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外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论文_李明秀

论海外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论文_李明秀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在海外的华裔汉语学习者,他们特殊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需要用以往不尽相同的特殊的汉语教学原则。本文通过对柬埔寨裕生国际学校的华裔学习者汉字教学的特殊性及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希望能更好地推进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并且为对外汉语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海外;华裔学生;汉字教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学习在全球升温。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中,海外华裔占了很大比重,海外华文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欣欣向荣的“汉语热”背后,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关于汉字的教与学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华裔学习者汉字教学的研究讨论,发现华裔学习者汉字教学的难点,并寻找针对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的方法和原则,希望能更好地推进针对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并且为对外汉语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海外华裔学生汉字教学的特殊性

海外华裔的构成成分很复杂,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老移民的后代;另一类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新移民的后代;还有一类就是外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本文中所探讨的对象指的是前两类,这些类型的华裔虽然根长在中国且和中国分离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但大多数人都是成长在居住国的语言环境中,居住国语言和文化呈现出强势,他们一方面不具备汉语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也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部分家庭偶尔使用汉语交流,受家庭环境影响,在语言方面,这些孩子或多或少会使用汉语,一般听力较好,口语也不错。然而虽然大多数的父母很重视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汉语能力,却往往由于很多原因忽视了汉字教育,这就造成了能流利地说汉语却一个汉字都不认识的华裔子女的大量存在。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多数华裔在“读写”方面远不及“听说”,但相比非华裔的学生,他们在汉语学习上是具备明显的优势的,由于之前或多或少接触过汉语,他们更容易跨越语言文化的陌生感而获得较快提升。

二、汉字教学的性质

马燕华将汉字教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母语中的汉字教学,既包括对国内汉族儿童进行的汉字教学,也包括对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内的,在其语言中还保留汉字的国家儿童的汉字教学。第二种是双语或多语汉字教学,包括国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教学及拥有众多华人的国家小学里的华文教学。第三种是学习母语古典书面语时的汉字教学,如韩国中学国语课上学习孔孟言论的内容。第四种是外语学习中的汉字教学,如对外汉语教学。马燕华认为对海外华裔的汉字教学兼有双语、外语教学的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笔者认为,对华裔学生的汉字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国内母语学习中的汉字教学有相似之处的,比如在笔者执教的柬埔寨裕生国际学校中的华裔学生为例,华裔学生在学习汉字之前都会说简单的汉语口语,这些简单的汉语口语习得,一方面是来自华裔家庭里和父母的交流,或是父母的有意识培养汉语交流的习惯,另一方面就是在学校里的学习,因为像在裕生国际学校里的华裔儿童,他们在幼儿园4岁的时候开始学中文,学习认字和简单的口语,但是还不学写汉字,到了5岁的时候开始学写简单的汉字。到了小学他们就和华校的学生一样学习认写汉字,他们学习汉字的目的也就是将口语词与记录这个词的书写符号建立联系,这跟国内母语文中的汉字教学是相似的。

三、对华裔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华裔汉语学习者具有不同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使用既有别于对国内儿童的汉字教学,又有别于对其他海外学习者的汉字教学。

(一)先认汉字后写汉字

能识汉字、会写汉宇,这是华裔学生及其家长的强烈愿望。那我们如何实现家长的愿望呢?首先,保护和提高华裔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呢?笔者认为,能保持长久效果的方法是开始学习时先把认汉字和写汉字分阶段进行教学,而后才同时进行。现在汉字的普遍教法还是随文识字,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中的汉字马上就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这种违反教学难易顺序和学生习得顺序的教学方法,是导致汉字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语言教学的难易、习得顺序为:读——听——说——写,写最难。一开始就把最难的技能摆在学生面前,不仅拉了其他三项技能的后腿,更严重的是一开始就给学生造成很大的挫折感,使之加深了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先要求认字,暂不要求会写。

(二)发掘华裔学生学习汉字的潜能

教过华裔学生的老师普遍有一个感觉,就是华裔学生,即使是初学者,多数对汉语和汉字有着某种天然的亲和力,只要教学得法,华裔学生对汉语和汉字的认知和掌握会比非华裔学生好得多。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除了他们在学习前已经对汉语和汉字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外,更重要是他们所保留下的汉族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汉族人的思维讲究从整体入手,从整体到个别,一般到特殊,从大到小,讲究整体中各个个体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华裔学生学习汉语,尤其是对学习汉字十分有利。汉字是—种立体的方块结构,它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又由于汉字记音先天不足,形成了汉字以形为主的特点,这样就决定了对汉字的认知是很难拼读的,只能审视字形,一下子同时感知各种信息。这种空间联想的方式是一种全方位的整体认知方式,它与中国人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和经验思维的方式是紧密相连的,与华裔学生所保留下的汉族认知方式也是直接相通的。针对华裔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对他们的汉字教学应该采用有别于对非华裔学生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认知汉字的优势的方法。

四、结语

对海外华裔学习者进行的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应该针对这种特殊性,从华裔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与非华裔学生的差别等各方面来研究如何利用这种特殊性更好地对华裔汉语学习者进行汉字教学。

参考文献

[1]马燕华.论海外华裔儿童汉字教学的特殊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崔永华,陈小荷.影响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因素的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0(1).

作者简介:李明秀(1991—),女,彝族,云南楚雄人,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作者:李明秀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论海外华裔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论文_李明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