 用1 备

4、气浮混凝运行情况

本废水日处理水量为1.2万吨/天,用于混凝的药剂为硫酸铝和PAM,其加药量如下表:

表1-2 运行中加药量 单位:kg/8h

有以上两个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超效浅层气浮+混凝(PAM+硫酸铝)可以达到处理效果,能够满足后续IC塔对SS的进水要求。

混凝加药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造纸废水的SS、降低造纸废水的色度,对CODcr也有去除效果。有效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

5、结论

控制废水的pH在6-7范围内,当10%硫酸铝添加量为650ppm,1‰的PAM加入量为3ppm时,SS与CODcr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0%和30%。

采取的混凝气浮技术"药剂投加量少!污泥产生量少!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胶体#细小悬浮物和色度"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便于运行管理和维护。

本工艺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可在同类型企业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勇强,单延,金伟,庄云龙.混凝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环境保护.2006,25(1):72-74.

[2]范瑾初.混凝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陈国宁,王双飞.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概述[J].西南造纸,2004,33(6):27-30.

[4]李松,单胜道,陈英旭,曹志洪.混凝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回用工程.水处理技术.2008,34(11):88-91.

[5]刘斌,张梅,朱昌煜,王树恩,李志刚,赵薇.造纸废水混凝处理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6):1-3.

[6]田超男,李杰,王亚娥,徐延生,徐佳威,张文秀.浅层气浮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3(2).

[7]戴罗根.超效浅层气浮在处理制浆中段污水上的探索[J].江苏造纸.2006(01).

[8]何京.关于造纸工业白水回收及超效浅层气浮技术的思考[J].上海造纸.2003(02).

[9]李燕,程璞.超效浅层气浮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7(08).

[10]邓锐健.CQJ型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的应用[J].中国造纸.2003(08).

论文作者:李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浅层气浮化学混凝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