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研究论文_多平

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研究论文_多平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 拉萨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850200

【摘 要】阑尾炎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常见疾病,因此阑尾手术在医院外科手术中比重较大。而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已经成为当前阑尾手术康复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阑尾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也在逐渐降低,但依然值得我们医疗从业者们高度重视。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如何有效预防、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研究。

【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28-01

1、手术体位的合理选择

平卧位是阑尾手术最普遍的体位,但不是绝对的。针对一般的病人采用平卧,使病人头部稍稍抬高,尽量保证病人舒适即可。但当阑尾部门难以查找、阑尾位置很深或者患者患有肥胖症的情形,则应该适当向左倾斜手术床,平衡重力关系,尽量使肠管和网膜向左倾斜下坠,这样更便于寻找阑尾和显游盲肠。根据笔者的经验,为了方便寻找阑尾,方便手术操作手术床向左倾斜35度左右为宜,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利于切口感染的几率。

2、麻醉方案

针对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或诊断不明的情形,一般选用硬膜外麻醉方案。其他病况可采用局麻加增强的措施。笔者建议具体操作为:将含量60毫升1%的盐酸普卡因和含量60毫升0.25%的甲硝哇注射液混合,涂于预切口处,进行局部麻醉。与此同时向成年患者静脉注射60-100mg。因为致病的厌氧菌活动被甲硝哇所抑制,可起到杀灭切口厌氧菌的感染细胞,从而有效预防切口细菌感染。同时利用好杜冷丁的催眠和止痛的功效。采用以上麻醉方案,能使病人很好的配合手术,因此手术能顺利完成。

3、切合的正确选择

阑尾切除手术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手术切口选择的正确与否,合理准确的切口,既能缩短手术时间,便于操作,又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笔者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随压痛点的变化而作适当调整厂的麦氏切口。这种方法因为距离病灶较近,因而切除彻底,损伤小,操作便捷。但特殊情况下,比如并肠梗阻或诊断不明的病情,为方便手术探查,建议采取右腹直肌切口。

4、切口的持续保护

及时有效的进行切口保护是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举措。本文建议根据以下步骤操作:第一,针对腹壁切口,切勿过度分离各层组织,为防治出现淤血、渗血集聚导致的感染,要及时对切口进行止血;第二,在切开腹膜的同时,先将腹腔内的渗液吸净后在逐渐扩大切口;第三,为让切口与腹腔相隔离,通常要将腹膜切外翻,将护皮巾和腹膜紧密固定在一起,能有效防治切口感染;第四,手术中最大限度避免手与伤口组织的接触,避免伤口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准确找准阑尾位置

能否准确找准阑尾位置是阑尾切除手术的重中之重,也是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手术过程中,不可盲目分离或牵拉,否则会导致阑尾断裂或肠管损伤,容易引起组织感染。找准阑尾位置后,为减少感染机会,应当及时在其根本位置浸润甲硝哇药液体纱布,而后才能开始进行切除环节。

6、阑尾的正确处理

应谨慎使用逆行法切除阑尾,在阑尾切除术式中尽可能避免采用这种方法。如果阑尾的摘除不及时,加上没有迅速包埋残端,会大大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阑尾根部的解剖对整个阑尾手术的成效影响明显,同时要特别注意残端组织停留的时间太长。残留时间过久容易引发阑尾残株炎等综合并发症。本文推荐的阑尾残端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单纯的残端结扎头;二是单纯的残端埋入法;三是残端结扎加荷包埋入法。这三种方法需灵活运用,各有利弊。譬如使用最广泛的残端结扎加荷包埋入法,一定要注意缝针穿过肠壁的程度,不可穿入肠腔,为保证排除荷包脓肿产生的条件一定要注意残端灼烧的及时有效及彻底。相比于残端结扎加荷包埋入法,单纯的结扎方法简单,耗时短,而且还具有感染小,不易发生浓重现象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诱发肠痰的隐患。目前外科常用的贯穿结扎残端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阑尾系膜残端将阑尾残端镶嵌固定的模式,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风险。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严重水肿,盲肠壁充血的阑尾炎患者。遇到阑尾根部盲肠壁穿孔或坏死的情况时,加之术后不便残端结扎,这时如果采用荷包埋入法很可能造成肠壁断裂的结果,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阑尾系膜和盲肠脂肪垂对残端进行修复。一旦出现阑尾残端短窄或盲肠脂肪垂不理想的情况,建议采用带蒂后腹膜或回盲皱裳进行修复,但此环节尤其要预防后腹膜感染的情况发生。

7.术后切口缝合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是缝合线引起的。因为缝合线相对于人体组织是一种“异体”的存在,常导致窒道形成,切口难愈合以及切口感染的后果发生。因而切口的缝合要加倍谨慎严格,遵循缜密合理、系统科学的操作原则。首先要准确判断腹腔中渗液的容量;然后使用纱布垫楷除或关腹往前冲的办法,将腹腔中的渗液清理干净;而后注入55ml含量为0.2%的甲硝哇药液至腹腔中;最后将切口及时缝合,及时的置换医疗器械、手套以及去除护皮巾等,对切口及周围组织再次消毒,细致清洗伤口,在逐层缝合即可。

8.科学引流

在腹腔内污染物较少,且渗液残留极少,肉眼判断腹腔已经吸净的情形下,笔者认为没有放置引流物的必要,除此情况的其他情形均需要俺规定放置引流物。为避免伤口被感染,放置引流物的流程需要严格把关,方向为垂直状,需要另外戳创口,应当避开切口为半径0.5cm圆心的范围。这样操作是为了便于腹腔渗液的引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接触阑尾残端,否则不利于伤口愈合。

9.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抗菌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毒、细菌感染起到积极的预制功效,但对于阑尾术后病人的康复来说,抗菌素的使用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它不能替代外科术后处理的一系列无菌手术处理。因此要预防或最大限度的降低阑尾切口的感染机会,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发挥抗菌素的积极作用,还要有机结合外科无菌手术操作,相互补充,尽最大努力将阑尾手术的切口感染几率将至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张新昌,张豫昌.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63.

[2]金文标.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J].中国误诊杂志,2010,10(27):6612-6613.

[3]李兆波,钱亚峰.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J].开封医专学报,2000,19(2):40-41.

论文作者:多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研究论文_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